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组织观看电影,地点在运河上街的德信影城,影片为近期热映的【野孩子】。这部电影取材自“流浪兄弟”的真实事件,聚焦困境儿童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好在最后的结局没有太差。因为时间原因,如今电影看得少,暑期看了一部【抓娃娃】。这部电影与孩子相关,讲述的是父母怎么养育的问题,【野孩子】则是生而不养,其实故事里的小男孩轩轩有个收废品的爷爷养他。爷爷对待他的方式是非打即骂或把他关在铁笼子里,他一直在等他妈妈,说他妈妈会回来接他,那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最后当然没有等到。因缘巧合,轩轩跟着一个以偷盗为生的哥哥,哥哥非常善良给他一个“家”,可俩人没过几天安稳日子,生活的风浪再次迎面而来。不理解轩轩妈妈为什么要欺骗他,美丽的谎言、善意的谎言归根结底都是谎言。同样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有的家庭把孩子教成“傀儡”,父母乃至家族亲戚的指令哪怕是错误的不合时宜,也坚决执行以此表面自己多么孝。千万不要神圣化父母,如果做父母既不思考也不学习,就不能忽视他们自身的局限性,父母犯了错误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和理解的态度对待,绝非一味的愚孝父母,这与一味的惯着孩子本质并无区别。【野孩子】从名字上看好像是一出悲剧,果不其然地在观看过程中数次落泪。其实这类电影不需要多么高超的叙事技巧,它真实展现弱势儿童所面临的处境本身,就能让人感动到无以复加,因为它总能击中每个人身上最脆弱柔软的部分。电影现场,坐在我左边的妈妈默默流眼泪,右边的妈妈带着女儿观看,女儿小声啜泣着,妈妈安慰她:“电影不是真的,是演员演出来的。”它能引起许多人的情感共鸣的原因是,你可能在许多事情上吃过亏,在许多关系中受过伤,因此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惭愧和自卑。但也不得不让你确信并记得:生命中曾经有一个人自始至终、完完整整、不求回报地出现在你的生命中,给过你光和热,给过你温暖和信任,足以让你抵御此后人生遭遇的一切风和雨。那个人在电影中是轩轩的“哥哥”,他拼尽全力送轩轩去了一所全新的学校,让他识文断字,让他适应集体生活并完成人格的社会化。他不想轩轩走他的老路子,从而想方设法让轩轩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中,也是源于创伤性的童年——因为母亲的离开,致使他走上一条犯罪道路,他在弥补曾经幼小的自己,轩轩就像是他自身的影子,彼此共同的生活经历是他在修复和疗愈受伤的过去。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应对疾病的压力悄然躲藏在我的潜意识中,回顾儿时,我生过两次大病,肉体对痛苦的承受并非令我不能忍受,而是面对疾病时周围人表现出来的态度:无所谓、听之任之、抗一抗就会过去的漫不经心。在女儿生病这件事上,当同样的态度再次出现,情绪闪回让我重回到幼年的自己,陷入到痛苦而孤立无援的境地;理性的我现在是一个成年人,不再像从前一样那么弱小。有人做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父母,内心依然充斥各种不可思议的幻想,他们是孩子生理上、法律上的父母,而不是孩子精神上、心灵上的父母,做到后者就必须正视自身。正所谓很多人对痛苦是不接受的,一味地逃之夭夭,或无动于衷选择忽视,每当这样的时刻来临,还是选择自我消化吧,沉默消化是最好的应答。面对痛苦就简单多了,勇敢承认并正视它,“承认自己是有一个诸多限制的人”,生活并不总是在最高顶点欢笑,也有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第一次当妈妈,面对这个问题我并不是无师自通,刚开始面对坑坑洼洼我思考错了方向(考量的重点并非晚餐),好在我善于反思自己。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必须丰富多彩营养全面,晚餐则尽量简单。食材的准备全部放在周末,主要原则为:充分计划,全部量化。平时的晚餐,一荤一素或两荤一素,提前洗切备好,最近吃晚饭的时间在七点二十分,比事先预料的要快,这点让我挺满意的。真实生活,真实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遇到问题总有办法可以解决。做父母也一样,还是要做真实的父母,正视现状,不要去欺骗。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说,家庭教育是平衡外部的限制,弥补社会的压制不足。怎么理解呢?做父母不要故意去做一件事,父母故意装穷或装富,会给孩子带来一种误解,女孩子你在培养她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她更勇敢,因为社会文化会让她很多的限制,比男性更多。男孩呢,要告诉他,你应该要学会表达感情,你要去观察别人的情绪,这是因为男孩子在外面的教育里面,对这一块别人说不会关注你的,也不会说去鼓励你,典型的表现就是需要换位思考。如果父母是正确的价值观和合理化引导,理解与尊重,孩子必会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反之,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才令人难以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