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王宗岳拳论》之前世今生

 CHHY123 2024-10-04

资料搜集整理:李永章

一、《王宗岳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是为论。

【史海钩沉】《王宗岳拳论》之前世今生

二、王宗岳简介

王宗岳,字林贞,号净贞,生活于明朝万历年间,山西人(传说为山西太谷县小王堡村人。据李亦畬手书《太极拳谱》之《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记载,说明王宗岳为山西人无疑)。内家拳名家,精通拳法、剑法、枪法,对拳术颇有研究。

史书对其记载甚少,现今资料,多为后人传说和考证,生平、籍贯说法不一。

三、《王宗岳拳论》之前世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武澄清考中举人,任乐亭县教谕。咸丰二年(1852年),武澄清壬子科进士。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武澄清到河南舞阳县任知县,在任期间(1854—1860年),从舞阳县盐店得到王宗岳拳论数篇,并交于二弟禹襄。武禹襄得之后视为珍宝。

据武氏传人中流传下来的说法,当时武禹襄拿到王宗岳这篇不足五百字的文章时,并无标题,只是一篇论述拳术的文章而已。

【史海钩沉】《王宗岳拳论》之前世今生

四、《王宗岳拳论》之今生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李亦畬始从母舅武禹襄学习此技,口传身授,融会贯通,潜心钻研拳技二十余年。武禹襄、李亦畬二人结合所得王宗岳拳论,比照参悟,由心知,到体悟,精心研究。在其研习过程中,他们将这篇以“太极”之理阐论拳术的文章,始称为“太极”之“论”,以示区别与其他拳论。

光绪七年(1881年),随着武禹襄祖师编创拳架套路的定型,以这篇以“太极”之理阐论拳术的文章为理论基础,李亦畬在编著名为《太极拳论·后附小序并五字诀》一书时,出于对王宗岳拳论的无限崇敬之情,将王宗岳这篇以“太极”立论、阐述拳术的文章,以《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为标题,作为拳谱之首,抄录于册中,用“山右”一词介绍王宗岳为山西人;“太极拳”一词也随之问世。李亦畬以《太极拳论·后附小序并五字诀》为名,工笔小楷手书三册,一本自存,一本交胞弟启轩,一本交弟子郝为真,后世人称“老三本”。

【史海钩沉】《王宗岳拳论》之前世今生

自存本

自此,此篇王宗岳拳论以《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为名闻名于世,更因“老三本”的迅速传播而广为人知。“老三本”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太极拳理论著作,是第一次使用“太极拳”一词的历史文献,是对王宗岳传世拳论之唯一记载,其理论被各太极流派奉为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