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博物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上)——上海3日(8)

 阿榧榧香 2024-10-03 发布于江苏
★旅游地点:上海乒乓球博物馆
原本我并不知道上海还有个乒乓球博物馆管的,纯粹是因为在世博会博物馆出来以后,看到有一块路标指向乒乓球博物馆,查了一下地图,居然还挺近。只是从世博会博物馆出来时间有点晚,就算冲进去估计也游览不尽兴,于是干脆第二天再度坐地铁到世博会博物馆站下,然后在地铁站口扫了一辆自行车,几分钟就到了。

博物馆全名“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 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看样子,这座专业博物馆的规格还是很高的。门口有一件雕塑,正中是一个空心的球型,大概象征乒乓球吧,旁边的造型也许是球拍?

走进展厅,第一眼就看到了琳琅满目的乒乓球拍,原来开始的时候,乒乓球拍的柄有那么长,简直可以用来打羽毛球了嘛。

乒乓球动运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开始的时候还是一种贵族运动,是欧洲上层社交的娱乐活动,后来才流入民间。开始时候的球拍看着挺简陋的,完全不像现在的球拍两面都是胶。当然,有胶没胶,对于顶尖的运动员来说还是可以成为王者,张怡宁就曾经用一块备用球拍把对手打得没了脾气,据教练透露,那块球拍就像一张鞋底子。

原先的球拍还真就像鞋底子,两面都是木板。不过发展到后来,球拍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不仅球拍的颜色开始有了彩色的,像宝蓝、大红色啥的,很鲜艳,还有的在球拍上汇图,像人像画之类的。

有一副球拍简直可以当作工艺品,分别绘着男性和女性的半身像,颜色用得的很和谐,像是油画。

拍柄也有讲究,还有副球拍居然是手枪式的。我试着把手掌印在玻璃上,还别说,这握手的部分还真挺契合的。

有几件套装看着挺讲究,倒不是说球拍讲究,而是配套的物件有点多,有一对像车轮样的东西不知道是作什么用的,难道以前拍的不是圆球而是圆饼?

旁边有当时打乒乓球的模拟场景,球台倒是跟今天大小差不多,四周有网围着,打球的双方分别是男性和女性,都穿着礼服,女性还戴着礼帽,倒像是出席什么宴会。更奇特的还是他们手里的球拍,居然是网状的,这分明就是羽毛球拍嘛!

我忍不住怀疑,难道飞屋环游记毛球就是在乒乓球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好像羽毛球的历史要更早一些,大概十四五世纪的时候就有了。那么,最初的乒乓球运动,还是借鉴的羽毛球?

不过,这个疑惑在往前走不多远的时候,就得到了解答。原来乒乓球是脱胎于网球,开始的名称就叫“桌上网球”。

好吧,我们平常玩的基本上是羽毛球和乒乓球,网球还是上学那会儿玩过一阵,力量不足,实在玩不来,所以一时间压根儿没有想到网球。

展厅里陈列的短柄网球拍,进一步佐证了这种说法,原来网球拍也有短柄的,还真跟模型里的乒乓球拍差不多。

世界上第一个乒乓球看起来跟现在的白色乒乓球差不多,不过当时是个实习球,没有什么弹性,后来才改用空心小皮球。

后来用过的乒乓球真的让人叹为观止,虽然都是球形,但大小不同,颜色不同,还有外表也不同。有一个跟今天的皮球缩小版特别像,还有的是球面居然是网状的,造型还挺好看。

展柜里陈列的两只羽毛球也挺好看,有一只大型羽毛球是紫白相间的羽毛,很漂亮,就是个头有些大。另一只小型羽毛球的羽毛倒是白色的,可这造型挺艺术啊。

1900年,当时被称为赛璐璐球的乒乓球被引入比赛,因为它弹离羊皮鼓拍时发出的声间,最后被命名为乒乓球,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墙上早期乒乓球的插画,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真是上流社会的娱乐,因为女士们身穿的还真就是裙装礼服。
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生产乒乓球器材,可见在当时的美国,打乒乓球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运动了。据统计,有超过20万美国人参与到了这项运动中。后来,乒乓球运动传入亚洲,逐渐席卷全世界。

展柜里的烟斗和银质火柴盒都是1902年的文物,大概是当时玩乒乓球的时候,绅士们还需要抽雪茄吧。即使运动员不能抽,众多的旁观者总免不了有人有抽雪茄。

1902年的乒乓乐曲,表明当时玩乒乓球还有背景音乐,当然也可能是胜利时放的,可惜我的五线谱知识早已经还给了音乐老师,看着这张谱子并没能哼出曲调来。

早期的明信片构图虽然简单,但已经能看出当时的乒乓球台,已经跟今天的样子差不多了。当然也有圆形的台面,但估计是艺术加工了,这样的台面实在没法打乒乓球。

有一幅《打乒乓的人》,画面上对打的两人居然还是一个男性一个女性,估计那时候还是娱乐活动,不过旁观的人可不少,乌泱泱的人,可见这项运动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旁边还陈列了一些乒乓球的纪念品,有一尊孩子的雕塑,正歪着头微笑,手里还做着动作,不知道是拒绝还是什么意思,这歪头杀看着挺可爱。

乒乓球拍居然还能作为情人节礼物,当然没有多大的实用性,拍子周边有绸缎褶皱装饰,上方还系了一个蝴蝶结,整体颜色呈粉色。球拍面像是丝绸制品,还有一个立体的爱心丘比特。可见,这件礼物,应该是送给女士的,而且还是年轻的女士。

陈展的1904年的广告画扇子一组四把,扇面都是手绘的贵妇人头像,但是把扇子放在这里,难道是因为它的“长相”跟乒乓球拍相似度很高的缘故?

乒乓主题的瓷质茶托和茶杯是成套的,要说瓷器,还得看咱们中国的,这几套看着有点粗糙了。要知道,我们在1902年炼制的瓷器,那可是异彩纷呈的。相比较而言,还是一对花瓶看着挺别致,有种复古的味道。奖杯看着像是银质的,已经泛黑了。

一旁还有各类银餐具,银质烤面包架、银质餐巾环、银质调羹等,但是我没看明白这跟乒乓球的关系,难道是在乒乓球比赛期间使用过的?

乒乓日历奖杯还挺有意思,一款是在乒乓球拍上铸了一块牌子,另一款则是把球拍斜插在底座上。制球机械部件看着挺简单,不过乒乓球的构造本身也不复杂。第10届布拉格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检验设备挺有意思,居然像一个天平,难道是给乒乓球称重的?

有一幅《原始水彩明信片》画的是一个男人右手持拍,左手握球的形象,这里的男人不再是穿着燕尾服了,而是穿着很休闲的工装之类的服装,看起来很欢快的样子,在概这时候的乒乓球已经走入了平民阶层。

馆内还陈列了几种乒乓球网,材质不一,有的网眼很细,有的则很粗,反正只要能把乒乓球给拦着不从网眼里进出就可以了。丝布球网看着就有点挺艺术感了,估计女子比赛的时候用得上。

网架也有好几副,其中木质的网架看着最有质感,保留了木头本身的颜色,柱子的造型也挺好看。

1902年的球拍也有很多种类,像方柄木板拍、皮革面球拍、颗粒胶皮拍等,颗粒胶皮拍跟现代的乒乓球拍已经颇相似了,其他的种类大概被淘汰了吧,娱乐还行,在比赛中估计不大适用。

1902年用的记分表和记分册看着很原始的样子,跟今天手工的考勤表差不多。1950年的计分器,共有三根指针,可以指向不同的数字,从0-10,当时的乒乓球是19分制?

但是三根指针,不知道第三根用来表示什么。1902年也有记分器,但是一个表盘只有一根针,所以两个表盘成一组,数字从1至12。也有可以拨数字的记分器,这个更加简洁明了。

捡球器倒是头一回见识,我们大众娱乐的时候,都是自个儿捡球的。捡球器有的是一个三脚的小叉子,正好把一只球给夹住。效率相对高一点的,还是各网网兜式捡球器,不用太精准就可以把球给捡起来。

小小的银球,
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落下动人的音符。
矫健的身影,
在世界各大赛场上出现,
不能停止的脚步。
一次次奏响的国歌,
一面面升起的国旗,
巴黎奥运会落下的帷幕。
中国梦之队的霸气,
是独孤求败的寂寞,
未来依然看我主沉浮。

——现代诗

自由行:上海乒乓球博物馆
8盛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