分享

【干姜】【转】经方中运用干姜治疗渗出性疾病探讨

 顺势而为frfi8r 2024-09-21 发布于河南

我前几天发的《五个泻心汤治三焦膜系疾病的溯源与分析》一文,得到了南极老师的支持,并转载到其公众号“医林独啸斋”上,在此表示感谢!

在文章当中,我提到了“它(干姜)可以一定程度上封闭消化道。干姜可以减少渗出,也可以减少渗入。”在南极老师转载的文章下面,我发现有位朋友对这一提法有疑义,所以今天特意写一篇文章,阐述一下干姜的这一作用。

干姜的这一作用,我是在《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中学到的,书中说:“治疗分泌物增多,如口腔黏膜疾病、泄泻、遗尿、白带增多、苔白厚、水滑等,皆应予干姜,此仲景之定例……

黄仕沛老师既然说是“仲景之定例”,那咱们就看下张仲景在哪些经方中用到了干姜的这一作用。

1、甘草干姜汤

《金匮要略》:“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多涎沫、小便数,用甘草干姜汤治疗,正是利用了干姜减少渗出的这一作用。尤其是用甘草干姜汤治疗遗尿,临床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小青龙汤

《金匮要略》:“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治妇人吐涎沫,也用到了干姜减少渗出的作用,和甘草干姜汤类似,不赘述。

3、栀子干姜汤

《伤寒论》:“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伤寒论》的时代,用于攻下的丸药,都是巴豆等热性药,又有“身热不去”的症状在,这里用干姜何意?病人经过丸药大下,肠道玄府正处于过于开泄的状态,而栀子又容易造成腹泻(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所以用干姜闭合肠道玄府,防止栀子造成的腹泻。

实际上,干姜不仅可以减少津液的渗出,还可以减少血液的渗出。刘方柏老师在《冷僻经方如何临床“唤醒”》一文中指出:“所以干姜和艾叶这两个药呢,这里不是'防凝’防凝的,它是温中摄血,亦即本方(柏叶汤)是一个确确实实的温阳摄血剂。它所针对的病机是什么呢?病机是《灵枢·百病始生篇》'阳络伤则血外溢’的病机。因此凡是阳络伤则血外溢就可以用。

除了柏叶汤,治疗妇科血证的芎归胶艾汤(《金匮要略》给出的方子没有干姜,但方后注明有些版本有干姜,我认为有干姜),治疗少阴病下利,便脓血的桃花汤,治疗金疮的王不留行散,都用到了干姜。

从以上列举的方剂中,大家可以看到,在经方当中,干姜被广泛用来治疗津液以及血液的渗出。这一经验完全可以推而广之。

那么,干姜治疗渗出性疾病的原理是什么呢?《黄帝内经》中说:“阳者,卫外而为固”,干姜是热性药,可以振奋阳气,因此用干姜可以起到固摄津液、血液,减少渗出的作用。

干姜不仅可以“为固”,还能“卫外”。只不过,干姜的卫的“外”是消化道。通常来说,消化道属于里,消化道疾病是里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消化道是直接和外界联通的一根管子,实际上是“外”。

消化道吸收水谷精微,是要有选择性吸收的,如果不能过滤到食物中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很多朋友对海鲜过敏,吃了海鲜就会起疹子。

《金匮要略》里有一张治疗狐惑病的方子——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用了生甘草、黄芩、黄连清热解毒的同时,又用了干姜,用意何在呢?就是用干姜来封闭消化道的玄府,让有害物质不要进入人体。这就是甘草泻心汤比黄连解毒汤这类方剂高明的地方。

在《小柴胡汤三用“耳病、颈肩痛、白带”》一文中,我举了一个病例:

一四川网友,自述每到春夏两季,白带增多,外因瘙痒。就诊时带下多、色白;外阴瘙痒;腰酸,两肋不舒;晨尿偏黄;舌淡红,舌边偏厚,舌中部至舌根苔白腻,舌根尤甚;睡眠不佳。处小柴胡汤去生姜加干姜合二妙散加白蒺藜,三剂愈。

在那篇文章中,我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去易生姜为干姜,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应该知道原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