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诊第一课,认识切诊脉诊,脉象指脉搏的形态、强弱、快慢等表现

 金陵养身桩 2024-09-21 发布于江苏
脉诊第一课,认识切诊脉诊,脉象指脉搏的形态、强弱、快慢等表现

“小王,你今天的问题是什么?”谢老师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岁月积淀的沉稳。

小王从笔记本上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老师,我在书上读到关于'切诊’的内容,想请您详细讲解一下。尤其是切诊中的脉诊部分,我感觉这方面我还不太明白。”

脉诊第一课,认识切诊脉诊,脉象指脉搏的形态、强弱、快慢等表现

切,顾名思义就是接触、靠近、按压

谢老师点了点头,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神态变得更加专注。“好,那我就从切诊开始讲起。”他顿了顿,思索片刻后,继续说道:“切,顾名思义就是接触、靠近、按压。切诊,指的就是通过接触病人的身体,尤其是用手指或手掌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此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切诊在中医的诊断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与望、闻、问并列为中医四诊之一。”谢老师的声音低缓而清晰,仿佛要让每一个字都进入小王的脑海。

小王立即低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切诊……接触、按压……四诊之一……”他一边写,一边认真思考,脑中浮现出自己跟随老师学习切诊时的情景。

古代切诊主要指脉诊

“老师,书上说'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古代切诊主要指脉诊,能否再详细讲讲脉诊的技巧和方法呢?”小王抬起头,眼神中带着求知的渴望。

谢老师笑了笑,轻轻点了点头,仿佛对小王的认真感到欣慰。“你问得好。脉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脉,是中医诊断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方法。脉诊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医者的手指感知患者脉搏的变化,从而判断其身体状况。”

他拿出一个小药枕,示意小王把手放上去。“脉诊有许多讲究,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方法。手要轻稳,手指与脉位的接触要得当。你来试试吧,把手放在患者手腕上,轻轻感知脉搏的跳动。”

小王按照谢老师的指示,将手放在药枕上,学着谢老师平日的动作,轻轻将三指按在脉位上。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努力感知指下的细微脉动。

“你感受到什么了吗?”谢老师目光温和,静静地看着小王。

小王咬了咬嘴唇,片刻后摇了摇头,“感觉很模糊,似乎摸到了脉搏的跳动,但很难分辨它的具体特点。”

谢老师笑了笑,“这很正常,脉诊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脉诊是依靠我们手指的灵敏触觉,所以除了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理论,还要反复练习,才能逐渐识别各种脉象。”

“脉象?”小王有些不解地问。

脉象是指脉搏的形态、强弱、快慢等表现

“是的,”谢老师继续解释道,“脉象是指脉搏的形态、强弱、快慢等表现。通过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判断出身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病证。脉象分为浮、沉、迟、数、虚、实等多种,不同的脉象对应不同的病情。”

小王眼中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连忙在笔记本上写下:“脉象……浮、沉、迟、数、虚、实……”他停顿片刻,抬头问道:“老师,那怎么判断这些脉象呢?有没有什么技巧?”

谢老师轻轻点头,语气温和但不失严谨:“判断脉象的关键在于三个方面:部位、力度和节律。脉位分为寸、关、尺三个位置,每个位置对应不同的脏腑。浮脉是在表面,沉脉是在深处;虚脉柔软无力,实脉有力且强劲;迟脉是每分钟跳动少于四次,数脉则跳动较快。你要通过手指的感知,体会这些细微的差别。”

小王凝神听着,眉头微皱,似乎在脑海中努力将这些概念串联起来。他一边听,一边快速记录,时不时停下来琢磨谢老师的话。

谢老师看着小王专注的神情,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脉诊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深厚的医学知识。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脉要知本,形气相得,变化相应’,这是对脉诊核心思想的总结。我们通过脉搏感知的,不仅是血液的流动,更是气与血、脏腑的整体状态。”

小王若有所思地点头,“老师,听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脉诊不仅仅是摸脉搏跳动的快慢,而是要通过脉象判断病人的整体状态。那按诊呢?按诊又该怎么理解?”

“不错,脉诊只是切诊的一部分,按诊则是在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通过按压来感知病情。”谢老师的语气依旧平稳,但眼神中透露出更多的严肃。他站起来,走到书柜旁,取出一本略显陈旧的医学书籍,翻开一页递给小王。“你看看,这里详细记载了按诊的内容。”

小王接过书,仔细阅读:“按诊是通过对身体特定部位的按压,来判断体内脏腑的健康状态。古籍中记载,按诊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他停顿了一下,抬头问道:“按诊是不是也像脉诊一样,有特定的部位和手法?”

谢老师点了点头,“按诊确实有一定的规律。我们通常按压的是患者的腹部、胸部、背部等部位,通过按压的深浅和病人的反应来判断内在脏腑的状况。比如,按压腹部时,如果感觉到紧张、坚硬,可能是气滞或痰湿积聚;而如果按压时患者感到疼痛,往往预示着内在的病理变化。”

小王听得入神,脑中已经开始浮现出各种诊断场景。他忍不住追问:“那手法上有没有特别的要求呢?按压的力度、角度会不会影响诊断结果?”

按诊,轻按为探,重按为诊

谢老师微微一笑,看到小王的认真劲,便详细讲解道:“手法当然有要求。按诊时要注意手指的姿势、力度和持续时间。轻按为探,重按为诊。不同的病情可能需要不同的力度,比如气滞的病症,按压时力度可以稍重,而脾胃虚弱的病人,按压时则应以轻柔为主。此外,按压的角度和方向也需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症状灵活调整。”

小王默默点头,仔细记录下这些要点。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努力思考的神色。

谢老师看着他这般模样,心中一阵欣慰。“小王,医学之道在于反复揣摩与实践,你能如此专注学习,日后定能在中医领域有所成就。”他拍了拍小王的肩膀,眼中流露出长者对晚辈的关切与期许。

小王听到谢老师的赞许,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但随即变得更加坚定。“老师,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谢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好!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吧。明天我们可以一起实地练习脉诊和按诊,理论结合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奥妙。”

小王郑重其事地收起笔记本,站起身来,恭敬地对谢老师行了一礼,满怀感激地说道:“老师,今天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明天我一定会做好准备,跟您一起学习。”

谢老师微笑着点头,目送小王离开诊所。阳光斜照进来,洒在谢老师脸上,显得格外温暖。他看着小王离去的背影,心中感叹道:“如此勤奋好学的学生,未来定能继承中医的精髓,发扬光大。”

脉诊第一课,认识切诊脉诊,脉象指脉搏的形态、强弱、快慢等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