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科技历史范畴重始源研讨中医本底理论——《道生医》先秦中医系列之三评介

 循天园 2024-09-24 发布于广西

“天人合德,和而不同,生生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科技文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是中国人民的特质。“太极中和”“天地之心”是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医学启源》系中医药学者治学执教之根本。北京中医药大学1988级毕业生张东博士主攻临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追溯华夏优秀传统文明的始源,致力儒道互补之学,明通公博而本立道生。从先秦以降,宋明理学、近现代诠释学,必当与时俱进,为实践指引导向,面向未来,以全球科技文明的视野,发掘中医药学本底特色。约十年工夫著有《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元气的力量:中医元气神机法医案与医理》《道生医:中医的顶层理论》先后面世,可谓回归原象思维创生性、提升中医临床原创优势、复原中医理论的原创性力作。

张东博士恪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崇尚国学原理,兼容古今科技文明成果,诠证中医药学理论根基,以老庄道学为主体,儒道互补,确认儒家善于兼容各家之学,易儒与人伦道德“入世”当是“不为良相而为良医”。世以医德医风为典范,从中国哲学层面以“天人合德”筑基中医学人的宇宙观与方法论。“先识其大后识其仁”又“礼归于仁”。“天”即“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礼”以调平为主,自组织,自演变,自调节,自稳态,顺自然当尚和合,无朴纯素而明网悟道。“宇宙之心即是吾心”,必须深入体悟笃行。“天地之心,幽显既位”而大象无形,无有相生乃自然法则,将原象、物象、具象整合,研讨天地人神一体。中华大成智慧格物致知、致知格物;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上下贯通;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互鉴互用;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神数象器易变相通分合共筑的整体系统效应,格物正事,欲事立、事上炼而事功成。明明德致良知培育高尚医德医风,求真储善立美。近读张东博士新书《道生医:中医的顶层理论》,以“太极中和、天地之心”为指归,通过重塑国学原理,重建临床经验,兼容古今文明成果,敢于质疑求真,做有思想的学术研究,凝练新见解、新概念,尊重学术异见,崇尚和而不同,朝向中医药学学术思想的拓展迈出新步伐,应是中医临床医学基础开创的原创力作。

近日中国考古学界公布万年华夏历史,八千年启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二千两百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天地时空、满天星斗即示宇宙。先秦、隋唐后五代及宋明理学,华夏文明历三次百家争鸣,思想家、知识界多以天地之心便是宇宙之心,倡导“吾心即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的宇宙观思想诠证世间一切,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物我合一、知行合一,将人类内事与宇宙内事在同一个世界中,既有形而上学之道,又有器物层面具象的形而下学之术。中医药学对维护生命健康以观天地阴阳之象,观万物生灵之象,观象议病辨证,理、法、方、药一体,道与术的整合,整体系统诠释“宇宙天地之心”理念的现实意义。

紧随着经济大潮,人群、社会受物役历累和追求名位的影响,医务工作者的恻隐之心为民服务意识淡化,理化生物技术成果推动着医疗技术进步的同时医生与患者却走远了,丧失了医患道德共同体的良知。致知在格物,“格者,正也”“物者,事也”,除了正事则无致良知之法。医生通过日常临证诊务,人心天心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诚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不昧若无私欲之蔽,其“至善”实为“明德”之主体,致良知明某事物为“是”,心系真诚去做,知某事物为“非”必当禁忌决不去做。只有体于道才可悟得天地仁心之道。“揆度奇恒,道通于一”当是人生格局的本根,也是业医治学执教的圭臬。

21世纪信息守恒定律的提出,对于从历史范畴看待科技文明的深化研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是重始源,以史为鉴,认知深邃的哲学原理指引学科体系的完善创新,把被淡化的华夏文明传统精粹找回来。复读河图洛书与负阴抱阳冲气为和的太极图说,回归被遮蔽悬置的原象思维的创生性。《黄帝内经》记有积考太史天元册:“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又五运终天,布散真灵,总统坤元。”阐述了寥廓的宇宙苍穹是太虚原象,谓玄之境,真气之所充,神明之宫府;其二肇,始也,基,本也。真气精微,无远不至故谓之生化之本始;五运终天统摄原象,天地阴阳时空转化。太史天元册经“积考”而论,可知古贤哲对中原黄河流域天文地理、气象物候、人群伦理道德等原象、具象的考察,先期奠定了象数易气神整体动态流转而生生不息的生命科学的本底。

中医药学以观象、议病、辨证,进而透析病因病机显隐幽常之变,视“法象”疗伤治病理法方药整合一体,总以纠偏复衡、承制调平维护生命健康。其间“证候”与“复方”相关联的复杂系统,运用具象思维与概念思维整合,归纳综合与还原分析整合的方法学,强调临床疗效共识性的评价分析,发挥中医治未病与辨证论治的原创优势。尚和合重教化,加强医德风教育。以诚敬治学体现中医药学科科学与人文的特质属性,以尚一尚同无朴纯素的国学理念与当代大科学、大数据的科技成果融合互动,开展多学科、多元化、多视域的协同创新,增强学术团队求知欲、想象力、好奇心,善于思改勇于创新的悟性。高概念时代一切事物“间”的关键联结,信息与智能两化融合。面对机器学习的电子网络,搜集海量信息,链接快速运算而高效能是一种挑战。近代脑科学研究,人类的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突触的网络与主体意识、逻辑推理相关,控制与约束机器学习功能,为人类创造与应用。

文明互鉴是历史的必然,以农耕文明为核心内涵的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历时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即是文明互鉴的历史。中医药学的本底理论体现了国学原理的特色。21世纪东西方文明互鉴呈现出向和合方向发展。于2004年在爱尔兰都柏召开的世界相对论与万有引力国际学术会议上,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修订了宇宙黑洞学说,信息守恒定律的提出已为全球科技界、知识界认可。黑洞蕴含的质量、能量与溢出的信息是永恒的。其假说提出,据称与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启示有思路隐喻价值。举凡阴与阳、动与静、刚与柔、邪与正、顺与逆、显与隐,既关联又对立的事物均是正负相抵、同步消长、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的大成智慧学。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赞扬中国的阴阳符号系统,是历史转替周期韵律的最贴切的符号系统,蕴含着中国哲学丰富的内涵。

张东博士与我有师生之谊,学思敦敏,就中医药学本底理论做了一份有思想的学术研究并敬呈指教,当尊重异议以求进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