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娟|中秋节随感

 夏德明 2024-09-22 发布于山东

 
在悄然而至的中秋节,我一如既往出去散步。


红色的人行塑胶步道上,榕树的叶子随风飘落在上面,叶子是黄色的,与红色相衬,很是出彩。我以为是满树都黄了,抬头一看,依然是碧绿茂密,看不出变黄的痕迹,只是风一吹来,确实就有变黄的叶片,潇潇洒洒地落下来。黄了的叶子,大概是夹杂在大树里面。地面上的落叶,风一吹起,它便也要跳起舞来,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竟有一种绝世之美。我停下脚步,小心翼翼地观赏,生怕惊动了它们的表演。“落叶知秋意”,秋天是真真实实地来了。


对于秋天,我是真的喜欢,也许是“春华秋实”,也许是火热的天气已经有所缓解。郁达夫说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百色的秋,也是真的好,与夏天有些泾渭分明了,早晚的温差明显,感觉有些凉意,但一年四季花开常绿,瓜果飘香,确实很宜居。


明代的《西湖游览志馀》中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故月饼又称为“团圆饼”。现在每临这个节,街头巷尾的摊点都有摆卖,手工作坊也加工,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伴手礼。


但我小时候,由于家庭条件不允许,街上买来或亲戚朋友送的月饼,是中秋节这天才能吃的。母亲又比较迷信,在月亮没出来之前更是万万不能动月饼的,我们几兄妹只能望饼兴叹。只有把月饼摆在家门口,柚子上插上香,等月亮出来完成了“拜月”程序,由父亲把月饼切成数块,谨小慎微地分放到老人小孩的手上,才能一起慢慢地小口小口的吃,父亲分完了还要舔手上残留的饼渣。当然,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类似。


有好几年,为了满足小孩的味蕾,村里家家户户都做“土月饼”,我家也不例外。用糯米炒熟后碾碎,在摆放地面的席子摊开糯米粉,放置一个晚上,父亲说那是在打地气,现在想来应该叫回潮。第二天,糯米粉再拌上白糖和炒芝麻,放到金属制成的模具压成月饼。味道虽与街市上买的伍仁月饼大相径庭,但很香又解馋。


如今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这几年的月饼是大嫂买原料炒好后,再拿到月饼加工店里去加工,实现了月饼自由。可是我却不能多吃,主要的原因是怕胖怕热气。那种随心所欲能吃上的满足是有了,反而觉得没以前过节的那种期待。真是应验了那句话:小时候盼过节,年纪大了怕过节。


“中秋”的古诗词,很多很唯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人也很浪漫,中秋节的美及浓厚的节庆氛围,就是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传承。生活需要仪式感,亲自动手做了三两小菜,我的厨艺还真不行,但也乐在其中,或许人到中老年,对过节就多了几分从容淡定。


沙滩公园很应景,近几天都很热闹,晚上的活动高潮迭起,还有各地美食供人们品尝、购买,比起平时,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增添了市井街巷的热闹。


前天晚上,还有“打铁花”表演。铁花飞溅,璀璨夺目,吸引了无数观众前来观看。打铁花,顾名思义,是将熔化的铁水泼洒向空中,利用高温和氧气的作用,让铁水在空中瞬间燃烧,形成绚烂夺目的火花。这一技艺的起源,史书有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匠人们为了庆祝丰收、祈求平安,便发明了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打铁花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生活安定、幸福美满的深切期盼。铁花的绽放,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更是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象征。我也没错过这么好的机会,挤在热闹的人群里一饱眼福。


吃过晚饭,习惯性地到沙滩公园散步。天未黑,人已渐渐多起来。小朋友拿着各式各样的漂亮花灯开始游走,天边火烧云似的通红,落日大大方方地把一抹夕阳红送给了天地,把云朵从奶白色染成淡红色,高楼大厦的轮廓灯光开始亮起来,江面的倒影变得丰富多彩。看来今晚应该能见到月亮和嫦娥,只可惜所有空旷场地都有人在其中休闲或等看月亮,我只能先行回家,夜里再出来看看。


打开电视,看央妈的中秋节晚会,确实好看,看点很多,难得静下心来把整台的节目认真看完。看完晚会,已是十点,再出门看月亮,游人明显少了很多。

正在沾沾自喜以为能见上一轮皎洁的圆月高高挂在天上时,左顾右盼却不见月亮,大概率是躲在云层后面,偷看人们没有看到月亮的失望表情吧!话虽如此,却不觉得扫兴,因为刚才的晚会有唐嫣和李现同台演唱的《若是月亮没有来》,缤纷的火花,甜美的歌声,真的太应景了。半夜,被一阵口渴惊醒,披衣起身喝水,月光如水般撒在阳台上。站在阳台上,全身被月光柔和地拥抱。夜很静,李白的那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会不会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涌动而出。此情此景,油然觉得人生不必遗憾,最好的风景或许就在不经意间看到。


人生便是如此,特意去等待的或特意想得到的,或许所得其反。就如今年这中秋夜月,特意去等的,有闲情去看了,却未能如愿。却在起夜时凑巧见了这么美的月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