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老子》学管理

 管理进阶一天天 2024-09-23 发布于山东
导读:
1、道德经讲什么
2、管理四重境界
3、管理名句欣赏
 
 
01
道德经简讲什么
       《道德经》流传上千年,而且不仅仅影响中国人民,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道理和知识,老百姓日用而不知,这才是《道德经》最高明的地方。
我们了解一本书,往往不仅仅是看书的内容,还关注作者是谁,写书的背景,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这本书。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据考证老子是周朝的守藏史,也就是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他有机会阅读各种书籍,所以知识非常渊博,见识广智慧高,这在那个知识阶层人数很少的年代,还是比较幸运的。
韩鹏杰老师在《道德经讲什么》中提出《道德经》是个语录体,是老子对周朝各级官吏问题解答整理提炼后,隐藏去提问者的语录体。提问者主要包括士、诸侯、帝王,如“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圣人之治,为而不争”。所以道德经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个好领导。
《道德经》一共5000多字,分为《道》篇和《德》篇。到现在,“道”和“德”依然是我们修身齐家、日常工作、日常教育最重要的两个字。但是这里的道德和我们现在说得道德不一样,它包括的范围更广,更大。道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及自然规律。“德”被视为与“道”的连接和体现,是“道”在世间的体现,是人类按“道”的客观规律为人处世的方式,遵从“道”就是“德”的表现。
管理也是类似,“识人心、懂人性”方能真正做好管理。
02
管理四重境界
《道德经》中对统治者划分了几个层次。“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对应现在的管理者,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太上,不知有之”,是说最好统治方式,大家并不知道其存在。比如一个高明的统治者是无为而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统治的最高境界。古代的尧舜时期大致如此吧。对应现在的管理者,则是以身作则,身先垂范。不用每天指指点点,到处安摄像头,制定很多规则。
第二层为“其次,亲而誉之”,是说次等的统治方式,大家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就是古代所谓的明君时期,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说明领导者有亲和力,人们愿意亲近他,称赞他的功劳。对应现在的管理者,比如有的领导亲和力很高,能到一线去,和一线员工一起工作、生活,不把自己看做特殊的人,这样的领导大家也比较喜欢。
第三层为“其次,畏之”,是说再次一点的统治方式,大家害怕他,员工不敢和领导讲话,一讲话,可能会被批评。这肯定是不稳定的,无法长久的,一般一个朝代的末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统治者残暴压迫、剥削百姓,百姓敢怒不敢言。对应现在的管理者,开会时,只有领导说话,其他人不敢发言,不敢提反对意见,大家都害怕管理者,人们不可能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
最后一层为“其次,侮之”,是说最次的统治者,老百姓都骂他。比如古代暴君商纣王等。对应现在的管理者,员工经常就轻蔑他,这样的领导往往能力不强,还为了刷存在感,经常对员工工作指指点点,好似在辅导员工,其实是他的权力欲望在作祟,生怕员工因为自己能力、德行都不好而轻视他。
我们的管理者大部分处在下两层,有些管理者可以达到第二层,第一层的领导者非常稀少,他们往往只制定规则,把握方向,不干涉下属的工作。
高层次的管理者懂得人心,不去干涉人的行为,而是利用人性的特点,去引导员工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像古代治水一样,鲧的治水方式是堵,和现在管理者采用的各种监控手段类似,通过限制员工行为达到让员工多干活的目的,这种方式肯定是失败的,不会成为伟大的企业。大禹的治水方式则是根据水势,因势利导,引水入海、入河,灌溉田地,这样不但避免了水害,还能让农作物更好生长。
现在企业管理者也应通过赏识员工,利用人性的善,引导员工将自身才能应用到工作中去,不但企业获得发展,员工也获得了更好的收入,个人能力也获得了很大提升。
 
03
管理名句欣赏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自己主动去做,带领团队去践行,而不是与下属或同级同事去争夺好处、名誉、功劳等。正因为不争夺所以其他人都无法与之争夺。《道德经》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利他”的,所有的利他行为最后都会回馈到利己。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自私是无私”,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治人事天莫若啬。《道德经》讲:管理众人、侍奉天地,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懂得接见,啬指种植庄稼。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拔苗助长,丰收了要懂得节俭。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曰勤,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里的啬就是俭的意思。作为领导者,要懂得顺应人性,让员工发挥自己的才能,唯才是举,知人善用。还要懂得节俭,懂得为将来做好准备,为坏日子做好储备,“天晴时修屋顶,下雨时好安身”。这样管理者才能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维持长远的发展。
治大国若烹小鲜。管理者不要有畏难情绪,不要觉得管理很难。在古代,高明的帝王治理国家就像煎小鱼一样,知道掌握火候,不能乱折腾,很多朝代之所以很快灭亡,主要是领导者瞎折腾。现在管理者一样,管理团队要遵循规律,不可乱作为,有的管理者喜欢“上任三把火”把下属折腾的不行,不但没起到效果,反而失去了领导的威信。
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作为一个领导者,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如何驾驭下属,而在于如何服务于下属。领导者应该时刻关注下属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期望,并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与支持。只有这样,下属才会真心实意地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工作,领导者也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领导才能激发下属的潜力,使众人优势互补,让团队发生化学反应,让团队产生1+1远大于2的作用,真正发挥团队的力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要想做大事者,要从细微小事先做起。著名的海恩法则曾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次等员工反馈问题,中等员工解决问题,高级员工避免问题,所谓“上医治未病”。当企业在面临重大变故前必然会有诸多先兆的出现,如果不加注意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而真正有才能的人,执着于细节并且把问题解决于发生之前。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在职场中,作为领导,不要认为所有的功劳都是自己的,即使自己有大的功劳,也不要骄傲,这才是德性深厚,有的人一旦成为领导,就会过于在意自己话语权和控制欲,但其实你若能为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创立开放性的平台,帮助员工不断进步,不过多地干涉他们,引领着他们向前走,给他们发挥和信任的空间,也许你会收获更巨大的成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万事万物有其各自的轨迹和规律,要敬畏它。如果违规律和趋势,便是打开了失败的闸门。不论是项目的开始,还是项目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要如开始一样,谨慎小心,敬畏规律,那么,就不会有失败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