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婼羌、婼月氏和罗斯Russ

 张戈1963 2024-10-02

《魏略》云:敦煌西城南山中,从婼羌西至葱岭数千里,有月氏余种苾羌,白马黄牛羌,各有酋豪。月氏(即哥特)和羌人(即斯拉夫人)本为两个不同的族群,月氏人为所保有的羌人的酋豪(《前漢書·趙充國傳》:“后月余,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借兵,欲击鄯善、敦煌以绝汉道。充国以为:'狼何,小月氏种……’”),由于小月氏(即哥特)和羌人(即斯拉夫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在发生一些重大变故之后,两者融合在一起。1516世纪波兰和捷克的编年史,流行着古代斯拉夫人是“哥特人”和“萨尔马特人”的说法。这种说法暗示着羌人(即斯拉夫人)的主子小月氏(即哥特)在发生某些重大变故之后融入到羌人(即斯拉夫人)中。“康居”也就是“羌居”原本的主人小月氏Thyssagetae人在被乌孙打败后,一部分臣服乌孙参加乌孙为首的4部落联军、一部分向西遁走,可能还有一部分降低身份变成羌人。《汉书·西域传上》“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婼羌。婼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去长安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当孔道。户四百五十,口千七百五十,胜兵者五百人。西与且末接。随畜逐草,不田作,仰鄯善、且末谷。山有铁,自作兵,后有弓、矛、服刀、剑、甲。西北至鄯善,乃当道云。”“婼羌”是一个行国,“婼羌”既是国名又是部落名。婼(日麻)nja(人赊)见汉书、(日支)nje(汝移)见汉书、(徹藥)nhag(丑略),中古汉语ðaðethrüog《康熙字典》: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如支切,音兒。婼羌,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史記·西域傳】婼羌,國王號。【前漢·趙充國傳】將婼月氏兵四千人。但是《史记》无《西域傳》,在《史记·匈奴列传》《大宛列传》均未查阅到“婼”字。《前漢書·趙充國傳》的完整句子是“长水校尉富昌、酒泉候奉世将、月氏兵四千人”。婼在现代有两个读音ruò、chuò,“婼羌”之“婼”读ruò,它和俄罗斯Russia的词根罗斯Russ的俄语发音很接近。

古亚美尼亚语的HromHrōm中的hr代表希腊字当头音r的粗气音,其中的h-是粗气音(送气音)符号。在某些伊朗方言里粗气音是用当头的元音来标志:如在帕拉菲语里是Arūm,在库尔德语里是Urum。从中国元朝史籍将Russia译为斡罗斯鄂罗斯來看,这个打头音R当是送气之r,罗斯Russ可写作Hruss,此即古诺斯语hross'horse’。horse马(尤指长成的公马),原始日耳曼语*harss-,古英语hors,古弗里斯兰语horshershars,古撒克逊语horshershross,古高德语hros、中古德语ros,德语ross,中古荷兰语ors,荷兰语ros,古北欧语hross。马(明痳)mraa?(莫下),中古汉语ma?;日语的ベba,朝鲜语的mar,越南的mầ皆来自汉语的马。与汉语马相对应的印欧语同族词仅见于日耳曼语和凯尔特语。日耳曼语阳性名词之马,古英语作mearh,古弗里斯兰语mar,古高德语marhmarah,古北欧语marr;日耳曼语阴性名词之马(母马),古英语meremīeremyre,古弗里斯兰语merie,古撒克逊语meria,古高德语meriha,古北欧语merr。凯尔特语之马,早期爱尔兰语和盖尔语marc,古威尔士语march,康瓦尔语marghmarch,不列颠语marh。古北欧语marr是上述语言“马”的原初形式。原始日耳曼语*harss-亦出自马*marr:马*marr(r)>原始日耳曼语*harss-/*hrass

《后汉书·西羌传》或为釐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白马种”即“白马羌”(牧养白马之羌),“釐牛种”(牧养釐牛之羌)不同于“黄牛羌”(牧养黄牛之羌),“参狼种”则以“叁狼”为部落标记。按羌人部落常以动物來命名來看,“婼羌”之“婼”可能也是一种动物之名称。事实上,“婼”可以视为是马*marr之音转:马*marr*mrar*nrar*nya*drag>中古汉语婼ðaðethrüog。部落名之“”也可能是对原始日耳曼语*hrass的音译。若然,“婼羌”就是“马羌”:马部之羌(即斯拉夫),“婼月氏”就是“马月氏”:马部月氏(即哥特)。“婼羌”迁徙到俄罗斯,罗斯Russ河就是因“婼羌”(即马羌=罗斯斯拉夫)而得名。“婼月氏”(即马月氏=罗斯哥特)则迁徙到北欧并简称作婼(=罗斯Russ)。俄罗斯原本就是“婼羌”,后来又遭“婼(月氏)”的统治(“婼月氏”本是“婼羌”的保护人、统治者),两种婼(即罗斯)交织在一起。在罗斯人外来说和本土说的缠斗中,罗斯人外来说似乎取得了胜利。北欧日耳曼人罗斯Russ即汉语之“婼月氏”,罗斯Russ斯拉夫人即汉语之“婼羌”,他们都是从中国迁徙到欧洲的。

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初,即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左右,鲜卑单于涉归庶长子吐谷浑,因与以母贵继单于位的嫡弟若洛廆(慕容廆)不和以及开拓新牧场的需要,率所部1700户从辽东慕容鲜卑中分离出来,西迁到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313年,(西晋永嘉末)左右,又从阴山南下,经河套南,度陇山,至陇西之地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北的罕原。以此为抿点,子孙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统治今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地的氏、羌等族。317(东晋建武元年),吐谷浑卒,长子吐延嗣位。329(咸和四年),吐延为昂城(今四川省阿坝境)羌酋姜聪所刺,临终时嘱长子叶延速保白兰(今青海省巴隆河流域布兰山,即柴达木盆地都兰县一带),以巩固其统治。叶延在沙州立总部,仿汉族帝王传统,以其祖吐谷浑之名为氏,"亦为国号"。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族名乃至国名。隋代,其游牧范围“自西平临羌城(今青海湟源县东南)以西,且末(治新疆今县)以东,祁连(今祁连山)以南,雪山(今昆仑山和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以北,东西四千里, 南北二千里”, 都城伏俟城在青海(今青海湖)西45里。

公元前513年(或公元前512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渡过亚洲Tanais河(今锡尔河),扫荡锡尔河之北地区,赶跑那里的撒乌罗玛泰伊Sauromatae人之后,小月氏Thyssagetae(自称吐火罗'大夏)和依附于他们的羌人乘机进占哈萨克斯坦。此后,一部分(或许就是千户左右)小月氏和羌人在他们的吐谷浑式的首领带领下远徙欧洲,繁衍成欧洲的两大蛮族: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公元前二世纪三十年代,乌孙打败月氏,臣服的小月氏Thyssagetae(即吐火罗)参加了以Asioi(即乌孙)为首的4部落联盟向南侵入河中地和巴克特里亚。向西遁走的吐火罗大夏人则进入俄罗斯、欧洲。没有了主子的羌人便成了哈萨克斯坦的主人,于是哈萨克斯坦便成了纯粹的羌人之居(康居=羌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