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AI+的时候,总有人想要寻找杀手级应用或者iPhone时刻,最正确的方式恰恰是解决AI+的一个个痛点,让智能算力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各行各业的每一个场景。 | 如果要评选2024年的年度科技名词,AI+当属最热门的候选项。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行动,正在从顶层设计着手,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折射到市场层面,AI+作为一种新的范式,不断深入千行万业。金融、医疗、制造、交通、智慧城市等各行各业都在掀起一场智能革命,通过AI和算力的结合挖掘新质生产力,不断释放出创新的乘法效应。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待解的难题,比如作为基础设施的AI算力:当AI成为场景革新的驱动力量,算力环节如何破局?刚刚结束的2024年中国算力大会“AI+,释放算力新价值”论坛上,来自超聚变、中国电信、滴普科技、百度、英特尔等算力产业上下游的厂商,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院士和专家,深入探讨了AI算力的现状和趋势。“AI+各行各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要利用数据、算力、算法等智能要素,催生出新的业态和增长动能。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AI+就好比是做饭,算法是锅、数据是米、算力是火。特别是在“算法跟着算力走”的背景下,算力已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和生产力划等号,算力强则AI强,算力不足,AI就会掉链子。现实情况却是,AI算力的瓶颈在2024年依旧存在。参考美银等机构的报告:大模型进入到万亿参数时代后,对算力的需求达到了每年750倍的指数级膨胀,而目前的硬件算力供给只有3倍每两年的增速,供需缺口正在随着时间加剧。也就意味着,让无数企业头大的“算力焦虑”,在时间的作用下将只增不减,同时也在拷问当前的算力供给方式:仅仅只是在数量上做文章,永远填不满各行各业的算力缺口,必须要思考怎么提升智能算力的效能。马斯克和黄仁勋都曾抱怨“算力的尽头是电力”,之后就传出了“微软算力中心搞崩了电网”的新闻。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26年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行业的电力消耗将达到1000太瓦时以上,增速是全球用电量的数十倍。在这样的语境下,绿色智算所涉及的不单单是环保议题,能否在绿色智算的布局上未雨绸缪,给出可行的创新解决方案降低功耗,直接关系着下一个十年的算力供给能力,左右着AI+在各行各业的融合进程。没有汽车工业的繁荣,石油不过是廉价的燃料。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AI,倘若不能在应用层降低门槛、疏通堵点,使能各行各业的开发者高效打造AI原生应用,所谓的算力价值也就无从谈起。目前AI应用还处于试点阶段,想要走向规模化落地,面临着算力、模型、应用等不同层级的痛点。比如算力的单一和兼容性问题,尤其是在模型推理的多元算力需求下;大模型调用的高门槛,模型和算力资源的匹配就劝退了不少开发者;以及应用开发时面临缺少工具链、开发效率低等挑战。2024年中国算力大会“AI+,释放算力新价值”论坛上,超聚变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总裁、算力事业部总裁张小华道出了行业上下游的一个共识:推动算力从“纸面算力”到“可用算力”再到“好用算力”的转换。正如超聚变算力领域与拓展部总裁唐启明在演讲中提到的:“面向AI算力,超聚变正在重构基础设施、跨越生态裂谷,逐步推向行业落地,通过纵向做深构筑竞争力,横向扩展以IT赋能OT,和伙伴一起共促AI算力产业繁荣。”为了解决算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国家在2022年初启动了“东数西算”工程,将东部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发挥西部的自然气候和电力优势,通过算力资源的跨域调配,解决算力中心的能耗压力。可随着大模型推理需求的爆发,对时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城市开始建立城市级、区域级的智算中心,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推理算力需求。但在智算中心的建设上,并没有盲目上马,纷纷画出了能耗红线。比如工信部等六部门在《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要优于1.3;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先后对新建数据中心提出了严格要求,其中深圳已明确鼓励PUE值低于1.25的数据中心。正如外界所熟知的,PUE值越接近1,表明非IT设备的耗能越少,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越高。目前国内大型数据中心的平均PUE值为1.55,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值也只有1.46,意味着能耗只有一半用在了“计算”上,其他的则浪费在了散热、照明等方面。对于智算中心分布密集的一二线城市,能否在自然气候不占优势的前提下,降低智算中心的PUE值呢?2024年中国算力大会上,超聚变的FusionPoD for AI 新一代全液冷整机柜GPU服务器斩获了“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在主办方公布的获奖理由里,除了在算力密度、海量数据访问上的出色表现,散热和供电能力的权重同样不可小觑:100%全液冷散热搭配105kW高效集中供电,让PUE低至1.06,5年TCO(总成本)降低15%以上,可以说是当下绿色智算的首选方案。可以佐证的是,目前超聚变液冷服务器的出货量已经达到70000+节点,其中和浙江电信联合创新的端到端完整的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采用了FusionPoD for AI整机柜液冷服务器规模部署,在有“中国四大火炉”之称的杭州,实现了极致能效和超低PUE。一个不应被忽略的消息在于,超聚变在2024年中国算力大会上发起成立了“液冷AI开放联盟”,将致力于构建标准化的智算底座,让产业用户可以更快、更易、更好地获取和使用AI算力。言外之意,基于液冷AI开放架构的“绿色算力”,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每年都会成倍提升。开源证券等第三方机构也在报告中预测了绿色智算的趋势:AIGC正驱动智算中心朝高密度、低PUE发展,2022年到2027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将保持59%的复合增长率,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把以上信息做个归纳的话,智算中心告别能耗“魔咒”,已经是一种现在进行时,一种行业主旋律。绿色智算加速了“可用算力”进程,距离“好用算力”还有多远呢?作为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领域的“塔尖”选手,超聚变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不只是前面提到的FusionPoD for AI全液冷整机柜GPU服务器,还包括开箱即用的超聚变超融合训推一体机等产品,同时推出了AI Space大模型加速引擎,借助模型迁移、适配和调优能力来提升智算效能。直接的例子就是2024年中国算力大会上发布的超聚变FusionOne Al解决方案,围绕AI落地在算力、模型、应用等环节的痛点,提供了三大核心能力,进而缩短从算力到应用的距离,加速AI融入业务。在算力层,超聚变打造了兼容多元AI算力、异构算力的XPU资源池,瞄准了行业普遍存在的痛点:在实际业务中常常需要CPU、GPU、FPGA、NPU等多种算力,被迫部署不同架构的服务器。超聚变通过XPU资源池的方式,可以广泛兼容intel、AMD、NVIDIA、昇腾、摩尔线程等多种异构算力,并在智能调度的帮助下实现了50%有效算力提升,助力客户在推理算力上“一次投资,持续演进”。在模型层,超聚变的模型工程涵盖了开源和第三方商用模型、场景化数据集,以及测试、联调、发布、部署、管理在内的模型使能工具和算子加速,进一步降低了大模型微调开发和推理上线的技术门槛。以大模型与算力资源的匹配为例,在传统流程中,工程师需要根据模型的需求调整算力资源,在模型的计算需求与可用的硬件资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经验和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超聚变的解法是“模型与算力资源自动按需匹配”。在应用层,超聚变提供了数据工程、知识库、插件在内的全周期AI工具链,并配备了专业的AI服务团队,前者旨在降低AI原生应用开发的门槛,后者对应的是100多位经验丰富的AI工程师。个中逻辑并不难解释。相较于算力和模型,应用直接和客户的生产力挂钩,在AI+方兴未艾的氛围下,只有打通AI+的“最后一公里”,让算力的价值照进现实,让各行各业看到AI+的“倍增效应”,整个产业才会有序向上生长。目前FusionOne Al解决方案已经服务超聚变的主流业务场景,覆盖了4000+员工、10000+合作伙伴,生成了百万行代码,实现80%以上的效率提升……超聚变软硬件协同释放算力新价值的解法,已经得到了验证。每次提到AI+的时候,总有人想要寻找杀手级应用或者iPhone时刻,或许最正确的方式恰恰是像超聚变这样,解决AI+的一个个痛点和堵点,让智能算力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各行各业的每一个场景。诚如2024年中国算力大会所呈现的, 一个AI驱动的美丽新世界在算力时代变得越来越清晰。通往“新世界”的道路上,有挑战,有机遇,还有一群默默“铺路”的技术人。有理由相信,超聚变和伙伴们的联合创新,将重塑算力新格局、释放算力新价值,点亮千行万业的数智化之路。在AI+的浪潮下,城市将变得更加智慧、安全,企业将更加高效、充满活力,生活将更加便捷、充满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