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你和我一样,感觉当下社会,要赚钱,太难了。 各行各业,都处于人满为患的样子,好不容易混个大学毕业,还是要去混工厂。 可是不管多难,我们还是要去赚钱,为了几两碎银而折腰。 既然一辈子都离不开钱,那就大大方方谈钱好了。 现在,我和大家探讨一个赚钱的方法:断舍离。 01 坚持断舍离,就是在存钱。 我的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靠种地,养猪,养鸡鸭,买菜等,维持生活。月收入,大概是一两千。 我成年之后,去了南方打工,又自己买货车,做小生意。虽然没有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一个月赚五六千块,还是可以的。 在我三十岁的时候,想在城里买房,就开口问母亲,能不能支持一下。 母亲毫不犹豫,给了五万。 而我自己手里,却只有两万。 为什么收入低的母亲,存款比我更多。看起来,我的收入比母亲多很多啊。 不妨我们对比一下消费情况,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母亲在农村,除了酱油、盐、衣服裤子等,要去采购之外,米和菜都是自己种的。母亲去集市上买东西,都是精挑细选,价格也低一些。 平时,母亲把自家的猪肉,做成腊肉;米粉肉;鸡鸭蛋也可以变成咸蛋,存储起来。这样一来,一年到头,都不要买荤菜了。 母亲种地的时候,总是穿旧衣服,打补丁的衣服,也不嫌弃。只有外出,或者去参加喜宴,才会换上新一点的衣服。 平时待客,母亲用的,也是自己酿的酒,从不外出买酒。 我呢?在城里开车,租房一个月五六百,总是去饭馆吃,一餐就十多元;衣服裤子,都不能太旧了;常常和朋友聚会;买酒喝......一个月的收入,所剩无几。
把一个家庭的开销,列出详单,就能找到“可以省去的东西”。狐狗朋友聚会、买品牌衣服、不常用的电器等,都要不要。租房可以选择便宜一点的;买房可以买小一点的。 还有,你和家人都过断舍离的生活,年年有余,那么存款多了,就更有可能抓住机会,投资兴业。 02 帮人断舍离,就是在赚钱。 这几年,很多新兴的职业冒出来。 家庭整理师、宠物定制师、玩偶修复师等,都属于帮人“断舍离”的工作。 《南方周末》的网络平台上,写了一个叫李楠的女人,经过家政服务培训之后,从事了整理师的行业。 她奔波于不同的家庭之间,把家庭收拾干净,物品进行归类等,可以赚到一笔钱。 通过整理,还能发现一个家庭,存在大量闲置物品。若是你需要的话,可以和主人商议,随时带走,这也可以为自己带来收入。 还有一个叫卢晓希的女人,从小就喜欢玩偶。也跟着奶奶学了缝补的方法。 她在工作之余,会通过网络接单,帮人缝补玩偶。 很多玩偶,和主人是有感情的,因此主人舍不得扔掉,希望能够修补,留下来。 还有一些做情感咨询师的,专门帮人分析情感,然后告诉人,如何摆脱感情的困扰,丢掉对人的杂念。这也是断舍离类型的工作。 人家走出感情的困扰,你就赚了钱,并且还会被人感激。 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观点——唯有利他,才能利己。 帮助他人的家庭,变得干净整齐;帮助他人的精神世界,变得简单纯粹。如果你能想到对应的点子,你就能够闯入一个新的行业,甚至开了先河。 03 欲望断舍离,人生知足常乐。 为什么很多人,赚了千万,仍旧觉得自己没有钱,处处都有危机感? 而有的人,赚了百万,就很开心了,觉得自己随时都可以停下来,好好休息了。 我们都在追求“财富自由”。但是“自由”的标准是什么?没有人说得清。 真正的自由,是不愁一日三餐之后的内心的富足。
确实,整理自己的内心世界,比整理物品,更有意义。 人在赚钱的过程中,是会疲惫的。并且疲惫的时候,还要强行打起精神来,持续赚钱,否则他的危机感更强。 如果你和家人,都能断了内心欲望,为当下的生活而知足,那么家庭就真正富裕了。 满足感的提升,其实就是财富的增加。会带来两个好处。 第一,对物质的需求量减少,从而降低了赚钱的压力。 第二,内心的安宁,会让你更好地享受生活。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样的状况,是心穷;反之,就是致富。 04 断舍离的根本,就是恢复生命原本的自由、自在的手段。 而赚钱的终极目标,也是自由。正如卢梭所言:“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若能两者都利用起来,那么人生获得自由的速度,就加倍了。 很多人告诉你,会赚钱的人,有大格局,做大买卖。 但现实却说明,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在底层生活,也无法成为时代的弄潮者。能够做的,就是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稳住手里的钱,降低内心的期待。 在赚不到大钱前提下,把小钱用活了,也会很幸福。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