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寂鉴寺石殿

 苏迷 2024-09-28

       寂鉴寺石殿寺址原为六朝刘宋时会稽太守张裕私第, 至正十七年(1357年),道在和尚在此创建寂鉴禅庵,后几经重修,并改为寺。这一时期的建造活动为寂鉴寺石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至二十三年(1363年)期间,寂鉴寺不仅建造了石殿,还建造了佛龛及造像,形成了现有的基本格局。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天目禅师普慧对寂鉴寺进行了再修,并更名为华山天池院。这一时期的修缮进一步巩固了寂鉴寺的地位。此后,寂鉴寺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但石殿的基本结构和风貌得以保留至今。

     1980年,寂鉴寺石殿进行了大修,并成立了天池山文物保管所,以加强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2006年5月25日,寂鉴寺石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元代石屋、洗心池、旱船、古紫薇树、古泉群等景点。

     寂鉴寺的寺名源于佛教中的“寂灭鉴戒”,寓意劝人为善、修行佛法。这一命名不仅体现了寺庙的宗教性质,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寂鉴寺石殿内的佛像均为整块山岩刻凿而成,工艺精湛、气势恢宏。其中,兜率宫中的弥勒佛和极乐园中的阿弥陀佛尤为著名。这些佛像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虔诚信仰,也成为了寂鉴寺的重要象征和标志性景观。



极乐园

      极乐园位于寂鉴寺门西侧,又称“西石屋”,始建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仿木建抱厦式石屋。该石屋为大型佛龛,屋顶作重檐歇山顶,用石板铺盖,屋内有须弥座,供奉阿弥陀佛。

民国李根源书题刻

注:

李根源 中国国民党元老(1879年6月6日—1965年7月5日),字雪生,又字养溪、印泉。云南腾冲人。生于云南腾越(今云南梁河九保乡),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上将,爱国人士。

清光绪五年(1879年)6月6日,李根源生于云南腾越。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昆明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11月,入日本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9月,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民国六年(1917年)2月,到任陕西省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11月,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民国十二年(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辞去其国会代表职,隐居吴中。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春,返回昆明就任云贵监察使职。1965年7月5日,李根源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骨灰安葬于藏书小王山。

       李根源是辛亥元老,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曾参与领导云南起义,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修建英雄冢,倡导建设“腾冲国殇墓园”,在昆明“重九起义”、云南军都督府建立、滇西问题的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清代郭诵梅题

洗心池

    洗心池,又名清心池、放生池。池名取自佛学之本意,规戒忏悔思过,洗心革面,改恶从善,故以“洗心'为池。池中亭榭曲桥,随景换影,景色怡人。池南为山门殿,池北为石屋殿,池东茂林苍翠,池西竹径通幽。伫足池畔,殿宇、莲花峰、竹林尽收眼底。

殿及内部构造

西天寺

    西天寺,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始建造于为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作单檐歇山式,殿面阔间,进深间。殿具紧接山岩,石殿山墙内各雕四抹头格扇,侧壁内嵌石碑4方,上有《天池寂鉴禅声影名记》,殿顶由份个组成石殿边立一巨石,上书“真彼岸”三字。整座石殿为江南孤品,全同少见。2008年,西天寺与东、西石屋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彼岸”石刻

      在寂鉴寺石殿边立有一巨石,上书“真彼岸”三字。其中,“真”字中间少一横,寓意深刻、引人遐想。这一石刻不仅增添了寂鉴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也成为了游客们驻足观赏和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

兜率宫

     兜率宫,位于寂鉴寺门东侧,又称“东石屋”,始建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仿木建抱厦式石屋。该石屋为大型佛龛,屋顶作单檐歇山顶,用石板覆盖屋内有整块山岩刻凿的弥勒尊佛。因供奉传说中住在兜率宫的弥勒佛而得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uma1公众号 24.9.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