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结缘《冬歌文苑》

 冬歌文苑 2024-09-22 发布于北京

结缘《冬歌文苑》

林涧小溪||河南

青年时期,我曾爱好写作,喜欢舞文弄墨,也时不时有些散文、诗歌、杂谈、新闻报道之类的“豆腐块”见诸于全国、省、市报刊杂志和电台广播,欣喜之情油然而生,觉得很有成就感。后来随着工作的繁忙和纷纭的生活琐事,渐渐地丢了自己心爱的“笔杆子”,淡出了写作这一“江湖”。

退休后,生活平静安逸,又重新拾起了想要写点儿东西的兴趣。由于已不了解现在的报刊、写作平台、网络、投稿规定和地址,只能试着在一些知道的地方的小报或杂志上投一两篇稿子。但如今的报刊、杂志苦于经营,投稿的渠道也日见狭窄,且周期很长,投过去的稿子收到没有,是否需要人情世故才肯刊登也未可知,写得再好,也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络公众号上看到了《冬歌文苑》正在组织关于响水的征文。原来根本不知道这个文学平台和“响水”在哪里,通过看征文活动和上面的文章,方才知道江苏省盐城市还有这样一个濒临灌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美丽富饶的县啊!

尔后就不断的看《冬歌文苑》上的文章。这个面向全国的大众文学平台上,既有许多名家大咖,也有不少文学新秀,文人荟萃,文章百花齐放:散文、诗歌、小说、杂议、风土人情、旅游、康养体会等等,写文章的有工人、机关干部、农村会计、教师、军队干部、专业作家、文旅诗人、退休人员甚至学生的习作,有不少文章精彩纷呈,“万花筒”式的折射出当今时代的巨大变化、世间百态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新生活,且编辑阵容强大,细致严谨,把关严格,认稿不认人,老师们的责任心很强,工作效率也很高,每天都要刊登精彩的文章一到两期。

我大概看了《冬歌文苑》有三、四个月时间,觉得很接地气,读后过瘾、解渴,嚼之意味不尽,以后每天的早上醒来和晚上如有时间,第一件事就是急不可耐地找最新刊登的文章来看。越看越觉得她真是一个文学、文化上的藏龙卧虎、风云际会之地,老师们才华横溢,有的文章叱咤风云、纵横捭阖;有的文章朴素无华、情真意切;有的诗歌既新潮朦胧、又不失原色;有的杂谈笔锋冷峻、直指社会弊端;有的旅游文章把祖国的江河湖海、秀美山川写的如诗如画……

文化是一个时代的集大成者,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文章千古事”,文化的繁荣和兴旺,是国家昌盛的重要标志啊!

由从与《冬歌文苑》的“萍水相逢”,到渐渐地看上了她、爱上了她。后来竟不自量力,也斗胆试着向这个来自首都的大众文学平台投了一篇稿子,写的是在我国五、六十年代我很小时候的农村见闻,没想到被2024年2月11日的《冬歌文苑》采用了,也许这就是我与《冬歌文苑》之间的初次缘分吧。

以后,我更加虚心地向《冬歌文苑》的老师们、编辑们学习、请教,更加用心的、一丝不苟的去写,一些关于写社会、写人生、写旅游、写家乡风土人情和美景的文章陆续在这个平台上发表了一些,最近我的一篇《天清月美话中秋》作品还被当成了9月18日的头条作品推送。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这份感情会由“萍聚”到越来越“缘深”的,我会把她的鼓励当做催我奋进的动力,不断地努力,精益求精,争取写的篇篇精彩,做到不负老师们的苦心指点,不负读者们的厚望期盼。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林涧小溪,真名张发林。河南省安阳市机关退休干部,爱好文学、诗词等,曾有多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杨   青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清   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