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史丨李秀成供状为什么在1960年代才公开?后世对这份供词争议很大

 人文之光 2024-10-02 发布于辽宁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忠王”,不过,后世对李秀成的评价则是“忠王不忠”。李秀成在被曾国藩俘虏以后,留下了一份供词。但是这份供词的完整版长期被隐匿,直到上世纪的60年代才得以重见天日。而隐匿完整版供词的,正是晚清的名臣曾国藩。

那么,李秀成的这份供词为何被隐匿一个世纪左右才重见天日?

1、李秀成被俘

清朝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李秀成出生在广西的一个农户家庭——当然距离如今已经201年了。

小编在很多文章里说过,晚清时期的广西,堪称清朝的动乱源头:因为金田起义在广西爆发,天地会也曾在广西建立大成国。

李秀成作为农户子弟,对他来说,想要实现阶层跃迁,就是在战乱年代参与军旅事业。因此金田起义后,李秀成看到了希望,他参加了太平军。不过,这会儿的李秀成只是太平军里的普通士兵、洪秀全、杨秀清等大佬并不知道李秀成的存在。

不过李秀成还是靠战功实现了上位,并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时候被洪秀全册封为忠王。

后世认为,天京之变(洪秀全设计杀死杨秀清、韦昌辉)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个人觉得这个说法也包括人心方面:在天京之变之前,杨秀清相对能节制太平军各路势力的情况,并且尽力能够统筹太平天国的军政资源。杨秀清死后,洪秀全虽然得以掌权,但却不具备统御全局的能力。所以这会儿太平天国也存在了军阀化的趋势。同时洪秀全对太平军的很多军头也有猜忌心理。

所以李秀成虽然得到提拔,但是洪秀全还是猜忌李秀成的。

这种猜忌的状态,李秀成的能力得不到最大化的发挥,太平天国的事业也遭到了动摇。

最终太平天国不可避免的归入失败:曾国荃的部队攻下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李秀成在突围不久就被清军活捉。

2、李秀成的供词

李秀成被俘以后,曾国藩和曾国荃关于如何处决李秀成产生争议。曾国荃主张直接杀死李秀成。而曾国藩打算审问李秀成,先从李秀成这里拿到关于太平天国的一些内幕消息再说。

最终,李秀成决定写下一份供状。

其实一开始李秀成坚持不打算写供状。但是之后李秀成改变了主意。

关于李秀成的供状,前半部分的内容大约是谴责清廷腐败昏聩,并表示了太平军起来抗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李秀成很清楚,自己即便是夸奖清廷,清廷也不会饶了自己。

但是后半部分,李秀成给曾国藩留了一颗“地雷”。

后半部分的供词内容大致是李秀成认为曾国藩的军政能力都强,并且清朝如今已经腐朽到家。如果曾国藩愿意造反,那么凭借曾国藩的实力,指挥湘军挥师北伐,必然能一举推翻清朝——毕竟中国历史上,军阀做大推翻朝廷的情况比比皆是:曹魏取代东汉,事实上就是军阀推翻原先的朝廷。

等到李秀成的供状出炉以后,曾国藩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李秀成给套路了。

因为自己如果把供词完整汇报给朝廷,必然引起朝廷的猜忌。更何况当时除了曾国藩以外,还存在李鸿章、左宗棠这些巨头。如果有政敌根据李秀成的供词拿来大做文章,那么曾国藩更会处于麻烦状态下。

当然,隐匿供词也不行了——因为这样会被解读为曾国藩包藏祸心,信了李秀成的宣传,打算造反。

此时曾国藩后悔不已:早知道就该采纳曾国荃的意思,把李秀成杀了,这样麻烦也都没了。现在自己堪称骑虎难下。

不过曾国藩最终还是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李秀成的供词,只交出前半部分,把后半部分截取掉。

之后曾国藩把这份供词锁在家里,并且尽力不让外界知道。

直到1960年代的时候,这份供词才被无意中发现。此时距离太平天国覆灭,已经一个世纪左右了。

3、结语

当然后世对于李秀成的这份供词的真伪也存在争议。

因为有人认为这份供词或许是假的。因为曾国藩如果真的担心供词会给自己带来祸患,那么直接销毁这份供词岂不是更好,何必留下来?

总之,迄今为止,李秀成的供词问题,依旧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