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到不能尽孝父母,就不觉汗下

 惟虫能天 2024-10-03 发布于河北

我读曾国藩家书系列

曾国藩在致弟“劝诸弟为耕读孝友之人”的家书中写道,诸弟仰观父、叔纯孝之行,能人人竭力尽劳,服堂上,此我家第一吉祥事。我在京寓,食膏粱而衣锦绣,竟不能效半点孙子之职;妻子皆安坐享用,不能分母亲之劳。每一念及,不觉汗下。

曾国藩在这段家书中重点讲到了两层意思一是说父亲叔叔辈皆为纯孝之人,他们皆能尽最大努力,尽劳尽孝服侍父母乃自家第一吉祥。对曾公的这段话切不可作等因为一个家族的后人能不能发达,发达能不能绵延不绝主要原因在于家风祖德的传承尤其在于孝道的传承子孙后代孝不孝,应在父母祖辈身上找原因,因为榜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不在如何说,而在如何做如果父辈纯孝,那孝道自会上行下效,代代相传,这样的家族自然会吉祥如意,人才辈出,起码不会出不孝子孙。我常听我的祖辈讲,我们诺大的家族没有出过不孝子孙我没见过我的祖母我三岁时祖父离世但我听说我父母对祖父祖母是极其孝顺的我家的孩子之所以皆能走正道,我很感恩我的父母祖父母做了第一吉祥事”。这是我们家族最大的无形资产。

公讲到的第二层意思是说自己在京任职,不能为父母分担辛劳,不能很好对祖父母和父母尽孝,想到这里,就不觉浑身冒汗,感到羞愧。实际上公虽在外为官,不能时时侍奉在父母父母的身边,但其却能时时在物质上,尤其是在精神上极尽,更能对家庭担负起教育影响的职责,这不也是很好的孝行吗?再说在某种意义上讲,为国尽忠是在家尽孝的延伸和扩展,大也是大。但从另角度而言,尽管是不得已,但在具体事情上不能更多的服事父母,也不能说不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我从20来岁即离开本乡,后又出工作,离父母越来越远,我在为父母尽孝,尤其是在服侍父母上做得很不够,每每想起来觉得于心有愧。

令人遗憾的是,时下有些子女别说精神赡养了,往往把年老迈的父母视作负担,对父母连起码的物质生活也不管不顾。我想对这样的人说,孝敬父母主要不是父母的需要,而是子女的需要,谁孝敬父母谁受益,这是一定的道理,否则就是自绝于吉祥之事。不仅自己这一代,而且也会使子孙后代的命运无法看好。因为你不可设想根子坏了的树能够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道理就是如此简单。(讲于2023年9月14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