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道】石公袁宏道,把美留给了苏州

 禅艺会 2024-09-26 发布于上海


石公袁宏道,把美留给了苏州

纯道

(原载《苏州日报》2024年9月26日第8版)

        园林,是姑苏城邑萦绕世界的一缕清音;

        山水,是苏州风光浸淫人文的一抹底色;

        花竹,是吴门墨客释放美景的一幅长卷。

        430年前,袁宏道到任吴县县令一职后,就被这片土地上的园林和山水所陶醉,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游记和诗词。他称留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其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了无断续痕迹,真妙手也。”写拙政园是“乔木茂林,澄川翠干,周围里许,方诸名园,为最古矣。”

        不仅爱姑苏园林,袁宏道更爱苏州山水。他游东西洞庭,登石公山而乐不思蜀,索性小住了几日,从此自号“石公”、“石公居士”或“石公山人”,可见其喜爱程度。在《石公解嘲诗》中,袁宏道自注写道:“尝吏吴,登石公山而乐之,因自命曰'石公山人’。”

          袁宏道在《叙陈正甫<会心集>》中主张:“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夫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在《瓶史·小引》中,他特别强调:山水花竹“取者不贪,遇者不争,是可述也,噫,此暂时快心事也,无狃以为常,而忘山水之乐,石公记之。”

        袁宏道虽然在苏州做官仅有两年,但对吴门人却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时尚》一文中他美誉道:“ 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看到苏州人插花,他在《瓶史·器具》中写:“尝见江南人家所藏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1600年,回到北京后袁宏道写下一部中国插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瓶史》,在吴门受到的美好熏陶,让他写来得心应手,一气呵成,终成经典。

       《瓶史》传到日本,成为文人插花的圭臬,并发展出了一个流传至今已有280年的花道流派“宏道流”。当我把这一花道流派重新传回中国时,宏道流第八代家元望月义瑄先生内心异常激动,期待可以早日踏上石公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2024年2月底,宏道流格花中国学习班在天平山山麓的新梅华艺术收藏馆举办。2月27日这一天,在吴门画家蒯惠中先生的安排下,我组织师生一起前往石公山祭拜中国的花道先祖:石公袁宏道。在《瓶史·好事》中载:“若夫石公之养花,聊以破闲居孤寂之苦”,袁宏道常以石公自称,因此在日本宏道流门人中亦以“石公”代称袁宏道。

        在石公山览曦亭前的大平台上,我请附近明月湾村的村民准备好了按当地风俗的祭拜供品:三荤三素、瓜果、烛台与供香,以及高野山清酒和日本老师从东京带来的羊羹,在背后的一棵树上则挂起了袁宏道画像。正式拜谒时,宏道流师生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队形。仪式简单庄严,在大家止语后,我代表在场各位大声仰告:

    石公袁宏道先生:

    今有宏道流师生一行二十六人,在宏道流八代家元望月义瑄先生带领下前来拜谒,因深受先生恩泽,赏美文,探佛义,释瓶史,十分敬佩,今来此献上日本清酒和羊羹,以及本地佳肴与瓜果,特告慰先祖,以永续石公开启的瓶花雅事。请受后生三拜: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拜谒仪式结束后,师生欣赏了太湖美景,大家纷纷拍照留念。宏道流师生也在此留下了一张意义非凡的合影。下午,宏道流师生又到光福的轻锈森林采摘梅枝,领略到了苏州的梅花基地与历史文化的底蕴。晚餐之后,我带着两位日本老师来到我太湖岛上的书房:太湖禅艺舍喝茶。

        晚上十点过后,我送日本老师回下榻的日航酒店。路上,再次说起下午集体去石公山拜谒石公袁宏道先生的事,望月义瑄家元顿时感慨万千,突然眼框湿润,留下了泪水。看到他的神情,我们同车人都停下了欢笑,一时空气像凝固了一样,让时光尽情地流淌一会儿。

        此时,望月义瑄家元一定在想,宏道流在日本发展280年,在历代八位家元中他是第一位进入中国的,又是第一位亲历拜谒石公袁宏道先生过程的人,身上肩负着几代家元的夙愿,如今一朝实现,不能不说意义重大,这必将在宏道流发展史上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留下重要的一页。

        石公袁宏道或许不会想到,他的《瓶史》传到日本,会成就一个文人花道流派;他应该也不会想到,他在苏州短短两年的停留,却把吴门的山水人文随同他的美文一起永远留了下来。他让人们看到,苏州不仅仅是一座古城,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时尚之城。如今风靡华夏的插花艺术,也因他的一部《瓶史》而让业内人士纷纷向姑苏看来。

        袁宏道的《瓶史》让花道与苏州结缘,宏道流的回归将会把苏州渲染得像花道艺术一样出色。

        感谢石公袁宏道,把美留给了苏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