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找到最理想、最适合自己的伴侣呢?这是很多来访者向我提出的问题。 其实,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也曾求教过这个问题。 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将徒弟们带到一片麦田,让他们分别从麦田中选择一支最大的麦穗,整个过程不允许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回家。 第一个弟子刚走几步便摘了自认为最大的麦穗,结果往田里走时,发现后面还有更大的麦穗,因此内心郁闷不已,只能带着遗憾到达终点。 第二个弟子进入麦田后挑花了眼,一直东挑西捡,总觉得大麦穗在后面,因此一毛不拔,就这样一路走出了麦田,最终没有摘到令他满意的麦穗。 而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教训,他前半段什么都没摘,通过观察他对麦穗的大小有了准确的认识,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 再走1/3的路程继续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等到最后的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并且不再看别的麦穗,径直走到了终点。 爱情和婚姻就正如穿越麦田一样,只走一次,不能回头,且只能摘一支麦穗。 在这途中,有人沾沾自喜,犹豫不决,也有人左顾右盼,一无所获。 你要想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就必须付出莫大的勇气和努力。 那我们在人生这广阔的麦田中,如何找到自己的soulmate呢? 其实你只要懂得麦穗理论,你就会发现儿女找对象的最佳机会,一共有两次。 最优决策时期 麦穗理论其实就是一个随机博弈性问题,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出最完美决策,因为未来也许会出现更饱满的麦穗, 在不确定的博弈情况下,我们更应该追求满意决策。 选择一枝你满意的麦穗,而非全场最完美的麦穗, 数学家汤姆·格里菲思主持的一场TED演讲中,将麦穗理论融入数学原理和算法演变成“37%法则。”
这个法则非常的简单,只需要先将样本分为三等份。 第一步:用前面37%的样本作为参考,找出一个令你满意的参照物。 第二步:在剩下63%的样本中,选择比参照物更好的样本,再果断选择它。 这套理论在爱情和婚姻中也很实用,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婚恋历程设立一个时间段。 假设18—30岁为一个时间段,那每四年为一等份。 在18-22岁的第一个周期:我们只观察不选择,筛选合格的优质对象为择偶参照物,并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诚实面对自己,耐心梳理出择偶框架,挖掘真实的需求。 择偶框架可以简单分为三部分:外在条件、社会资源、内在特质。 根据类别标注:优先级、加分项、硬性筛选条件、红色警示线。 大家一定要提前设置底线雷区标准,事先将不能接受的对象排出局外,确保自己的选择不会出大纰漏。 在26-30岁的黄金决策期:我们需要根据择偶框架进行初步筛选对象,寻找与之匹配的人。 一旦遇到超越择偶参照物,并且感觉良好的对象,就要果断出手,抓住最优选项,避免错失良机。 茁壮成长时期 理论并不等同于实践,许多朋友在实行麦穗理论的过程中,仍然遇到了许多问题。 比如:“我22岁以后,再也没有遇到过超越择偶标准的对象,那应该怎么办?” “我现在的男朋友的条件不算好,没有达到我设定的标准,但是我真的很喜欢他,我是不是做错了选择?” “我没有把握住优质对象,现在已经错过了,应该怎么补救?” “我总觉得后面还有更好的对象,现在已经年过30了,还能找到合适的人吗?” 难道我们错过了最优决策期,就代表再也无法找到称心如意的那支麦穗吗? 其实不然,我们还有第二个黄金阶段——茁壮成长期。 完美的婚恋关系,应该致力于被彼此拔起后的茁壮成长。 在茁壮成长期,我们要学会分化和独立。 分化是指破除理想型,不要执着于过于标准化的择偶对象,更不要将这份期望投射到现实成功中,阻碍我们的成长。 独立则是要求我们在婚恋关系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努力成长。 在这个阶段中,你不需要再去权衡比较此前设定的参照物,而是选择身边最为喜欢的结婚对象,这就是最佳机会。 麦穗理论除了教会我们如何最优决策外,还蕴含着另一层哲学道理: 麦穗只有到你手里,你握住的才是最大的麦穗,别的麦穗再大也是田野和别人的,你手中握着的麦穗对于你而言就是最大的麦穗。 婚恋选择从来没有标准答案,错对全由自己定义。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在《婚姻心理学》一书中提到,
由此可见,当我们选择婚恋对象后,只要双方共同修炼,提升自我,那就会成为彼此的最佳选择。 其实关于麦穗理论,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 当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时,苏格底拉也将他带到一片田野,让他摘最美的一朵花。 规则与上次相同,只允许摘一朵,且不许回头, 柏拉图照做后,在田野中摘到了一朵美丽的花,途中虽然有更美的花,但他全程没有丝毫动摇,更没有后悔,只因这朵花在他眼中是最漂亮的。 事实证明,这就是所谓的幸福,因为他内心没有遗憾、不满,他充满笃定和信任。 在爱情与婚姻中同理,只要你选择了对方,对方就是最佳选择,人生没有错误的选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