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博物院藏明末清初人物故事纹瓷器探微

 RK588 2024-09-28

图片

图一 清康熙 青花携琴访友纹笔筒

明末清初,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制瓷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工艺技术进步显著,纹饰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人物故事纹成为这一时期瓷器上常见的纹饰,不仅美化了瓷器的外观,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

河北博物院收藏有大量明末清初瓷器,其中人物故事纹瓷器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瓷器上的纹饰题材丰富,内容多样,从帝王将相到民间传说,从历史事件到神话故事,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通过对这些瓷器的鉴赏研究,可以窥见当时景德镇瓷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一、明末清初瓷器发展的历史背景

明代中期,景德镇御窑厂逐渐衰落,至万历时,国库空虚,灾荒不断,万历皇帝更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为自己营造定陵。加之连年的兵燹及灾荒,更使帑藏空虚,民生困苦,生产低落。这种社会状况,也影响到瓷器制造。一直到明朝末年这一社会状况并未好转,官窑的衰落为当时民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内需的增长刺激了民窑的生产。景德镇御窑厂的衰落和民窑的兴起,是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迁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为研究瓷器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资料。

二、明末清初瓷器的人物故事纹饰

明末清初瓷器上的纹饰题材极为广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官窑图案,而是大量借鉴和汲取了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美感元素,它们或直接描绘大自然和人类的现实生活,如丰富、生动的田园胜景、民俗风情、生产劳作情景;或参照古代或同时代画家的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加工剪裁;或来源于当时的戏曲故事、传奇、民间传说等,包罗万象,丰富多彩。

(一)隐逸高士

中国历史文化中出现的“隐士”“高士”,在山水间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安慰,通过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瓷画中常见的携琴访友、竹林七贤、五老观画和五子登科图等都是对这种文化现象的表达,也是人们对仕途生活的美好祝愿。

“携琴访友”是描绘文人墨客携琴拜访友人,共同欣赏音乐、交流思想、品味生活的情景。携琴访友不仅是一种社交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的体现,表现的是文人墨客们远离俗世尘嚣,回归自然怀抱的向往,通过弹奏琴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与朋友一起分享内心的世界,达到心灵上的交流和共鸣。

清康熙青花携琴访友纹笔筒(图一),口径18.2、底径18.2、高16.1厘米。口底相若,平底,下承三如意形足。器身一侧绘携琴访友图,青山碧水之间,苍松翠柏环绕,一个文人带着琴和童子去拜访朋友,另一侧绘渔翁泛舟图,两图独立成章,又遥相呼应。

图片
图二 清康熙 青花五老观画太极纹凤尾瓶

清康熙青花五老观画太极纹凤尾瓶(图二),口径15.5、高36.3厘米。撇口,长颈,圆腹下渐收,平底,腹部绘五老观太极图。“五老”之说有多种,有说“五老”是对应东、南、中、西、北五方的“元始五老”,为道教神祇。此瓶中所绘五老须发苍白,神情自若,在童子的服侍下聚精会神地观看画有“太极”的画轴,背面及颈部画有松树和山石,寓意吉祥长寿。青花采用线描技法刻画人物、山水纹饰,形象生动,运笔流畅,器形端庄大气。

(二)仕途文化

表现仕途的纹饰如“指日高升”“五子登科”“加官晋爵”等,反映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承载着人们对仕途的期望和祝愿。

图片

图三 清康熙 粉彩指日高升纹笔筒

清康熙粉彩指日高升纹笔筒(图三),口径11.1、高14.4厘米。器作圆筒形,口底相若,玉璧底,器身开光内绘粉彩指日高升主题纹饰,开光外满绘粉彩云龙纹。指日高升指很快就可升官,出自明代程登吉《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纹饰中通常绘一穿戴官服的人手指太阳,寓意仕途坦荡,将要升官。这件笔筒上绘一身穿朝服、头戴官帽的人,旁边站着他的侍从,另一侍从站在他们对面右手直指太阳,仿佛在预祝这位官员即将高升,加上满绘的云龙纹饰,更加凸显其吉祥寓意。

(三)神话和佛道故事传说

八仙是民间传说中的道教八位神仙,早在唐代,八仙就成了文人墨客钟爱的创作题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纹样不仅被巧妙地融入陶瓷等装饰艺术中,更成了传统艺术的独特符号。“八仙祝寿”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神话故事,讲述八位神仙各显神通渡海为西王母祝寿的情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现了八仙故事在民众中的广泛影响力和深远的历史底蕴,承载着人们对幸福、长寿、吉祥等美好愿望的期盼和追求。

图片

图四 清康熙 八仙祝寿纹香炉

清康熙八仙祝寿纹香炉(图四),口径15.3、高13.2厘米。撇口,短颈,鼓圆腹,圈足。颈部绘暗八仙纹饰,中间间隔云纹,腹部主题纹饰为青花八仙祝寿。图中一寿星盘腿端坐于松石上,笑容可掬,八仙各执宝物前来贺寿,汉钟离手捧仙桃,张果老怀抱渔鼓,韩湘子口吹长箫,蓝采和手拎花篮欲献蟠桃,吕洞宾潇洒负剑,何仙姑手持莲花,曹国舅手拿阴阳板,李铁拐手捧仙葫芦,姿态各异,顾盼神飞,举止间谈笑风生,呈现一派喜乐安康的祝福景象。画面中配以松石、祥云更加凸显吉祥、长寿的寓意。

瓷器上的福禄寿三星纹饰明清盛行,其人物形象是和蔼可亲、慈祥可爱的老者,福星被描绘为一位慈祥的老者,天庭饱满,地格方圆,面向富贵,手持如意或是抱着孩子,寓意福气满满、事事如意,常常被人们祈求家庭和睦、事业顺利;禄星被描绘成一位身穿华丽朝服、头戴高冠的官员形象,手中常拿着玉如意或金榜,寓意官运亨通、财源广进,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崇拜;寿星被描绘成一位长须白发、慈眉善目的老者,手拿寿桃或是拐杖,寓意长寿健康、福寿双全,常常被人们用来祈求长寿和健康。

图片

图五 清康熙 福禄寿三星纹碗

清康熙福禄寿三星纹碗(图五),口径18.5厘米。敞口,深腹,圈足。碗外壁绘福禄寿三星人物,器内底绘有鹿和灵芝,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碗造型古朴典雅,线条流畅,碗身呈现出一种圆润而饱满的曲线美。青花采用珠明料,发色沉稳,呈现出墨分五色的书画技法,笔触细腻入微,线条流畅自如,福禄寿三星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们面带笑容,神态各异,仿佛正在向人们传递着吉祥和幸福的美好祝愿。

图片

图六 清康熙 青花大禹治水图纹笔筒

清康熙青花大禹治水图纹笔筒(图六),“大禹治水”神话,讲述大禹为百姓的福祉治水,不畏艰难,带领民众,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人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最终取得成功,为百姓带来了安宁和幸福的故事。这件笔筒口径20.8、高21厘米。口微撇,筒形腹,平底,腹部绘青花大禹治水图。器型沉稳大气,青花发色淡雅,釉面白中泛青,画工精美流畅。

三、结语

明末清初的人物故事纹瓷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交融为瓷器制作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动力,瓷器上的纹饰,也承载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更是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变迁的反映。

上述对河北博物院所藏明末清初时期人物故事纹瓷器的制作工艺、纹饰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明末清初人物故事纹瓷器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这些瓷器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场景,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与价值取向。

本文刊载于《文物天地》2024年第6期,参考文献从略,下载全文请登录中国知网首页-出版物检索-文物天地

作者及其单位:雷静,河北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