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源于明代军乐的华州赤水一带锣鼓《十二锤》

 华州文史荟萃 2024-09-23 发布于湖北
沙涨村及其锣鼓《十二锤》的渊源与其它(续)
口述:张建华 张公社      整理:张 明

沙涨锣鼓及其《十二锤》的渊源

沙涨村及其周边村庄一副锣鼓家伙的“标准”配置为:一面大鼓、一个小锣、一个大锣、两副大钹(音bó,又称大镲chǎ)。锣鼓乐器的这种配置,在全国有一定的独特性。

华州民间的锣鼓家伙 宋朝峰摄

笔者注意到,不少外省、外地的锣鼓乐器配置,最简单的只有大鼓和大、小钹(或大、小铙),复杂的配了小锣或中锣,但配大锣的寥寥无几。例如,今山西运城、陕西韩城、合阳、高陵和宝鸡地区的一些锣鼓表演中,很少看到其中配有大锣。另外,个别地方所配的大锣,其型制和音色明显不同于沙涨村及其周边的大锣。比如,福建闽南人、广东客家人的锣鼓乐器中所配的大锣,直径在一米左右,锣体轻薄,音色明显缺乏厚重感。
沙涨村锣鼓家伙中的大锣,最值得一说。其直径约60厘米,锣体壁厚2-3毫米,音色厚重、低沉、悠长,透着某种威严甚至阴森、恐怖感。大锣的材质为响铜,它是一种由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炼制成、专门用于制作乐器的铜合金。这种型制、材质、音色独特的大锣,似乎只存在于沙涨村及其周边村庄。更准确地说,存在于明代西安左卫军的华州屯区及其周边。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沙涨村及其周边锣鼓家伙中的大鼓,槐木鼓体为木材本色,表面不像有些地方涂有喜庆的红漆。按音乐配器论,该套锣鼓家伙,不仅可以演奏欢快的音乐,也能演奏庄严的音乐,甚至可以演奏哀乐。
沙涨张姓一脉相传,分两支,各有字派,大房的“进”和小房的“兆”为同辈。村中耆老张进禄、进福、张兆吉、兆丰、兆庆、兆咸、兆乾等人当年曾称,沙涨村的锣鼓家伙、世代流传的《十二锤》,源于“寨里”,本为明代屯军的军乐器、军乐谱。
沙涨村锣鼓手的演奏风格,可以证明沙涨村耆老的上述说法。沙涨及其周边村庄的锣鼓手,演奏表情庄重,演奏动作规范,没有花里胡哨的动作,确有军乐手的演奏风范。目前多数地方的锣鼓手,演奏期间的表情和动作均特别夸张,甚至已经将锣鼓音乐演奏演绎成了“锣鼓舞”。

赤水镇沙涨村 刘焕民摄

沙涨村的锣鼓家伙至今在周围十里八乡有些名气,与该村先民曾当了约200年的屯民应该有关。目前已经很难确知,“寨里”屯军的锣鼓军乐,何时、怎么样流传到了沙涨村,但可以作如下合理推测:
明代华州左卫军屯区种地的人分两类,一类为屯军,一类为屯民。屯军官兵所收获的农产品归军方,官兵的口粮和军饷由军方按额另行拨付。屯军官兵多劳不多得,相当于“吃大锅饭”,耕种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屯军有定额口粮和军饷,其劳动积极性应该还不如人民公社期间的农民。另外,我国民间一直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俗语,说的是旧时代的军官不把底层士兵当人看,当兵很苦。不少军官为了吃“空饷”、中饱私囊,往往通过剥削、欺压和凌辱,故意逼迫士兵逃亡。笔者在安康某山区有户亲戚,家谱称其安康的始祖来自明初的华州。明初的华州地广人稀,属移民输入区,笔者因此推测,该亲戚的先祖很可能是华州左卫屯区内、不堪忍受剥削、欺凌而勇敢逃亡的士兵。屯军中的一般士兵尚且如此,屯军中像《水浒传》中的林冲那样,“充军”、服苦役的士兵就不必说了。屯军士兵逃亡,直接导致军屯田的劳动力缺乏。
当年沙涨村的屯民,和华州农村1983年实行了“生产责任制”的农民差不多,劳动积极性很高。屯民按所耕种屯区土地的等级和面积,向军方纳粮,多劳多得。但沙涨村屯民耕种的渭河滩地贫瘠、广种薄受,并经常遭遇渭河与遇仙河的侵袭,甚至管种不管收。沙涨村屯民因此需经常去“寨里”,因租赋与驻扎在此地的屯军打交道。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沙涨村至今有片40亩的“飞地”,在左卫寨以北、马庄黄家以南,距离沙涨村有五六华里。目前已经没有人说得清楚这片“飞地”的缘由了。人民公社时期,沙涨村一直想将这片“飞地”串换到本村周围,以方便耕种和收获,但至今一直未能如愿。沙涨村是个穷村,不管是清代还是民国,哪一家也不可能有40亩地!沙涨村1951年“土改”期间,有户人家因有十多亩地竟然成了村里唯一的“地主”。笔者因此推测,沙涨村的这40亩“飞地”,不受渭河、遇仙河的侵害,保种保收,很可能是当时屯军分给沙涨村各户屯民的一块“口粮田”。这块“飞地”,也许是沙涨村与左卫屯军存在特殊关系的一个证据。

华州遇仙河 刘焕民摄

即便那40亩“飞地”不是明代沙涨村屯民的“口粮田”,沙涨村当年与与“寨里”也存在紧密关系。军方因士兵出工不出力甚至逃亡,空余的土地需要有人耕作。沙涨村屯民因渭河滩地贫瘠并受两河洪水的侵害,常歉收甚至绝收,为谋生需要到“寨里”及其附近屯军耕种的田地打零工。如此百余年与“寨里”的屯军厮混,慢慢喜欢上了屯军激越、豪迈的锣鼓军乐,逐步掌握了《十二锤》乐谱。
流传于沙涨村及其周边的十二章明代锣鼓军乐,几百年来只有“一锤(锣)”、“二锤(锣)”,一直到“十二锤(锣)”各自乐章的名称,并无统一称呼。将这十二章锣鼓乐统称为《十二锤》,只是近日的事。
沙涨村的《十二锤》堪称流传有序。我们村“孝”字辈、1960年毕业于榆林农牧学校、一生热爱音乐、已故的张学文老先生,曾在1980年代,向村里爱好锣鼓的年轻人,系统传授过“一锤”到“十二锤”乐谱。
最近因了解故乡的锣鼓配器及其锣鼓乐方知,我国目前已有不少地方的锣鼓乐,属受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自觉我们沙涨村及其周边的锣鼓配器及其音乐,当之无愧,属我国最有特色的珍贵民间文化遗产之一!建议沙涨村爱好锣鼓乐的年轻人,积极整理、改革创新现有的锣鼓配器及其音乐,争取让《十二锤》所代表的锣鼓配器和音乐,成为受国家保护的“非遗”项目。

其它三段闲话

结束本文前,顺便说以下三段闲话:
其一,沙涨村锣鼓班子,目前最常演奏《十二锤》中表现喜庆气氛的“五锤”和“六锤”,不知《十二锤》中是否有表现哀伤的乐章?军人上战场厮杀,不可能无伤亡,军乐中岂能无哀乐?另外,前文说过,沙涨及其周边村庄大鼓的外表面,并未涂饰有喜庆色彩的红漆,是不是意味着这副锣鼓可以演奏哀乐?笔者因此推测,《十二锤》中应该有哀乐。最大的可能是,《十二锤》原本有哀乐,但很少演奏过甚至从未演奏过,或者已失传。如果《十二锤》原本无哀乐或已失传,建议在挖掘该套音乐核心的基础上,创作锣鼓哀乐。比如,以大锣取代小锣做“引锣”,提升大锣的地位,利用大锣音色低沉、悠远、缓慢、甚至有点阴森的特点,大幅度放慢音乐速度,渲染哀伤的气氛。
笔者近日在网络中,发现了一段名为《当更头》(原名《当当祭》)的锣鼓哀乐。该锣鼓乐的发布人称,该哀乐曾是晚清时期,他们当地达官贵人去世时演奏的锣鼓乐。演奏该哀乐的乐器包括鼓、锣、钹等三种。网上的这段锣鼓乐说明,锣鼓除了可演奏欢快的音乐,也可以演奏哀乐。
其二,《华州文史荟萃》2021年2月19日,曾刊登过杜明科先生所著的《华州三套锣鼓铙镲的编排人——杜春风》一文。该文称:华州城关杜家堡人杜春风先生,在上世纪20到30年代,曾编排出了“三锤”、“五锤”和“十二锤”锣鼓乐谱。依笔者浅见,杜春风先生编排出的三套锣鼓乐,很可能与明代华州屯军的军乐有一定关系。了解这三套锣鼓乐,可能对沙涨村深入研究《十二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右为杜春风 自《杜松寿回忆录》
其三,陕西关中某地有段被称作《西营战鼓》的锣鼓乐,自诩为西周文武两王率军征伐的军乐,其乐器包括大鼓、大钹和小锣等三种。所谓的《西营战鼓》,应该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笑话。据历史记载,钹为西亚地区传统乐器,大约在公元350年前后即东晋时期,随天竺乐由我国西北地区传入中原。试想,我国西周时期尚无钹,怎会有以钹参与演奏的军乐《西营战鼓》?

【后记】沙涨村的张建军是本村锣鼓的爱好者和优秀乐手,他看过本文后说:沙涨村传统《十二锤》中的锣鼓乐,均为用于征战和庆典的激昂、庄严和欢快音乐,其中并无哀乐。《十二锤》中每章音乐的演奏时长有长有短,大概均在5-8分钟之间。完整演奏《十二锤》,大概需要一个小时。他另外说:经爱好者集资赞助,沙涨村目前的锣鼓家伙,大鼓已增至两面,大钹已增至十几副,小锣和大锣各增至三个,已经是周边锣鼓家伙最多的村庄。沙涨锣鼓班子,目前经常为周边村庄的婚庆、寿宴,免费演奏《十二锤》,很受周边乡亲们的欢迎。
2024年9月19日起笔于威海,9月22日草成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