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涉县丧俗:行材是大头朝前还是小头朝前?

 爱旅游的寒江 2024-09-26 发布于河北

行材,指出殡送葬过程中抬行棺材。如今,涉县这一块儿,普遍用架子车拉行了,棺材还是有个头尾的问题。

到底是应该大头朝前还是应该小头朝前?

2016年,编纂村志时,编辑们都是老年人,他们说,城边上,招岗埋人,(行材,)大头朝前。城关和其他邻村均是小头朝前。到底是不是这样,山雨没特别注意,但招岗的,山雨清楚,大头朝前。

至于为什么这样,有人解释:小头朝前,等于站着面朝前走;大头朝前,是被儿女们拖着走。

山雨前些年考虑这个问题,发现有的地方是,老丧大头朝前,生(凶)死小头朝前。同时,也听阴阳先生说,老丧多喜丧,排周堂,择吉,往往排五,排七,排九,排排场场,给足逝者应有的荣光。而少亡者,遗体不进家,多当天就“安置”了,避免“白发人送黑发人”,晦气,让家人多受扰动,过多伤心,对健康不利。

近日,又考虑这个问题。发现,有说法是这样的:在传统的丧葬礼仪中,棺材的抬行,多由八至十二人扛(杠)抬,这种做法,排场。棺材大头朝前,也就是逝者朝前,这不仅遵循了传统的丧葬礼仪,也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丧葬习俗的遵循。在农村,棺材通常设计成一头大一头小,这种设计不仅符合实用功能和需要,也反映了文化传统中对逝者的敬重和对家族荣誉的重视。多说一句,做个骨灰匣子,再精美,也象是与普通小盒子在外形上区别不大,体现不出对传统丧葬礼仪的遵循,也体现不出对逝者应有的别样的尊重和特别重视的一种纪念方式。

那小头朝前就错了吗?如果说错了,怎么造成的?

又有说法,搬运死者(遗体),头部向后,脚部向前;而搬运活人(如老人、病人)时,头部向前,脚部向后。山雨揆情度理,如果搬运死者,头部向前,脚部向后,在后搬运人与死者是“脸对脸”,不合适。搬运活人,头部朝前,脚部朝后,便于在后的搬运人随时观察活人脸色。

综合分析,传统殡葬礼仪和习俗,行材,应是大头朝前,送殡的视死如生,象搬运活人一样,大家看着“老”人的脸送葬,甚而办“喜丧”,当然,这种场景下,“老”去的人,终究对故宅和乡里乡亲依依而不舍,是被长长的拉灵队伍拖拉着“打发”上路的。如果是小头朝前,可能是受搬运活人方式的影响,也是视死如生,把死者当活人去行材和搬运的,也没什么不妥。

山雨    甲辰壮月之中

           于古沙阳分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