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士大夫”,为什么在清朝变老实了?

 炫叶楓雪 2024-09-25 发布于广东

明朝士大夫,为什么感觉在清朝变老实了?其实他们没变,一直都是那样。明朝时候,像朱元璋在位时,士大夫们也是很守规矩的,明末那种偷税漏税、暗地里和叛军勾结的事几乎没发生过。

在明朝士大夫群体中,存在着一批表面道貌岸然者(需明确,此描述不涵盖所有士大夫,下文特指这一小部分人),他们是典型的欺软怕硬之辈。若你以理相待,他们可能会得寸进尺;而一旦你展现出强硬态度,他们便立刻退缩,如同缩头乌龟一般。就像南京的钱谦益,说要投湖殉国,结果到水边一试,说水太冷,就不跳了。

明朝的帝王们,即便面对自私自利的士大夫,也秉持共治天下的理念,遇到分歧便依循规矩,坐下来和平商议。除了朱元璋与朱棣两位强势帝王外,其余皇帝鲜少因愤怒而诛杀士大夫,即便皇帝怒不可遏,最严重的反应也不过是自己罢朝以示不满。崇祯帝在国家危亡之际,仍坚持与士大夫讲道理,未采取暴力手段。

正因如此,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武将勋贵势力遭受重创,士大夫集团趁机独掌朝堂,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在与皇帝的较量中占据优势地位。皇帝为维持朝堂平衡,不得不借助宦官势力进行制衡。

然而,清朝兴起之时,士大夫们所面对的已非仅依赖文官治国的帝王。清朝皇帝尤为重视武力,八旗兵等军事力量在朝堂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被皇帝视为立国之本,众多清朝制度皆围绕此核心而展开,为其服务。

因此,清朝的士大夫们自始至终都未曾有机会与皇帝正面硬抗,他们更多地处于一种在皇帝面前“争宠”的状态,绞尽脑汁讨好皇帝,以求获得更多信任,从而更好地应对清朝贵族及八旗势力的挑战。

所以,我们鲜少见到清朝士大夫如明朝那般直接与皇帝对抗,给人一种他们似乎变得更加温顺的错觉。实则,是时局变迁,他们也不得不随之调整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