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重要字体,起源于汉代,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并在东晋时期与新体草书相区别,称为今草。草书由于其字形简单,容易混淆,因此没有成为主要的字体。 草书演变的各个阶段 早期草书(隶草):早期草书是与隶书平行的书体,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打破了隶书的方整规矩,写法较为草率。 章草:章草是早期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方,笔带横势。 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笔势流畅,不拘章法,代表作有王羲之的《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狂草始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代表作有张旭的《肚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 草书演变的具体特点 草书的特点在于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狂草则更加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草书演变的重要人物和作品 张芝:东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对今草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王羲之: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其今草作品《初月》、《得示》等帖是今草的代表作。 张旭:唐代书法家,以其狂草作品《肚痛》帖闻名。 怀素:唐代书法家,以其狂草作品《自叙帖》闻名。 这些人物和作品在草书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草书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便捷书写,经过漫长的约定俗成的过程,尤其是在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民间流行的草字的数量逐渐增多,写法逐渐统一,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终于产生了具有法度的草书,那便是章草,之后进一步发展成今草,狭意的草书就是指章草和今草。 自章草起草法就基本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草法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