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鸿门宴上,为什么项羽不能下令杀死刘邦呢?

 昵称华明房产 2024-09-28

主题:利害计算

【看点】

鸿门宴,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是因为在当时对自己有利。


一、范增的预测是对的,行动方案是错的

按照范增的逻辑,刘邦是项羽的敌人,将来必定争夺天下,因此应该先下手、早下手解决掉刘邦。未来敌人的定性是正确的,未来争夺天下的预测也是正确的,但是现在下手杀死刘邦是错误的。刘邦可以死于非命,死于意外,但是绝对不能死在项羽这里。

如果范增的谋划更加周密细致,对当下的局势理解更为透彻,他最应该派的是刺客,或者借刀杀人。

按照范增的设计,在鸿门宴上直接干掉刘邦,就真能万事大吉吗?未必。难道干掉刘邦之后,就真的没有人与项羽争夺天下了吗?不一定。没有刘邦,还可能有其他人,争夺天下不可避免。

如果出现不了更有能力的人,天下就要忍受项羽的残暴。定然会有不断的反抗,也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反抗者,可能混乱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天下割据,没有办法实现一统,乱世持续了三百年,最终还是由隋朝统一了。

其实,直接在项羽大营里杀死刘邦是错误的,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还存在巨大的风险。

第一,没有正当的借口。

因为怀王之约还存在,谁先入关中,就可以在关中称王。刘邦先入关中的事实摆在眼前,天下诸侯有目共睹,而且楚怀王还在,是名义上的君王,约定的效力无法否认。

后来,项羽派人杀死了楚怀王。之后,刘项之间的斗争,项羽从来都是下死手。

足见项羽并非莽夫,他懂得政治运作的基本原则,懂得拿捏行为的尺度。现在根本杀不了刘邦,因为他没有正当名义,更没有权力。

本质上刘邦和项羽都是楚怀王的臣子,如果现在项羽杀了刘邦,擅自杀死功臣的罪名项羽很难承担。此时如果项羽杀了刘邦,与项羽杀死宋义时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事情发生的阶段完全不同。

杀死宋义,目的是夺回兵权,救援赵国,使用的名义是与齐国勾结谋反。可以事后汇报,楚怀王事后追认了项羽行为的正当性,并且任命他为上将军。因为当时正处在灭秦的关键战役之时,必然以大局为重。

而此时秦朝已灭,正是要论功行赏之时,擅自杀死功臣,又没有正当借口,会被诸侯认为是抢夺功劳,会被楚怀王认为是夺权。因此,项羽有可能会成为所有人的敌人。

当项羽成为众矢之的时,风险无比巨大。

第二,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项羽有可能被指责为谋反。

刘邦先入关中,是灭亡秦朝的大功。这样的功臣,项羽怎么可能随意杀死呢?

再说了,项羽也没有权力对刘邦赏罚、杀戮,因为名义君王是楚怀王,项羽、刘邦都是臣子,虽然实权握在项羽等诸侯王的手中。

如果项羽真杀了刘邦,天下诸侯会不会都服从呢?如果楚怀王责备项羽,将其定性为夺权谋反、擅杀功臣,项羽又将如何应付呢?如果项羽杀刘邦被定性为谋反,哪怕项羽接着杀了楚怀王,僭越、谋反依然是事实,定性不可改变。

而且,大概率还会出现跟项羽对着干的人,因为借谋反罪名消灭项羽,就可以谋夺天下,夺走项羽手中的权力,这样的机会,这么大的利益,谁会放弃呢?尤其是消灭项羽的名义是正当的。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项羽必须杀死楚怀王,因为在名义上,行使权力的阻力太大,必须夺权,然后才能建构起项羽自己掌握的统治体系,最高权力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最高权力的名实不统一,名义权力在楚怀王手中,实际权力在项羽手中。想要名实相副,要么名统一实,要么实统一名。实权更强,以实统名,楚怀王必被项羽所灭。

刘项与项羽争夺天下,必须争夺道义制高点,确立自己的正当性。于是,刘邦接受了新城三老董公的建议,为义帝发丧,树立讨逆大旗,指责项羽反叛。后来,刘邦历数项羽十大罪,杀义帝是项羽的一大罪过,而刘邦尊奉义帝的旗帜就可以聚拢诸侯人心,这种政治攻势是一种超强的软实力,令项羽极其难受而被动。

《荀子·王制》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

为什么项羽默认了刘邦逃席而去,其实是只能默许事实,因为项羽不是君王,不能把以下犯上的罪名扣在刘邦头上。在楚怀王的统治体系下,他们都是臣子,只是实力有差距而已,但是地位基本相同,都是重臣。

如果真如范增所说,项羽可以任意杀死刘邦,那么刘邦逃席之后,完全可以把不恭敬当成罪名,当成正当理由,进攻并消灭刘邦,而事实上做不到。

而刘邦不胜酒力,提前离席,本质上是一种避让,是在缓和矛盾。

在鸿门宴上,双方的矛盾已经激化了,尤其是范增让项庄舞剑,想要刺杀刘邦。矛盾公开化,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事实上项羽也乐见其成。

项羽内心隐秘的算计应该是这样的:如果项庄真的杀了刘邦,背锅的一定是范增,是他自作主张杀死刘邦的,我可没有下令。而项羽可以享受到杀死刘邦的所有好处。

其实,项羽并不糊涂。如果不明不白地刺杀刘邦,是没有办法向天下诸侯交代的,任何理由都很难服众,诸侯绝不会相信项羽的解释,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屠杀功臣,人人自危。而项羽的最大损失则是威信,极大可能很难号令诸侯。

第三,杀功臣的示范效应,破坏当下的服从,威胁未来统治秩序的建立。

刘邦有功无罪,杀他没有正当理由,而范增说出的理由不能服众,还有可能损失威信。

因为范增预测,未来要与项羽争天下,所以现在就要杀了他,未来的敌人能成为今天杀刘邦的理由吗?显然不能,很难让人信服。众怒难犯,专欲难成,项羽也不可能这样做。

从事后的历史看,后来刘邦确实是项羽的敌人。但是,从当时来看,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吗?不一定。项羽也不完全相信和认可。

未来的事情充满了不确实性,也有多种可能性,哪有一定呢!范增所谓的必然性,也不过是预测而已。未来真的发生了,只能证明预测很准。

并且,杀刘邦也不是为了杀刘邦,而是为了建构以项羽为主导的统治秩序。杀了刘邦有害,当然不能杀。

要建立项羽控制下的、以“礼”为中心的统治秩序,就必须确定名与分。而刘邦、项羽都是灭秦的功臣,都是有名有分,而这些名分都来自于楚国统治体系,现在的统治秩序名义上是以楚怀王为君,而不是以项羽为君。项羽、刘邦都是臣,项羽虽有实权,却没有君王的名分。

如果要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却在开始就杀死功臣,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示范性呢?会让其他人怎么想呢?尤其是追随项羽立功的人,他们会不会认为项羽先灭刘邦,建立统治秩序,然后再消灭他们呢?如果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就会形成内部人离心离德,稳定统治就有问题。

后来的史实是,刘邦统一之后,也出现了功臣反叛问题,就是杀韩信之后,形成了连锁反应。韩信、彭越一死,黥布只能造反,因为内心极度不安。伸头缩头都是一刀,还不如造反。刘邦一死,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好友卢绾都逃亡到了匈奴,没办法,保命要紧。

人心离散,事业必败,还谈什么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统治秩序呢!项羽是武将,但并不是莽夫,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是出身于世家,他是懂得政治运行的规则的。

二、鸿门宴在争什么呢?只争一点:谁是老大!

为什么项羽不能进攻刘邦呢?因为楚怀王还在,怀王之约还有效,各诸侯王都在,全国的力量依然是分散的。

假设,此时只剩下项羽和刘邦两大势力,干掉刘邦就可以统一天下,项羽绝不会放弃机会。鸿门宴上,刘邦必死,项羽都有可能直接出手,杀死刘邦。如果这个假设出现,也就不会有鸿门宴了,因为刘邦根本不可能赴宴,双方只能开打。

鸿门宴的本质是谈判

鸿门宴是在义军体系下的两大势力之间的政治斗争,是一场谈判,是武力保障下的文斗,争夺的是名义上的领导者,也就是说,谁有话语权,谁说了算。在当前与未来,项羽与刘邦,谁是老大。谁是老大,谁有控制权,在当前,是决定天下走向的权力,在未来是统治的权力。

谈判的结果很明确,刘邦公开表示了臣服。第一,刘邦对座位安排毫无异议,并且给每个人都送了礼。从行为到心态都表达了对项羽的尊重,认可项羽是义军领袖。第二,刘邦认可项羽是老大之后,之后项羽才进入咸阳,获得了分封天下诸侯的权力,因为项羽的地位获得了所有诸侯王的认可。

这就够了,斗争不是毫无底线的杀戮,而是有理、有力、有节的交锋。

其实,项羽是胜利者,因为获得了想要的地位。至于以后失败,那是以后的事。

其实,刘邦也是胜利者,因为实现了自保,表现堪称完美,强而避之,不若则逃之。

项羽的表现不差,双方还没有到彻底决裂、公开斗争的阶段,鸿门宴之时,是灭秦之后到公开争夺天下之间的过渡阶段,是暂时安定的时期,非常短暂。

三、假设杀了刘邦,权力格局的可能变动

如果项羽下令杀了刘邦,就成了义军内讧,项羽未必能全身而退。因为他率领的也是诸侯联军。任意杀戮功臣,其他诸侯内心惊恐万状,必然会内部离心,可能会引发混乱,会导致项羽损失威信,有可能无法号令诸侯,导致形势失控。

本来项羽就要掌控全局了,只要威慑刘邦令他臣服,项羽就能获得义军的最高权力。如果因为杀刘邦而导致失控,那么大好形势就被自己毁了。

如果刘邦被杀,楚怀王联合各诸侯王共同对抗项羽,并且下令:谁能杀死项羽,就得到项羽的爵位,又有多少人会行动呢?

如果项羽领导的诸侯联军崩溃,造成混乱,想要迅速统一人心极其困难。反而给了刘邦残余势力巨大的机会,他们最有可能推举新的领导,或者依附新的领导,共同对抗项羽。

所以,在鸿门宴上直接杀死刘邦,其实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后续存在太多的变数,失控的可能性太大,不可控的因素过多。

当时,项羽实力最强,已经主导了权力格局。如果因为杀刘邦而失去优势,项羽不能接受。

所以,鸿门宴上,刘邦表达了臣服之意,项羽也就认可了。事情到此结束,对彼此都有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