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址变迁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建筑是凝固的校史片段。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为东北大学)诞生于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建校初期辗转各地办学,条件艰苦,很多都使用临时校舍;稳定办学期学校加强建设,新建楼宇。一栋栋楼宇建筑,都是学校历史发展的见证,凝聚了一代代奋斗者自强不息的精神,汇聚成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细数东北师范大学历处校址和历史建筑,回顾东师前辈筚路蓝缕、开拓进取的建校历程,东师人始终把学校发展融入党和国家的需要,初心不忘,信仰弥坚。 1945年10月,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延安大学的主体去东北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先期到达东北的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部分骨干力量,在东北局的领导下,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湖东山正式建立东北大学,至此“一所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自己的大学,迎着纷飞的战火,在东北的大地上诞生了。”校舍选用1927年建设的张作霖别墅(未投入使用过),此别墅由并列的三座建筑组成,中间主楼为三层,两侧为二层小楼。别墅刚建成时,“室内所有房间都是木质地板,门窗框、楼梯扶手均采用上等红松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紫红色的油漆显出几分古朴典雅。”1946年2月中旬,东北大学招收的第一批学生陆续到达本溪校舍,此时别墅因长期无人使用,年久失修,风采不在。根据我校老教师回忆,学生们到达时看到的校舍“规模不大,看不到图书馆,看不到实验室,觉得不像个大学,同学们有些失望。”于是学校组织教职学工白手起家,他们一边整修校舍,筹集教学设备,一边逐步开展教学实践、文艺思想宣传活动。▲ 1946年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时的校舍 ▲ 1946年东北大学本溪校舍现貌,现为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石灰石矿办公楼,同时也为本溪湖工业遗产群的一部分 不久,学校因战情紧急被迫转移到安东(现辽宁省丹东市),在安东市安东联合中学(现丹东一中)举行了第一届开学典礼,在校学生70余名。 ▲ 1946年2-3月东北大学在安东的校舍 ▲ 1946年东北大学丹东校舍现状(现丹东一中),现建筑仅留存一半 在安东办学不到一个月,学校又因战事原因向通化转移,并于4月26日辗转到达长春,校址设在位于新京大同大街与北安路交汇处东南角的长春海上会馆(日文原意为“东京海上新京大厦”,简称“海上大厦”)。短暂停留长春期间,学校不忘建校任务,坚持继续招生,至5月录取学生300余名。但这一时期学校未能正式上课,只抓紧搜集了一部分图书仪器,开展校舍修理工作。 红框内建筑为1946年长春海上会馆,时为日本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新京总部所在地▲ 左图为1946年4-5月东北大学在长春短暂停留时使用的校舍“长春海上会馆”全貌,右图为现貌(人民大街与北安路交汇,现长春市中心医院)随后的5-6月,因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学校紧急向北撤离,分批北迁到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佳木斯。 佳木斯校址设于原伪满洲国赤十字社佳木斯病院(简称满赤医院)和原伪满洲国佳木斯高等女子学校(简称伪满日本女高)旧址。在合江省和佳木斯市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校舍陆续扩大,总建筑面积达万余平方米,校园初具规模。 20世纪40年代佳木斯原满赤医院和原伪满日本女高所在位置 1946年东北大学在佳木斯办学时的校门,学生在门前合 1946年东北大学在佳木斯的教学楼(佳木斯市德祥街348号,现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临床医学院图书馆使用) 1946年东北大学在佳木斯校舍旧址(原为东北大学办公楼,现作为佳木斯大学医学院行政办公楼使用) 佳木斯办学时期,是学校建校以来第一个稳定办学期。1946年8月,延安大学迁校队伍也到达佳木斯,与本溪建校转移到佳木斯的队伍会师,至此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正式建成。东北大学以短训班授课为主,并逐步向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迈进。在佳木斯办学的两年间,学校共培养了三期学员,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3月东北大学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通令,由佳木斯迁往吉林市,与中共吉林省委创办的吉林大学合并,东北大学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校址选在吉林市城 西郊欢喜岭下的八百垅。1948年东北大学在吉林市办学时的校舍(现东北电力大学西校区石头楼,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柴草市) 此校址最早为1929年创办吉林省立大学时所建,由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回国后的第一部建筑设计作品),是东北近代建筑史上的佳作之一。共建有教学楼三栋(合称为“石头楼”),学生宿舍一栋,教职员宿舍十九栋,实验室一栋,石头门房两座。迁校合并后,东北大学接受了东北行政委员会“中学师资由东北大学负责培养”的指示,进一步坚定了培养中学师资的办学方针。此时学校教学单位设两部,第一部设 3 系 11 科,主要任务是培养中学师资及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各方面人才;第二部设两班,进行短期政治思想教育。合校时有学生2000余人。1948年10月长春胜利解放,根据整体发展需要,东北大学于1949年7月迁往长春市,校址位于长春市斯大林大街(现人民大街)南端的自由大路两侧,为原国立长春大学旧址。 ▲ 1949年东北大学迁校来长春后的校部大楼(自由大路509号,原为伪满开拓总局,现桃李梅大剧院)
校部大楼为三层楼房,位于自由大路西端北侧。对面是社会科学院和图书馆,为二层楼房。社会科学院所在大楼,西侧二楼为学校礼堂(俗称大礼堂),供全校教职学工人员集会使用。校部东侧二层白楼为教职工合作社及医务所,建国初期国家实行供给制免费发放生活物资,学校教职员工持购货本,按月到合作社领取生活用品。医务所门对着北五教住宅,当时为病号房和疗养区。▲ 东北大学学校礼堂(与社会科学院同在一栋楼,为此楼的西侧二楼,需走西侧门上楼)▲ 东北大学教职工合作社(同志街与自由大路交汇东北角二层楼,现为7.8购物广场) 东北大学图书馆(与社会科学院同一栋楼,现为自由大路506号,师大附中自由校区教学楼)东北大学医务所(自由大路银行和自由二舍中间北面白楼,后来为北保育院,现已拆除)自然科学院位于斯大林大街南端,为半工字形三层楼房,位于原国立长春大学工学院旧址。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大楼则与自然科学院主楼隔街相望,位于原国立长春大学医学院旧址内。文学院设于解放大路的“满炭大楼”(全名为伪满洲炭矿株式会社),为五层楼房。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集中在自由大路两侧,均为两层半工字型楼房,校舍周围开辟为运动场供师生活动。学校食堂位于自由胡同和冰淇淋胡同中间,东与同志街交汇、西与长庆街交汇,为一层工字型建筑,又称南湖食堂。当时的校舍十分分散,校部与自然科学院、文学院相距近两公里。▲ 东北大学自然科学院(斯大林大街南端110号,是伪满时期的新京工业大学,后成为原国立长春大学工学院。曾作为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教学楼使用,现为人民大街与文昌路交会处东南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1940年左右长春市街道图中显示,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位置与自然科学院主楼位置隔街相望 ▲ 东北大学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大楼(原属于伪满时期新京医科大学,后成为原国立长春大学医学院,与自然科学院主楼相隔一条文昌路,现已拆除重建为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东北大学学生宿舍(位于自由大路10 号,自由大路与同志街交汇西南角,原为伪满时期文教部。东北大学接管后先作为学生宿舍使用,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东北大学文学院所在地“满炭大楼”(解放大路2519号,现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教学楼) ▲ 东北大学食堂(又称东北大学南湖食堂,中间过廊连接南北楼为二食堂、一食堂。厨房在二食堂,下面有地下室可存放冬储菜之用。后被东北师大二附小和附中工厂所使用,现已拆除) ▲ 自由大路两侧教职学工宿舍及周边运动场 迁址长春后,学校进入正规办学阶段。学校教学单位编制“两院一系”: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和国文系(即文学院),负责短期政治训练班的普通科仍旧留存。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明确东北大学的性质是“培养中学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东北大学自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师范大学。学校取消短期政治训练性质的教育,专注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与职业学校和训练班严格区分;建立新型正规高等教育制度,规范高校管理;在此基础上制定课程标准,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1950年4月1日,东北大学正式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成为“人民教师的摇篮”。同年9月学校进行教学机构调整,设立12个系。因教学单位的调整和校园建设的需求,学校计划在原国立长春大学原址上新建教学楼。物理楼、化学楼、政治历史楼、教育数学楼、地理楼等建筑,都是这一时期兴建并沿用至今。▲ 1954年所建的物理楼 ▲ 1954年所建的教育数学楼,现为历史文化学院 ▲ 1957年所建的地理楼设计图纸和现貌 ▲ 1954年所建的政治历史楼,曾作为数学楼,综合教学楼,现为文学院 至50年代末,学校校园经过细致的统筹规划,集中于自由大路与人民大街交汇东南处,校园新建筑鳞次栉比,颇具规模,学校风貌焕然一新。这些建筑的投入使用,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作用。2016年,这五座建筑入选长春市历史建筑名录,受到保护。策划丨邹雪辉 图文丨张 璇
初审丨付希金 复审丨郑长彬 终审丨邹雪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