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丈夫和父亲必须死一个,怎么选?女子一句话解决,此后诞生一成语

 相逢就是缘 2024-09-23 发布于安徽

小春说历史

2024-03-25 18:16发布于河北

+关注

最近重温了一部外国电影,名为《苏菲的抉择》。

影片中,被抓进纳粹集中营中的苏菲,面临着一个万难的抉择:她带来的两个孩子中,纳粹只允许她留下来一个,另一个则将被送进毒气室。

万般无奈之下,她选择了留下儿子,眼睁睁看着女儿被带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撕心裂肺,惨绝人寰。

虽然这是纳粹的罪行,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永远无法原谅自己,对自己选择的痛苦,将伴随她的余生。

万难的选择到处都有。

《左传》中就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丈夫和父亲只能留下来一个,该怎么选呢?最后当然做出了选择,并诞生了一个成语。


图片


公元前697年,命运给雍姬这位柔弱的女子出了一道两难的选题。

这天夜里,她忽然得知,自己的丈夫雍纠奉王命,将对她的父亲——郑国大夫祭仲痛下杀手。

一边是自己心爱的夫婿,一边是自己心爱的父亲,她感到非常为难,因为如果不告诉父亲,则父亲有生命之忧,如果告诉父亲,则丈夫有性命之虞。

犹豫之下,她去征求母亲的意见:“丈夫和父亲,谁比较亲?”(“父与夫孰亲?”)

母亲一开始不明就里,简单说道:“一样亲。”

可是这个回答显然不能令雍姬满意,她又追问:“两人之中,谁的亲情更多一点。”

母亲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丈夫,父亲则只此一个不能替换,这怎么能比呢?”(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于是,雍姬决定告诉父亲。祭仲先发制人,杀了雍纠。雍姬保住了父亲,却失去了丈夫。


图片


古希腊史书里也有一个相似的故事。

希罗多德《历史》第三卷第一一九节记载,大流士逮捕了音塔普列涅司全家,因为怀疑他们正在阴谋推翻他。

音氏夫人天天去哭,哭得大流士心软了,允许她选择一个亲人留下不杀。

出人意料的是,夫人并没有选择丈夫或儿子,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兄弟。

大流士大惑不解,派人去问她理由。

她回答说:“国王啊,如果上天垂怜的话,我可以有另一个丈夫,而如果我失掉子女的话,我可以有另一些子女。但是我的父母都死去了,因而我决不能够再有一个兄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这样讲的理由。”


图片


这些必须作出万难选择的女子,无论他们作出怎样的抉择,都将是会令他们痛苦终生的。

《左传》里的雍姬必须作出的选择,是在丈夫与父亲之间。

她母亲的回答,以及她实际作出的决定,都表明在当时的观念中,血缘关系的重要性要超过父亲关系。

希罗多德《历史》里的音氏夫人,她作出选择的理由其实也差不多:

兄弟是有血缘关系的,可丈夫却没有;儿子本来也有血缘关系,但他们是由丈夫带来的,新的丈夫可以带来新的儿子。

“我可以有另一个丈夫”,也就是“人尽夫也”的意思。


图片


后来,人们用“人尽可夫”这个典故,表示父母亲情的可贵,强调这种“可贵”,不是那种床头打架床尾和的所谓爱情可比拟的。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尽可夫”的内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说,所有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说明这个女子作风很有问题。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雅典的泰门》中,泰门有过这样一句台词:“来,该死的土块(金子),你这人尽可夫的娼妇。”

显然,这种变味是一种肤浅的望文生义,它是始作俑者将“可”字生硬解释为“可以”的谬误,却不想,这种谬误就像小三一样,在以讹传讹地传播过程中,被荒唐地扶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