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生素D缺乏?

 汝州中医王国营 2024-09-23 发布于河南

维生素D缺乏相当普遍,是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1-2],全球每100人中就约有30~60个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在中国的很多地区,更是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维生素D的缺乏。维生素D作为人体的一种必需营养素,对维持钙-磷酸盐稳态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长期严重维生素D缺乏,不仅可导致儿童佝偻病和骨软化症及成人骨软化症[3],而且也可能对骨骼外系统(如免疫、心血管系统等)健康有重要影响[4]

那么,维生素D缺乏,补维生素D2还是补维生素D3?补多少?怎么补?使用维生素D制剂又该注意些什么?本文一起了解!

图片
维生素D的来源与代谢

维生素D无疑是科学界最容易被误解的维生素之一。首先,它实际上不是维生素,而是一种激素原,这意味着它会被我们的身体转化为激素。其次,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而是至少存在五种不同的形式,但最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形式有两种:维生素 D2(麦角钙化醇)及维生素 D3(胆钙化醇)。 

当我们皮肤中特定类型的胆固醇暴露在阳光下时就会产生维生素D3,其是维生素D的主要天然来源,一些动物源性食物(例如鱼和蛋黄)中也含有少量维生素 D3。维生素D2则可从植物源性食物(例如某些蘑菇和酵母)中少量获取[5]。两者统称为"普通维生素D",属于“营养补充剂”范畴[6],见图1。
图片

图1 维生素D的代谢途径图

来自皮肤合成或食物获取的“普通维生素 D”不具备生物活性,它们可以被运输到我们的肝脏,通过酶催化生成骨化二醇 [25(OH)D]。最后在肾脏中经过1α⁃羟化酶作用形成1,25双羟维生素D [1,25(OH)2D,骨化三醇]发挥生物学功能[5]。我们日常所说的补充维生素D实际指的是补充普通维生素D。
图片
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
图片

自然状态下,人体内维生素D约90%由日光照射皮肤合成,少量来源于膳食摄入。因为天然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及含量普遍较少,所以从饮食中所能获取的维生素D非常有限。再加上现代人户外生活、工作时间的减少导致阳光直接暴露不足,就很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此外,皮肤老化、消化功能减弱或吸收不良、使用加快维生素D代谢的药物(如苯妥英、利福平、考来烯胺等)、肥胖、遗传等因素,也可影响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5,7]

图片
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表现
维生素D水平低会导致骨骼脆弱,更容易骨折。但维生素D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缺乏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大部分轻至中度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体征和症状,部分人群可能有以下任何情况[3]
背部、骨盆或腿部出现骨痛或不适; 
肌肉疼痛和无力; 
频繁感染(如感冒或流感); 
脱发; 
口腔健康状况不佳等。
图片
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标准 

25-羟基维生素D [25(OH)D] 是公认的确定或评价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5]。虽然它仍不具有活性,但其为维生素D最稳定的储存形式,而且含量高、半衰期长(2~3周),可以有效评估维生素D状态。临床上大多检测25(OH)D的D2与D3之和来报告血清25(OH)D总浓度,根据以下标准来判断是否有维生素D缺乏(见表1):

表1 维生素D营养状况判断指标及参考判定值[7-8]
图片
虽然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很高,但目前观点认为没有必要对一般人群的血清25(OH)D水平进行广泛筛查[7],这是因为:
(1)维生素D测试比补充剂贵得多;
(2)明确的缺陷临界点仍有争议;
(3)常规筛查可能会导致对维生素D缺乏症的过度治疗。
 尽管如此,推荐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血25(OH)D水平的测定现已基本形成共识。例如,活动范围局限于家中或居住在收容疗养机构的老年人、日照不足者、肥胖者、皮肤色素沉着较深者、骨质疏松者、吸收不良者、服用影响维生素D代谢药物者(见表2)等。
表2 影响维生素D代谢药物[3,5]

图片

一般说来,当测得的25(OH)D浓度低于20 ng/mL(50 nmol/L)的个体 就应补充维生素D[7] 如果患者血清25(OH)D低于30ng/mL(75 nmol/L),也应考虑采取治疗措施纠正体内维生素 D缺乏状态[5]
图片
如何补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三大来源为日照、饮食、补充剂,因此,补充维生素D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可简单概括为“三个字”:晒、吃、补。

1 晒

晒太阳是补充内源性维生素 D简便、可靠的办法。皮肤合成维生素D取决于阳光暴露,特别是紫外线B段(UVB)。由于早晨和傍晚的阳光只有紫外线A段(UVA)不含UVB,因此不能有效合成维生素D,日晒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上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每次晒15~30分钟,每周晒3~4次,尽量暴露面部、手、手臂、腿,对大多数人来说即可达到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目的。然可影响UVB暴露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肤色差异、居住地纬度、季节等,而且阳光照射与皮肤癌有关,美国皮肤病学会 (AAD) 不建议通过阳光照射或日光浴床获取维生素D。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往往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

2 吃

只有少数食物含有维生素D(见表3)。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多脂鱼、鱼肝油和蛋黄中。强化食品如配方奶粉、维生素A/D强化牛奶等则是人类获取维生素D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注意维生素D标示:1 ug VD=40 IU VD)。

表3 常见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4]
图片
事实上,普通人群通过饮食摄入的维生素D多在100~200 IU/D[7],若缺少日照或合并吸收不良、肥胖等其他危险因素者,难以采用“晒”“吃”的方法预防维生素D缺乏时,往往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
3  
多种维生素D制剂可用于补充维生素D。目前市面上已知的维生素D制剂有[8]: 
(1)维生素D2口服制剂(规格:400 IU/粒、5000 IU/粒、10000 IU/粒等);
(2)维生素D3口服制剂(规格:400 IU/粒、1000 IU/粒、2000 IU/粒、5000 IU/粒等) 
(3)维生素D2肌肉注射剂(规格:20万IU/支、40万IU/支)等。
图片
补什么

对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建议用“普通维生素D”(D2或D3制剂)。研究表明[9],维生素D3可能比维生素D2的半衰期更长且维生素D3使维生素D水平更快恢复正常,因此建议优先使用维生素D3而非维生素D2补充维生素D。

不推荐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如阿尔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等)用于防治维生素D缺乏[4-8]。不仅因为使用活性维生素D费用更高,而且其只有骨骼作用而无维生素D的非骨骼作用,无法纠正维生素D缺乏状态。其次,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的治疗窗偏窄,高钙血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钙、尿钙,一般是作为药物使用,而非营养补充剂[6]。一般而言,活性维生素D治疗仅适用于某些疾病或人群,例如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等[7]

保证充足的钙的营养在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期间非常重要,钙的补充以从食物中获取最好,必要时可补充钙剂。需要注意的是钙剂补充并不能替代维生素D的补充。

图片
怎么补

对于预防或治疗维生素D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光照、健康均衡饮食、预防肥胖等)是基础。

每天、每周或每月单次补充维生素D同样安全有效(例如1000 IU/D分别等于7000 IU/周和30000 IU/月),但基于现有研究证据及病理生理学角度分析(间歇性高剂量维生素D会改变维生素D代谢),优先推荐每日维生素D给药方案[7]

间歇肌注剂量与口服剂量对于提高血清25(OH)D浓度作用大致相似或者更有效,但升高速度比口服慢,因此推荐每日维生素D口服补充的方法[10]。当依从性差时,可采取间断大剂量维生素D口服方法;当存在肠道吸收不良或依从性较差等特殊情况下,方可考虑采取肌肉注射途径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吸收和转化维生素D的过程需要脂肪的帮助,因此饭后服用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随餐或空腹均可服用。

图片
补多少

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维生素D的应用剂量也不同,分为“预防剂量”和“治疗剂量”,前者是“未病先防”。后者则是“既病防变”。经典的经验法则是每天补充100 IU维生素D可使血清25(OH)D浓度增加约1  ng/mL,但有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治疗反应[3]。 

1 预防剂量

对于预防维生素D缺乏,相关指南推荐的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见表4。

表4 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维生素D补充剂量推荐[5]
图片

简而言之,预防剂量偏小,常规在400 ~ 800 IU/D,普通人群一般不超过2000 IU/D。对于某些群体,特别是肥胖和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患者,每天最多补充 4000 IU。

 2 治疗剂量 

对于已经确诊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为了更快速把血清25(OH)D 升至 30 ng/mL(75 nmol/L)水平,纠正维生素D缺乏状态,初始就需要采用较高的维生素D治疗剂量负荷,待25(OH)D达目标值(≥30 ng/mL(75 nmol/L))后,则以小剂量维持。关于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剂量推荐如下(见表5)。

表5 国内外指南关于维生素D缺乏治疗剂量推荐

图片

有效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所需的维生素D用量,部分取决于基线血清25(OH)D水平,也依赖于个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能力及肝脏将维生素D转化为25(OH)D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还依赖于未知的遗传因素[3] 
总的来说,治疗剂量偏大(≥2000 IU / D),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普通人群,指南推荐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为每天5000~6000 IU或50000 IU/周。建议治疗时间为 4~12 周,具体取决于维生素D缺乏的严重程度[4]某些高风险群体(特别是肥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患者),每天的补充剂量可达常规用量的2~3倍,但一般建议应避免维生素D单次剂量超过50000 IU[5,7]
 启动维生素D治疗后3~4个月左右,应复查血清25(OH)D水平,待血清25(OH)D浓度达目标浓度(≥30 ng/mL(75 nmol/L)),继以每天1500~2000 IU(高风险人群3000~6000 IU/天)的剂量维持。如果依旧低于目标值,则仍采用治疗剂量,以纠正维生素D缺乏状态。
图片
注意事项

口服维生素D治疗似乎不会带来严重危害,但过多的维生素D(尤其是联合使用钙剂或活性维生素D时)可能导致高钙血症、尿钙增高和肾结石。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D制剂,必要时需注意监测血钙、尿钙等以防止出现维生素D中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