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中华文学•评论】王晓霞/岁月如歌 深情如兰

 曾令琪西南文学 2024-09-26 发布于四川

大中华文学·文艺评论展台



——微刊总第2528——

  【作家简介

  王晓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评论家协会会员,乐山市作协理事,井研县文联副主席,井研县作家协会主席。多篇文章发表在《乐山日报》《三江潮》《四川文学》《星星》《人民网》《人民日报》等报刊及平台。著有文集《心海观潮》。
      
 岁月如歌 深情如兰 
 
PART-01    
    
  与袁瑞珍相识于巴金文学院举办的一次评论座谈,再见于一次彭州采风活动。内敛又儒雅的她,言语不多,但我能感受到,她丰富的人生阅历所形成内心丰盈的情感。果不其然,与她简单交流之后,我知道她是一个勤奋创作的作家。她用手中妙笔,将内心所思所想所经历,以或散文或评论文字,洋洋洒洒地写成一本又一本让人读后回味良久的书。最近,读到袁瑞珍《穿越生命》散文集,内心被深深触动,一个人要有多么深厚的爱,才能以文字细述的方式,讲述生命中的悲喜与坎坷,而贯穿这些故事的情感主线,则是坚毅、博大的思想与情怀。

  爱是人类生命永恒表达的主题,无论亲情、友情、爱情,都贯穿于我们整个生命。在这本散文集第一辑《爱的礼赞》中,袁瑞珍用极大的篇幅,极多的笔墨,极深的情来书写《穿越生命》这篇长文,并以此篇名为书名,可见作者用情之深。在《穿越生命》中,袁瑞珍起笔就用了“一个炸雷”让“我一下懵了”让读者的心随着她的文字,一下就悬到了嗓子眼,是什么事,能够让一个人被炸懵?在悬念的引导下,我们沉浸在文字中,随着作者的叙述,我们知道了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她那聪明、乖巧、懂事的孙女,被诊断为白血病,一张薄薄的纸,却如千斤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心情也随着那几个字,沉到了谷底,哪里还能感受到“空气中充溢着的芳香”“风暖暖地,吹着我的脸,吹着女儿紫影的脸,也吹着孙女璐璐的脸,可我和女儿的脸却苍白着,如同小孙女那张没有一点血色的脸一样……”孩子尖利的哭声,撕裂了我,心如刀割。如此嘈杂的环境,却不能惊醒“我”,让“我”深陷在梦境中不能自拔,是医院误诊了?我始终不相信,如此聪颖乖巧的孙女,怎么会得白血病?但璐璐肿着的腮帮和眼睛,却似乎隐喻着什么?让人无法解脱。当医院经过漫长且复杂的检查,确认白血病无疑。让一家人的心悬而又悬,辗转多地治疗,时好时坏的病情,让家里每个人的心都被揪得生疼,担忧、焦虑、无助、忐忑无时不在折磨着璐璐的家人,可最终因医疗的局限,一个鲜活而美好的生命,停在了那个除夕之夜,停在了她短短八年半的刻度上。虽然,乖巧的璐璐竭尽所能地配合医生进行“打鞘”('打鞘’是俗称,医学上叫'腰椎穿刺’,是白血病患儿的一个常见操作。)、“骨髓穿刺”,忍受锥心之痛,忍受化疗脱发、呕吐等常人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但事与愿违,先进的医学,甚至准备去美国进一步治疗,终难救治乖巧的璐璐,好在,璐璐的人生虽然短暂,却拥有家人、学校、老师、同学给予的满满的爱。乖巧的璐璐或许预感到将要奔赴的死亡之路,舍不得家人、老师、同学的她,看似无意地对妈妈说:“妈妈,以后我要做个小奶娃儿来投你的胎。”这其实就是孩子的遗言,因为她实在是太喜欢这个家了,只是冥冥中,她不能在此久留,她只能无奈地离开。当忙碌、焦虑、烦忧随着璐璐的离去,一切归于宁静。一年后,作为妈妈的紫影,如愿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他们珍爱的璐璐没有离去,涅槃后的她,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紫影也以捐献骨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的独特方式,告慰天使般的女儿。虽然救治璐璐的过程是痛苦的,但袁瑞珍以及家人,用善行大爱回馈社会,是对逝去的璐璐最好的安慰,两年后的美国之行,也弥补了璐璐没有去美国的遗憾。《穿越生命》以质朴亲切的文字,书写真情,表达深爱,人物个性鲜明,虽然人物对话不多,但对不同人物的心理描写却十分准确到位。故事虽然是在家人的奔忙、焦灼、无助等复杂情绪中展开,却巧妙地运用对比,让读者不自觉地沉浸在文中所营造或喜或悲或煎熬的氛围,读罢,擦去不知何时流下的泪,我被袁瑞珍散文的真善美深深感动着,这篇散文,袁瑞珍洋洋洒洒地用6万多字,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潸然的悲凉故事,但这悲凉中,却透着暖暖的爱,深深的情,这或许就是对逝去璐璐最好的怀念。

    

    

    

  有过知青生活的老人都知道,尽管插队生活艰辛且贫穷,但袁瑞珍心中的美好,时时鼓励着她前行。她虽然住在矮小的偏房里,却将心中的美好积极地表达出来。比如“我把房间收拾得清清爽爽,卧房桌上用过的玻璃输液瓶里常年插着我从田间地头采摘的野花野草或树枝,这给我的小偏房添了些鲜活的气韵。”这一切,被军宣队的女军人所赞扬:“你这小知青还有点情调嘛,不过这房子小了点,要再宽点就好了。”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朴实,她与村民相处融洽,8分的工分在现在看,不算什么,可在当年,是女劳力的最高分。宣传队里即兴表演的成功快乐,都是袁瑞珍懵懂青春的真实写照。即使是农村生活的贫乏,消磨了青春的激情,也曾彷徨,也曾迷茫,如何消解这些负面情绪,袁瑞珍想到了读书。从此,她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她始终坚信,一定能够通过读书,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事实也印证了她的坚持。多年后,她回到插队的地方,却面目全非,当年飒爽的女队长,因家庭变故,生活所累而变得佝偻迟钝,与女队长及村民的合影,成为袁瑞珍缅怀逝去的青春,重温乡亲们朴实温暖情感的寄托。

  《住房之梦》的实现是漫长而虐心的,先是集体宿舍、单人宿舍、筒子楼……之后,还经历了3次搬家,才有幸住上了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理权的职工住房。“尽管如此,心中仍然对住房有种希冀,那就是拥有一间独立的书房,给堆积的书籍一个安身的地方,给自己一个宁静的空间可以放飞心灵,让思想和文字碰撞出的火花把生活点缀。我固执地认为,一个读书人,一个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是断不可没有一间书房的,就如画家应该拥有自己的画室、书法家应该拥有自己的案桌一样的理所当然。但我知道这只是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已……可这个念想却如春草般在心中疯长。”直至上世纪90年代,将自己60平米住房的阳台装修成书房,才终于实现了自己拥有书房的梦想,但这只是袁瑞珍住房交响曲的前奏,之后,女儿女婿给她一个更大的惊喜,让她住进了140平米的大房子,并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书房,从此便有了徜徉书海,惬意写作的空间。《夜色中的栀子花》让袁瑞珍在美丽淡雅的栀子花中回忆起“5·12”地震中的悲壮且感人的故事,一如这散发着淡淡幽香的栀子花。《深情的凝望》则是对逝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仁凯的缅怀,对赵老一生奉献给核动力事业的回忆,以及对赵老充满仰慕与敬重之情的淋漓表达,都是对真善美的深情书写。

  

    

    

  而《山水行吟》一辑,则重在表达祖国的大好河山,壮美景色。无论是散文《沉醉喀纳斯》中站在禾木桥上观景时放飞思绪,还是信步走进村庄,与图瓦人热情攀谈,醉倒在这绝色的异域风景中,感受这旷世之静,聆听树的独语,将这片如天堂般美妙的地方,摄入镜头,存入心间。新疆的美景自然远不止此,还有“石油之城克拉玛依”“粗犷神秘的魔鬼城”“玲珑精致的布尔津”……在母亲河黄河边凝望,在丽江的唯美中迷失,在千佛崖前咏叹,都是对伟大祖国的赞美。我们徜徉在袁瑞珍用或质朴或清丽的文字中,感受一个文学创作者内心对生命的珍爱,对人生的思考,对友谊的赞美,对祖国的讴歌,以及一个个令人泪目的感动。

  正如袁瑞珍在后记中所说“伴随着这些感动,我一步步走近文学,走近心中的那块圣地。”袁瑞珍的这本散文集中,我感触最深的,在如歌的岁月里,她沉浸于文字,尽情抒怀。在她的人生中,书写是最完美的表达,那行云流水的文字,简洁朴实,那娓娓道来的叙述,情真意切,那相得益彰的对比,熠熠生辉,还有她始终以激情、热情、真情讴歌真善美,表达如兰花般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深挚情愫……

    

——————本刊架构——————
  
文学顾问:贾平凹
学术顾问:赵义山
主  管:四川省文联
主  办:广东省民营企业家联合会
指  导: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
     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

  

社  长:方晓涛

执行社长:陈志越

  

总  编:曾令琪

执行总编:周晓霞 万郁文

副  总  编:胥树东 李顺治 杨爱民

  

理事单位:

     广东彩格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市贵和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理  事  长:

     胥树东、唐祥华、蒋大根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