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笔记:香樟树下的稻田瞭望

 df7086 2024-09-26 发布于河北

梁东方

在上海南部郊区骑车漫游的过程中,最让人惊喜的就是行走在硕果仅存的村庄与村庄之间的稻田里的时候。尤其是在强烈的阳光下遇到了一棵大香樟树,站在树下的荫凉里看稻田,那种完全新鲜的惬意实在是人生中太过珍贵的享受。

孤零零的香樟树,好像是专门为了让喜欢看稻田的人有个立脚之处而生长在路边位置上的。这个路边位置是刚刚跨过一道河的桥头,地势高,视野远,如一个事先安排好的巨大伞盖。

当然,即便没有人,这样一棵高高大大的树,立体的树,站在平面展开的稻田边上,本身也已经是一个画面感极强的风景。不管人站不站到这棵香樟树的树荫里去,不管站在这棵香樟树树荫里是不是看稻田,都已经是画中人无疑矣。

樟树的浓是南方的乔木独有的,正好遮挡南方强烈的阳光,形成了天然伞盖,正可长时间遥望平原上的稻田与一般的树荫不同,香樟树的小叶子因为生长得非常密集,几乎不留空隙,所以树下的荫凉就有绝对的荫凉。加上这种南方树种对阳光的偏爱表现,正好是阳光越强烈它也就越是茁壮,茁壮地散发出独有的香气来的时候,我感觉就是它觉着天地于己最为恰当的舒适状态。在香樟树的舒适里站定了,人也就会跟着舒适,何况眼前还有更让人舒适的无尽稻田。

站在树下看,四面八方都是稻田稻田总体上看和麦子地一样直视无碍,其高度完全在成年人的视野之下,可以收获人们在城市生活里已经很少有了的视觉无尽感。尤其是组成这种无尽感的不是一般的草木而是有用的稻子,散发着香气好像连香气本身也可以食用的稻子。

蹲下看稻子,看每一棵稻子,就会发现它们虽然在总体上一致,但是在具体到每一棵的时候,棵棵都是不一样的。身高、颜色、角度、稻穗生长的程度都不一样,没有完全一样的两棵稻子。一阵风来,每一棵稻子摇摆的幅度也不一样,正是因为幅度不一样才能在稻穗之上形成如风过水面一样的波浪感与涟漪感。

稻田里的道路上偶尔有骑电动车的人只露着脑袋滑行,时不时与水渠边的树丛和道路两侧的护道树的树冠重合又分开,分开又重合。偶尔有汽车在窄窄的小路上前行,它们无声无息,不论什么品牌都具有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的车辆无法相比的工业化的精美,因为不论是白色的、黑色的还是红色的汽车,好像从这里经过都只是为了给绿油油的稻田配色。

将生活场景绘画化、动画化是生活水准提高之后的一种共同审美选择,世界各地都有这样不约而同的自然倾向,上海这样南方地区的植被和庄稼、南方的生活传统和富裕程度都更好地配合了这样的绘画化、动画化的效果达成。让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美好起来,这是多少代人的理想,是多少敏感的人、懂得审美的人的期待。

香樟树下看一望无际的稻田,潮湿的香气浮在空中,和地上绿油油的整齐稻田、和天上朵朵的白云相配合怎么看都看不够,怎么看都觉着时间还短,看得时间还不够长。

稻田这一头是香樟树,稻田那一头是两层的民居,民居之间往往互相间隔,不密集,有着审美要求的恰当疏离。这样一来稻田就有蔓延过民居继续向着看不见的另一边而去的趋势,就有了尽情想象的空间。与此同时,心里已经在计划离开这棵香樟树之后在稻田中继续前进的方向。尽管也知道别处未必就还会有这样恰好立在稻田边上的大香樟树,但是还是无法抑制对更多的稻田风景的想象与探索的蓬勃欲望。孩子一样忘我的玩耍式的向前去的冲动鼓舞着人,让人觉到生命里的时间的重要,当下的时不我待和不可分身的遗憾。

是啊,留下一个自己在香樟树下一直享受遥望的愉快,再让另一个自己骑车呼吸着由自行车带起来的充满了稻香的柔风,去探索更多的稻田美景,那该有多好。

这样的珍惜之情其来有自:稻田已经属于村与村之间的偶然剩余景观。只要向着远方的天际线看一看就会明白,四面八方在传统的两三层楼的村庄民居后面,都已经有几十层高的高楼耸立。顺着一个方向的稻田走下去,最后很可能就会遇到一堵新垒起来的墙。墙里面堆放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高大如山,以自己见棱见角的冷硬,虎视眈眈地俯瞰着脚下柔和的稻田。城市化沿着道路推进逐渐覆盖全部大地的趋势像洪水一样蔓延,最终将使最后一块稻田彻底消失。

我今天香樟树下对稻田的遥望,是有着再次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不存在了的心理准备的。这好像要再次印证一个魔咒:只要我发现过的美景,都将在未来时间不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必然消失。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向着更远的远方去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