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山苏东坡衣冠墓考

 眉山阿勇 2024-09-23 发布于湖南
公元2013年4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了记者苏勇的《苏东坡坟墓就在安徽霍山?》文章,两年后经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霍山苏东坡衣冠墓为霍山县县级文保单位,类别为古墓葬,年代为南宋,地址为霍山高桥湾现代产业园,建筑面积 为79.8平方米, 保护范围墓边缘外东、南、西、北各2米. 控制保护范围外东5米,南1米,西2米,北5米,公布时间为2015年1月。
图片

               霍山高桥湾苏东坡衣冠墓园

图片

                  苏东坡衣冠墓文保碑

图片

霍山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布霍山苏东坡墓为文保单位

图片

《扬子晚报》发表的《苏东坡墓就在安徽霍山?》

   根据记者苏勇刊登在2013年4月18日《扬子晚报》A40版面上的文章,择选了部分原文转载如下:
   实地探访:墓碑文革中被挖掉了
   根据“苏氏宗谱”的记载,记者来到了高桥湾的苏家岩。这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环河的地方。当地百姓说,这里本来的土名叫“双山庙”,苏东坡墓就坐落在东面山的一个山包上,其地有上百亩的开阔地带,现在已经变成了霍山县高桥湾开发区。苏东坡墓占地400多平方米,在墓园的左边能看到一条沛河的河段。经霍山县文物部门勘察,苏东坡墓由鹅暖石和糯米汁浆砌成的,层层叠叠十分坚固。
     据当地人讲,此处原有墓碑,但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时被挖掉放进池塘里了,至今下落不明,1988年苏轼后代重新刻了一个墓碑,上写“苏文公墓”,“文忠公甲山庚向”等字样。据85岁的当地守墓人万德明回忆,“后面的山头都是苏家的墓园,其中有一个名人是苏辙第九代传人苏昶,墓在东坡墓左上方60米开外,因为根据'苏氏宗谱’记载,他是东坡的后代,才葬于此”。
   守墓人口述:这里确实是苏东坡的真坟
   万德明告诉记者,苏家岩历史上是钓台乡的一个村级单位,包括双山湾和灊台寺。当年河宽水深,可以通航,灊台寺、双山,都在大河中间,将淠水分成三流,至苏家岩合流为一。这双山上植桃树千万株,桃花盛开之时,花瓣随风飘落水面,随微波荡漾,很是壮观,故有“双山桃浪”之美称。
    万老还说他年轻的时候见过东坡墓前的碑呈半月形,“东坡墓有万家代代守坟,称为守坟庄户。万家每年会接待清明节前来祭奠的苏家后人。”万老说。这一约定被万家代代相传直到解放后土改时期。万老先生还告诉我们,这古坟确实是苏东坡的真坟,历代先祖对后代都是这样交代的,“要保密,防坏人窃坟挖墓”。所以直到全国解放,苏家岩上的东坡墓知之者少。
  历数渊源:霍山“小赤壁”为苏东坡所写
 据霍山县原宣传部党组书记金昭介绍,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味道曾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刺”眉州,是“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之祖。苏味道还有另一脉隐于霍山双山湾苏家岩,也就是说,隐于苏家岩的苏氏这一脉与“三苏”同宗。霍山姓氏中最早也有苏、余、程、张、熊、刘、何、汪等的历史,档案资料显示,开皇元年霍山定名后,苏氏后人在霍山居住,并渐成旺族。
此外,霍山的“小赤壁”,是苏东坡亲笔书写。“小赤壁”的传说有很多,一种说法是东坡来自湖北黄州,游历霍山潜台寺时,有黄川赤壁气象,故兴笔挥毫留下“小赤壁”三字。第二种说法是,苏东坡调任扬州,为兴修水利视察安徽(当时安徽属扬州管辖),因为觉得这里有黄州赤壁的胜景,苏东坡满怀激情,随手书写“小赤壁”三字于岩壁上。此外,也有一种说法称苏东坡有一位红颜知己居住霍山,年代不详,他一次私访民情,走乡串户,到潜台,留下“小赤壁”三字。
县志佐证:文忠公墓与“三苏”祠同属一体
“霍山县在明朝的时候建有三苏祠,后来毁于战火。”霍山县苏氏传人苏启彬说。霍山为什么会建有三苏祠呢?这是因为它与文忠公墓密不可分,同属一体。记者在霍山县的县志材料里发现,三苏祠祠基旧址与苏文忠公墓的界碑范围都有记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三苏祠基址东至卜家巷街心,西至开运寺东首墙角根,墙角曲转向南抵大街心,南至王家巷口街心,北至祠后王姓墙角。文忠公墓,东至苏家岩下首河边,西至坟前山脚,田埂穿过大沟直抵双山大脚,南至大天河,北至山脚小塔分水节节牵岗上。
  专家观点:葬在霍山是有可能的
  六安市考古界知名人士、安徽皖西学院副教授姚治中认为,宋代的苏东坡遗骸葬在霍山是有可能的。那个年代,墓葬迁移主要靠水路运输,从常州的运河到淮河再到沛河,是完全有可能的;此外,苏东坡曾经多次到过霍山,并在潜台寺留有小赤壁三个大字,三字至今留存,据史料记载与考证确实是苏东坡的手书。第三,苏东坡也曾在安徽舒州即现在的舒城工作过。
    苏东坡墓目前已申报六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安市文物管理局胡局长表示,苏东坡墓要保护,它即使不是苏东坡真墓是衣冠冢,也有非常大的保护价值。据悉,霍山县在发现东坡墓之后,成立了三苏文化研究协会筹备组。他们也正在为弄清苏轼墓的来龙去脉与起源寻找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以上为记者苏勇发表在《扬子晚报》上的原文。以下涉及此文均称苏文。
根据目前现有的史料,我们先来看看,六安、霍山地方史志上记载的与苏东坡有关的史料。

图片

         《光绪霍山县志》记载三苏祠篇

    清《光绪霍山县志》载:三苏祠在县治西开运寺左,乾隆三十四年灾,四十四年苏霁昭等重修。篇后附有苏氏重修记一文,原文如下:三苏之有祠自宋始,厥后子孙有居霍者,霍始有祠。明宏治时,庐阳太守蜀郡马公崇祀之,嘉靖已亥御史蒲舜原杨公代巡南畿,见霍祠饬所属,并崇其制为堂、为厅、为东西翼室、为门,视旧加增。明季兵灾栋宇荡然。国初庐阳府佐薛公行县见废祠,概然以复修自任,捐俸数百金,并劝各属捐赀,崇祀立石风示久远,乾隆戊子(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复毁於火,戊戌(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春族裔轮赀若干,购买木石,经营十余年而后告竣,适邑侯刘莅霍详核祀事,恭诣致虔奉前修而光盛典,诸君于尊贤重道之雅意,若兴我先人有旷百世而相感者,岂徒为宗族光宠云乎!文中的庐阳太守蜀郡马公即马金,字汝砺,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癸卯科中举,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甲辰科中进士;初授庐州通判,历南京礼部郎中、德安知府,累官浙江布政使,所至多有惠政。任地方官期间重视教育,在庐州(今合肥市)知府任上,曾创建了景贤书院,培养才子。庐州太守马金在任期间传令重修原霍山县下符桥,后取名淮西第一桥,通光山下至今仍有崖刻记载此事。而嘉靖已亥御史蒲舜原杨公,即杨瞻。杨瞻(公元1491年-公元1555年),字叔后,号舜原,山西蒲坂人。明朝中后期重臣、宰相杨博之父,山西蒲坂人,进士出身,明正德乙卯十四年(公元1519年)举人。授河南扶沟知县,复除授陕西扶风县知县,拜贵州道监察御史,改大理寺评事。以子博贵,封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五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祀乡贤。

图片

    清 《光绪霍山县志》绘三苏祠所在位置

  根据清《光绪霍山县志》图谱中记载的位置,再结合霍山文庙的方位,大体可以确定历史上的三苏祠的具体建筑位置,在原霍山县电影院附近,原祠建国后被拆毁,在霍山人的记忆里就是人武部大塘附近。光绪霍山县志》成书於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秋,由时任清霍山知县秦达章主持编纂,比清《光绪霍山县志》更早的年代记载三苏祠的是明《万历六安州志》,根据书前六安知州李懋桧所作序为据,明《万历六安州志》成书於明万历十二年甲申(公元1584年)秋七月,比清《光绪霍山县志》足足早了三百二十年。书中也记载了三苏祠的来历与大体位置:在县治东,为颖滨先生后裔立,并绘有图谱。

图片

         明《万历六安州志》记载三苏祠篇

图片

   明《万历六安州志》所绘三苏祠位置图谱
   看了以上的记载,也许有人感到好奇,一个记载为县治东,一个记载为县治西,难道以上的记载有出入吗?其实不然,实际是县治的位置在明万历时与清光绪时的位置不同而已,经历战乱与政权变故,县治所在也有所改变。文中的颖滨先生,即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苏东坡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怀念弟弟苏辙有感而写。苏辙(公元1039年 —公元111年),字子由,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召苏辙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任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崇宁(北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年间,蔡京当国,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即今河南省许昌市),号颍滨遗老。

图片

  清《光绪霍山县志》载苏文忠公衣冠

图片

      清《光绪霍山县志》流寓篇记载

    清《光绪霍山县志卷之五.杂志.补遗》篇记载:“苏文忠公衣冠墓,在潛台河北苏家岩,按旧志,苏氏裔昶避金人乱居霍,文忠衣冠墓或以此传欤?旧志末详,今据苏氏谱增以上古迹。”而《光绪霍山县志卷之十一人物志.义行》流寓篇记载有:“宋,苏昶,四川眉山文定公孙,南渡后避乱寓霍山,执有大观中子由告身一,通以蜀远难归居焉,旧志”。苏文定公为苏辙去世后的谥号,大观,北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公元1107年至公元1110年,仅四年即改元为政和。那么何为“告身”呢?告身,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后世的任命状。北周时已有此称。宋亦名 “官告”。《通典卷十五》载唐代选补官员之制云:先简仆射,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不审者皆得驳下,既审然后上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给以符而印其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武官则受于兵部。

     萧鲁阳,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宋代历史文化研究。萧鲁阳发表在《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2期的《苏东坡安眠地考略》一文,收有清《光绪霍山县志》所称的明李东阳撰的《苏子由告身跋》一文,跋称:
右宋苏文定公辙告身一通,乃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徽宗造八宝成,肆赦,加授中奉大夫者。藏于霍山裔孙文斌。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文斌卒,妻仵氏守节不嫁,抚其三岁孤虎底于成。成化四年(1468年),以旧业为邻人所侵,携虎持诰,诉于巡抚都御史王公竑。王公见其卷轴断裂,惟故绫诰词及三省官名、尚书省全印尚存。谓仵曰:“此尔家世泽,不可弃也。”仵以匹绢属六安卫张千户为之装饰。张诬为质物。贷金若干两,有所赴诉,辄遣人遮止之。后仵死,虎孱不能直。张亦贫甚,以诰予范千户,易谷六斛。指挥使张时,颇涉书史,掩而得之。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过庐州,为知府马君金道其事,遂以遗马。马遣至南京,装饰复完,访苏氏后,无所得,至十八年(公元1505年),始得,虎乃取而归之。嗟夫,故家文献,惟制诰为重,盖国之典命在焉。然唐之中世,已有以告身易一醉者。若宋之盛时,此诏方下。不数年,所为八宝者,几为俘物。至于岁久代易,子孙坟墓皆失其故里。是物之存,乃屡经丧乱之变,累脱于攘窃之手而后得,可不谓难哉!然则物之存亡得丧,固有数焉。而马君之希古好德,公天下之物而不为私者,亦不可泯也。故既纪所建三苏祠,又为题卷尾。苏之后人,其自今永宝之哉。李东阳此跋,历数苏子由告身失而复得的曲折经历。 这通告身,就是大观二年,苏辙为中奉大夫时的告身。“裔孙文斌”,苏文斌是苏辙的裔孙,不知是第几代。景泰元年,文斌卒。苏辙卒于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距此已300多年。李东阳的跋文,未提及苏东坡墓地,只说到“岁久代易,子孙坟墓皆失其故里”,这是当时许多士大夫的共同遭遇。李东阳的跋文说明,在六安霍山这个地方,有一支苏辙的后人,其世系已不得而知。据跋文,在明景泰以后,有苏辙后裔名为苏文斌及苏虎者。霍山三苏墓是何人所立,从这通跋看不出任何端倪。跋文另一重要信息,是说“既纪所建三苏祠”。可知霍山三苏祠,为马金所建,由《苏子由告身跋》知庐州府知府马金,于明弘治年间建三苏祠。此事见于明王鏊《震泽集》卷二十二《庐州府马侯遗爱碑》。碑文说,马金,字汝励,“蜀之西充人”。在庐州知府任内“求吴将军周瑜、宋包孝肃拯、马少保亮、刘学士筠墓在境内皆祇谒修治,禁民无得樵牧”。马亮与刘筠,都曾两知庐州,“宣圣裔孙寓舒,程端中裔寓英山,苏文定裔寓霍山,皆召恤之,复其家。又立余忠宣公祠、三苏祠,设祭田,俾其后守之”。碑文透露信息如下:“霍山三苏祠”是由马金倡建;霍山有苏辙后裔;祭田、守墓人,是马金所置;安徽霍山三苏祠的建筑年代大约在明弘治十三年至十八年(公元1500年——公元1505年)之间。
    从上面的史料中可以看出,霍山苏东坡衣冠冢出现在官方的史志上时已是清末,而霍山所谓苏东坡的后裔,其实确切的来说,应该是苏东坡的弟弟苏辙的后裔。我们先来看看《扬子晚报》所刊载的苏文的几点错误之处,根据史料记载还原历史的面目。
  先看第一条,“这里本来的土名叫'双山庙’”。其实所言的双山庙是现在的名称,此地原名为双山湾,原为淠河边的水湾,只是建国后随着河道淤积,河道的一部分早已成了低洼地,就有人在原水中高台处建伪庙(历史上从未有过,也无史料记载的,现代人凭空想象建造的现代仿古建筑,均称之为伪庙)号曰双山庙,原文还有一处笔误“沛河”,今天的沛河,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东部,东、北两面与定远县接壤,发源于滁州市凤阳县与定远县交界的山区的一条小支流的河流,经窑河(高塘湖)自东往西注入淮河。而发源于霍山的大河《水经注》称为“沘水”,《水经注卷三十二》篇载:沘水出庐江灊县西南,霍山东北,灊者,山、水名也。《开山图》灊山围绕大山为霍山。郭景纯曰:灊水出焉。县即其称矣。《春秋》昭公二十七年,吴因楚丧,围灊是也。《地理志》曰:沘水出沘山,不言霍山,沘字或作淠。淠水又东北径博安县,泄水出焉。东北过六县东,淠水东北,右会蹹鼓川水,水出东南蹹鼓川,西北流,左注淠水。霍山也称今淠河为白沙河,霍山本地读音也曾把淠河也读成沛河,数十年前的霍山淠河路也曾书写为沛河路,但都为笔误,今俱为淠河路。
  第二,文中引用守墓人万德明所言的“双山桃浪”一景却并不在苏墓所处的双山苏家岩处。 此处的“双山桃浪”一景并非苏文中的苏墓所在地。据史料记载,双山也称双眉山,在《光绪霍山县志卷之一.地理志.古迹》篇有详细记载:“双山一名双眉,在县西五里,两小石埠并峙水中,与潛台寺壁相映。昔时夾岸植桃花,放水流灿烂如锦。今无。”根据记载,彼时双眉山夹岸遍植桃花,春天花谢之时,花落水中顺流而下灿烂映波,因此谓之“双山桃浪”,霍山邑人孙德溥有诗云:大山宫小山,双山为最小。年年春水生,面面桃花绕。只是双山与潛台寺并非在大河中间,确切的来说是在柳林河与淠河的交汇处,今天的双眉山早已经成了柳林河大堤的一部分,永远埋在了河堤之下了。
  第三,苏文中称霍山潛台石壁的“小赤壁”三字,为苏东坡亲笔书写,并引用安徽皖西学院副教授姚治中的话:“宋代的苏东坡遗骸葬在霍山是有可能的。那个年代,墓葬迁移主要靠水路运输,从常州的运河到淮河再到沛河,是完全有可能的;此外,苏东坡曾经多次到过霍山,并在潛台寺留有小赤壁三个大字,三字至今留存,据史料记载与考证确实是苏东坡的手书”。
此处有待商榷,文中引用姚治中教授的话不知是否姚教授本人所言?敢问“小赤壁”三字为苏东坡所书何处可以佐证???史载于何处???

图片

    图片

        清《光绪霍山县志》载潜台寺与小赤壁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万历六安州志》载明吴兰《重修潛台碑记》

据《光绪霍山县志卷之一.地理志.古迹》篇详细记载:“潛台在县西威远门外,五里平川突起孤石如台,砥柱中流,有古剎,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敕建,后石蹬有亭曰:枕流(初名观澜),古木修篁掩映上下,亭之左临河,斗壁如削,昔李公廉泉鐫小赤壁三字於其上,劲逸端妍,绝肖坡公笔法,国初知县栾、李诸公時觞咏其间辑有《潛台志》,与岳顶天池、西山瀑布、故埠帆联、黑石待渡、会胜钟声、六寨晴霞、古城夜月同为八景。”目前流传的潛台寺“小赤壁”三字为李廉泉鐫写的说法均来源于此。但比《光绪霍山县志》更早的明《万历六安州志》(今收藏於日本)一书,收录有明嘉靖进士吴兰所写的《重修潛台碑记》一文,原文如下:
  予尝阅地理书有曰羅(注通“落”作者注)星者,如滟预;如大孤小孤;如采石、金山,关锁百川,砥柱中流,真天下奇观,亘古今而不可移者是已,吾霍介吴楚之间,溪自西来经东流逾黑石而东,至二、三里许石山突起者曰:潛台,二小山居潛台之上流者曰:双眉,如鼋龙戏珠之状,宛然一水口羅(注通“落”作者注)星也,潛台之上僧寺构焉,为佛、为堂、为殿、为亭,自弘治初,始附会司,以迄于今四十余年,廉泉李公尝題其亭曰:观澜,鐫其崖曰:赤壁,盖以台之西山为苏氏遗冢,而双眉有似于眉山,且穎滨之遗孤存焉,示好古之盛心也,凤江韦公尝登斯台,叹其倾圮者既久,僧勝朗竭乃心力尽去其故而鼎新之,扁(通“匾”作者注)其门曰:潛台禅林,炳然烺然渐有一览之賸,凡过吾霍者,渡溪以升,竹树掩映,禽鸟上下,峰峦层叠,四面苍翠,烟云绕缭,岛屿萦廻。月白风清雨馀雪霁尢见奇绝。予也游衍亦既多矣,而僧朗者來请予记,予观世之儒者,率好废而厌兴至於异端,尤见摈弃,然天下名山多僧居之,而楼间台榭峥嵘,磋矶凌霄疑曰宿雾楼,云六足藉是以增成,国家江山之賸必欲尽废而去,其僧,吾一恐奇观勝既化仁為荆棘草莽,举无足异者而记兹台乎,然天地一岁,万物一体,,天地既位,万物自育,吾儒之道,物各付物而已,予因有感於枍退之,之於文畅永久之,於明因为僧朗者作记,以识岁月云。
      文中有“廉泉李公尝题其亭曰:观澜,鐫其崖曰:赤壁,盖以台之西山为苏氏遗冢,而双眉有似于眉山,且穎滨之遗孤存焉”一句,可见《光绪霍山县志》一文的“昔李公廉泉鐫小赤壁三字於其上,劲逸端妍,绝肖坡公笔法”句摘自于明《万历六安州志》中吴兰所写的《重修潛台碑记》一文,只是《光绪霍山县志》编纂时有改动。此处“昔李公廉泉鐫小赤壁三字於其上,劲逸端妍,绝肖坡公笔法”一句,吴兰原文作“廉泉李公尝题其亭曰:观澜,鐫其崖曰:赤壁,”可以看出明《万历六安州志》吴兰文中的“廉泉李公”到了《光绪霍山县志》里成了“昔李公廉泉”,吴兰《重修潛台碑记》文中有“自弘治初,始附会司,以迄于今四十余年,廉泉李公尝题其亭曰:观澜,鐫崖曰:赤壁,”弘治,明孝宗朱佑樘的年号,弘治元年为公元1488年,会司,明清时管理道教,佛教的县级机构,明朝时有道会司和僧会司之分,从“以迄于今四十余年”一句来看,吴兰写这篇《重修潛台碑记》一文应为嘉靖七年戊子年(公元1528年),吴兰嘉靖戊戌年(公元1538年)进士,此文写于吴兰未登进士之前。“廉泉李公尝题其亭曰:观澜,镌其崖曰:赤壁。”古有敬讳一说,不直呼其名,而称李公XX,或李XX公,但如上文的廉泉李公一句,却不符古之敬讳,吴兰为一代名士,不会不知道吧?据此推测此廉泉应为地名或李公之籍贯,历代均有以家乡风景代以籍贯之风,考明时的东莞县有廉泉,且为东莞八景之一,查《光绪霍山县志卷之六.秩官篇》,明弘治与嘉靖年间在霍山的官员中,东莞籍的有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任霍山知县的李希说。按照时间顺序来分析,吴兰写《重修潛台碑记》一文为公元1528年左右,而李希说任霍山知县为公元1520年,吴兰在此文中并没有用“昔有廉泉李公”句,说明廉泉李公应为同处年代人氏,而《光绪霍山县志》则用“昔有李公廉泉”,极言时间跨度之长。据明《万历六安州志》记载,潛台寺为僧勝朗所重修,有佛,有殿、有堂、有亭,说明潜台寺的规模已经弘大,亭为廉泉李公题为观澜亭,并镌其崖曰:赤壁,但在《光绪霍山县志》潛台篇中为昔有李公廉泉者镌“小赤壁”三字於其上,吴兰不会犯今人所谓的笔误,据此推断“小赤壁”的“小”字为明吴兰写《重修潛台志》之后的年代,好事者添加的。(详见《潛台寺与小赤壁的前世今生》一文。
关于苏文中“苏东坡曾经多次到过霍山”,应该是从“小赤壁”三字为苏东坡所书推测来的,根据史料记载,潛台寺初有寺为汉武帝元封五年敕建,而“赤壁”二字在明万历年间的《六安州志》上才出现,可见北宋时的苏东坡来书明代的“赤壁”二字纯属无稽之谈。敢问诸位,不知“小赤壁”三字为苏东坡所题出自何处????
“苏东坡也曾在安徽舒州即现在的舒城工作过”,此处混淆了历史地理位置。舒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隋同安郡为舒州,以古舒国为名,治怀宁,领怀宁、宿松、太湖、望江、同安五个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又改盛唐郡。北宋初年,称为舒州同安郡,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改为舒州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取“同安”、“德庆”首字合称“安庆”,称为安庆军。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又升为安庆府,直归朝廷管辖,府治设在安庆潜山县,今之安徽省潜山县别名“舒州”。可以看出宋时的舒州与今天的舒城分属不同的州。与苏东坡为好友的北宋画家李公麟,所居的龙眠山庄在宋代为舒州,即桐城县的龙眠山,山北才为庐州舒城县,今天的舒城。
    关于苏东坡是否任过舒州团练一事,据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琚小飞教授发表在2013年5月的《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5卷第3期的《苏轼的舒州卜居梦》一文,已经考证过了“苏轼任舒州团练副使,不过是一虚职,无需去舒州上任,朝廷还给予一定的俸禄”。那么“苏东坡也曾在安徽舒州即现在的舒城工作过”也就是没有事实依据了。
苏文中引用皖西学院姚治中教授的话“那个年代,墓葬迁移主要靠水路运输,从常州的运河到淮河再到沛河,是完全有可能的,”仅凭因为淠河与淮河相通,就下此断言,言之太早。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万历六安州志》载潘子正《重修三苏祠堂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同治六安州志》明潘子正《重修三苏祠堂記》
明嘉靖户部员外郎潘子正,曾作《重修三苏祠堂记》一文,原文载于明《万历六安州志》中,清《同治六安州志》仍收於篇中,原文如下:
  夫士君子有所建立,皆能取信天下來世,不独圣人为然,蜀之眉山西南数千里,宋苏氏父子兄弟,一時以节行文章动当世,至今又数百年,如斯人可作,必能重人国、庇生民山,吾來世之心观之,则其当世之所建立可知也,蒲舜原杨公为我朝名御史,嘉靖戊戌(公元1538年)公受皇上清戎之命,代巡南畿,以阐微发幽、匡扶世教为急务,己亥(公元1539年)春按庐阳,表马忠肃(即庐阳太守马金)、余忠宣(余阙,字廷心,一字天心,生于庐州。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余阙代理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帅府佥事)之伟节,褒包孝肃(即北宋名臣,一代清官包拯)之清直,而厚恤其家。闻三苏流裔在霍山,旧有祠慨然飭所司表崇之,其肃荡振励之风翕然(指一致称颂),江淮、吴楚民皆感公之能去其害也,最甚者至有像祠而祀之,而莫知其所以使之然,由今日斯民易感之心观之,則公之所以当取信於来世者可知也,苏文定公十六代孙孔振所藏,乃祖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7年)告身,我朝西涯李文正公(即明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跋其后,具言先生因贬窜(贬谪放逐)自黄移汝颖间,后兵乱流落於此。宏治時庐阳太守蜀人马公金始祠祀之,今废久矣!呜呼苏老泉与其子东坡文忠公、颖滨文定公皆有奇节伟行,负超世絕俗之才,顾使流离穷苦,子孙不能还故里,可叹哉!祠为堂、为厅、为东西翼室、为门,视昔略增倍,公属(通假字,即嘱)余记,余尝考老泉墓在蜀,文忠、文定墓在郏,其流裔在霍山,相传为颖滨后,夫或本其川岳之所生,或因其履历之所过,及遗裔之所在,凡前人有道义文行,可以继往哲励來世者,皆可示不朽,均之为重其人也,三苏气节文章在天下,何必泥眉山耶,夫士固有旷世而相感,或终其身不相知者,苟不相知虽同室并席奚啻(奚啻,何止;岂但。)千里苟可以相信,何有於千万年,是故今昔所同然者心也,吾人以有生之精力萃之乎道义,天下后世必以道义归之,萃之乎节行天下往世必以节行归之,萃之乎才艺天下后世必以才艺归之,则三苏父子之自信於人心,与后世之所以有取焉,而宜举其企且切者可知也,老泉当荊公(王安石,王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未盛时作《辩奸论》,人皆服其先见。文忠公召对,即以太锐太急为戒,愿安靜以待事来然后应。文定公应直言诏,愿去烦察代以宽厚,愷史传一存之以为名言。司马温公(司马光曾封爵为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尝上章,自谓公直不如范純仁(范纯仁,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程顥(程颢,字伯淳,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敢言不如苏轼、孔文仲(孔文仲,字经父,孔子四十七代孙,仁宗嘉祐六年进士,调余杭尉,转台州推官。神宗熙宁初年,力言新法不便,罢归故官。),信然也!至若立朝议论一切事,稍不便於上下者,必力争其不可,不独青苗法由此遭屏废,宁愿覆而不悔,真可谓旷世才豪者矣!今侍御公崇祠立石,风示久远,士庶旁观侧听將来取法,是公於文忠当有神交气合者,予因详著其实,庶畿观者有考焉,公名瞻字淑后,生於蒲坂,故舜原,为今蒲州人,时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岁在己亥,夏五月,戊辰朔越十八日乙酉也。
据《同治六安州志卷之二十六.官绩》篇载:潘子正,字汝中,锐之子,嘉靖壬辰(公元1532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疏劾吏部尚书汪鋐(汪鋐,字宣之,号诚斋,徽州婺源大畈人。生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丙戌,终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丙申,历经四朝。纵横官场三十余年,一生历任十七职,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是明代唯一同掌吏兵二部的人。)专恣罪狀,鋐诋诬言,官益力月余章不下,子正谓事关朝廷大体不细,遂抗疏,极言鋐选大柄不可下移,大臣被论宜引咎,不当辨讦无人臣礼,言官职、言责不宜,因言抵罪。上悟,召辅臣以疏论鋐罢遣之,子正亦降西平县丞,寻除户部员外郎与革漕政数十事,迁汝宁府知府,躬率俭素,积赎罪钱(赎罪,指用钱物赎免罪行)数万缗充府库,無少私焉,升湖广兵备副使,苗民作乱,指示方略擒斩贼首倪廷虎等,赐金帛(黄金和丝绸。泛指钱物)文绮(.华丽的丝织物),楚俗好屠牛,禁之,一日有牛触公门而入,使人尾视之,則其犊将就屠也,恩信孚异类,如此在任七年,储蓄金谷充军需备贷赈,生平端严清正,持法不阿,改贵州布政司参政,告养归。(告养: 旧称官吏因父母年高,告归奉养)

图片

《同治六安州志卷之二十六.官绩》载潘子正

图片
图片

      清《光绪霍山县志》载三苏祠祭祀祝文

     潘子正《重修三苏祠堂記》文中有“苏文定公十六代孙孔振所藏,乃祖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告身,我朝西涯李文正公跋其后,具言先生因贬窜自黄移汝颖间,后兵乱流落於此。宏治時庐阳太守蜀人马公金始祠祀之,今废久矣!”句,而清《光绪霍山县志》载《苏氏重修记》文中有“三苏之有祠自宋始,厥后子孙有居霍者,霍始有祠。明宏治时,庐阳太守蜀郡马公崇祀之”,可见霍山三苏祠在明弘治年间才有规模,官方拨款修祠,明嘉靖年间又有御史杨瞻加以修缮,其后至清《光绪霍山县志》仍收载有三苏祠祭祀祝文,可见霍山三苏祠自弘治后依然有官方隆重的祭祀。而明弘治以前所有史志均未提到苏东坡有衣冠冢在霍山,目前的记载仅明嘉靖进士吴兰所写的《重修潛台碑记》文中,有“盖以台之西山为苏氏遗冢,而双眉有似于眉山,且穎滨之遗孤存焉”句,与此后的清《嘉庆霍山县志》载顺治内翰林弘文院编修徐致觉《枕流亭记》文中,亦有“旧传有苏氏墓在,故得名曰双眉”句,可见苏轼墓在霍山之事,明代嘉靖年间已经流传,并非当代才有的空穴来风,但从以上列举的史料来看,苏氏墓在霍山的传言均最早出现于明弘治年间,而此正是“宏治時庐阳太守蜀人马公金始祠祀之”之后,明弘治之前均未见有传苏轼墓在霍山,据此推测在明弘治年间三苏祠得以规模扩大,官府重视的情况下,霍山苏氏为苏东坡立衣冠冢,未尝没有这种可能,说白了,宋代的苏轼,明代时为他立衣冠冢,可以想象哪里有衣冠可言,最多就是个空的土堆罢了。潘子正在《重修三苏祠堂記》中有“余尝考老泉墓在蜀,文忠、文定墓在郏,其流裔在霍山,相传为颖滨后”句,均未提到有苏轼衣冠冢在霍之说法,据此推断,可以确定霍山苏东坡衣冠冢当建于明代弘治年间,而非霍山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建筑年代为南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