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0-1969,那些难以忘怀的60年代印记

 明日大雪飘 2024-10-04

60年代中国百姓生活影像

60年代大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

60年代东北百姓的日常生活

60年代中国校园生活影像

196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再见1960-1969,
那些难以忘怀的60年代印记

原创 北冥の鱼汤

01 再看大跃进后民生变化

大跃进期间,中国民生发展,本质是围绕服务工业化的调整。

无论是大炼钢铁、还是人民公社,都是想通过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市场化的资源流向,将资金倾向于工业。

过于激进的跨越式发展策略,经济平衡被打破,人们日常生活随着经济政策调整产生了明显的波动。刚享受人民公社大食堂的饱饭后,紧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人们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图片

随后票证发行,低标准生活的开始,都是经济不平衡引发的,后期虽然为了恢复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补救,但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农村集体生活的一次探索,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既有收获、又有教训。

就在那个波动的年代,老一辈只求奉献,不图回报,发光发热,建水库、修铁路、垦农田、设工厂、搞运输,为新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02 吃饱就是幸福和票证流行

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开始,人们精神世界丰富,物质生活贫乏,勒紧了裤腰带还要说着大跃进,把家里的大锅都给拿了出去,支持国家炼钢。

随后,城市对猪肉、牛羊肉、鲜蛋、红白糖、粉丝等8种副食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

汉民每月每人供应猪肉6两,牛羊肉5两;回民每月每人供应牛羊肉1斤4两;红白糖各4两,鲜蛋2个。6两肉两筷子就没了,却是一月的定量。

那个年代国营食店营业员最吃香,既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大家都想跟他们搞好关系,以便于在买东西的时候能多得点油水。

图片

在那吃饱饭加点油水就能幸福一整月的年代,能告诉别人吃肉的感觉就会被羡慕,大家对吃的重视远超现在人的想象。饺子等食品必须是过节才能偿,进一步引起对节日的祈盼。

粮票的出现,标志着商品票证制度的开始,小小粮票,用40年的时间,几乎陪伴了那个时代所有中国人。

随后票证丰富了起来,肥皂票、火柴票、烟筒票、铁炉子票、铁锅票、铝壶票、炭煤票、木床票、圆桌票、闹钟票、手表票、电灯泡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等。这些票都是一次性的,按票面规定的数量购买。

1961年底,北京发行“工业券”。除凭证和凭票之外的商品皆凭券供应。当时平均每20元工资配一张券。购买范围有:毛巾、毛毯、毛线、铁锅、搪瓷口杯、运动鞋,雨伞、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进口刀片、各类箱包、巧克力糖块及定量之外的香烟、茶叶、白酒等。

图片

商品短缺,票证奇多,造成当年中国市场一大特色——排队。人们上街,只要见到排队,先不问卖什么,赶紧先排上队再说,晚了就没了。

当时营业员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还要么,不要就给别人了。”那会卖家是上帝。

当时,城里供应紧张,农村更困难。由于办“人民公社”,社员被迫吃集体食堂,淳朴的农民响应号召,把自家铁锅、铁勺等家伙无偿捐献出来,投入高炉熔炼,大炼钢铁。

公共食堂及其供给制,脱离了当时国情,超越了人的觉悟,有些做法也很荒唐。1961年中,各地开始解散食堂。各家农户不得不重起炉灶,但又买不到铁锅等炊具,纷纷涌入城里寻购。然而,市区的商品几乎全都凭证或凭票供应,农民根本买不到东西。

03 生活奢侈品

舞会大概是当时城市工人最喜欢的娱乐生活,裙子、中山装格外显眼,人们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脸上表情略显严肃,绝对不能流露轻佻。在舞池中,场内井井有序,大家动作整齐有序,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

1961年,对少数商品实行高价政策,高价糕点和高价糖果等商品,一律不凭证、不限量、充分供应。全年销售高价糖果4.1亿斤,糕点3.9亿斤,共回笼货币33亿元。

大白兔奶糖当时是所有孩子梦中所想。

北京的餐饮业于1960年7月30日实行就餐收粮票制度。仅保留少数高档饭馆,不收粮票,但实行高价销售。

东安市场的东来顺、王府井大街的萃华楼饭庄、西单北大街的曲园酒楼、王府井大街的大同酒家约18处,欲到这些高级饭馆用餐者须提前一日在饭庄门前预约,领取“号牌”,次日凭“号牌”入座用餐。

随后,国家先后对茶叶、自行车、酒、手表、砂糖等商品实行高价政策。

图片

当时的平价车每辆160元左右;河北定高价为每辆650元,广东定高价为每辆590元。河北按此价格推销十多天,共售出4292辆。

钟的高价比平价提高1.5倍,表的高价比平价平均提高1.73倍。高价茶叶比平价提高3倍左右,高价针织品,比平价高3.09倍。

这些高价产品对中国人来说,都是奢侈品。

04 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运动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印记,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建国后一直推行赶超战略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资本,国家整体比较贫穷,需要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这也导致严重的城乡差距。

图片

城市由于各类资源、政策的倾斜,生活条件要比农村好太多,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农业生产人口减少、城市消耗增加,导致沉重的农产品供应负担。国家不得不限制农村人口进城,户籍制度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不断完善、发展的。

在工业发展较好的时候,不断增加的企业建设,能够消化一定的富余劳力。但随着经济调整,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就凸显,城市居民本身也开始面临失业问题。

农村粮食供给在城市越来越多的需求面前,压力越来越大。国家不得不动员城市人口返乡支持农业生产,有计划的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农业人口,逐步演变为上山下乡运动。

“下乡”运动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当时基本上是在国营农场工作,为城市提供日常农副产品。农场包揽了衣食住行,婚恋、生育、就医。

1962年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国营农场无法容纳更多的人,绝大多数青年就直接被下放到村庄。

图片

1963年,中央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指出,在今后15年内,每年大约有百万左右的青年需要有计划地安置下乡,参加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下乡学生由18岁放宽到16岁,条件是能够独立生活。

实际上,从1961年到1963年,全国职工减少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口减少2800万人,精简工作对经济好转开始起作用。

1964年,国家机关7700多名干部下放到农村和矿场进行劳动锻炼。同时,全国有30多万城市青年下乡落户,开始走知识分子劳动革命化道路。

而真正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

1968年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

当时大专院校毕业分配,要求必须坚持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方针,彻底改变知识分子脱离劳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状况,打破大专毕业生一出校门只能当干部,不能当工人、农民的惯例。

图片

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

上山下乡运动,根本原因是城市就业岗位不足。结合当时三线建设、中国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的政策,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充实到农村和三线地区,支持当地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而当时所有的政策离不开一个国情,人口大国。1964年全国总人口已经达7.2亿,较建国初的5.4亿人口,增加了将近2亿人。年均近2000万的人口增长,对当时的中国来讲,是比较重的负担。

任何运动都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虑,这么多年过去,不论对错,一代上山下乡者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在祖国大地上留下了奋斗的痕迹。

图片

在此,再次向那些为了国家发展曾经努力的人们,致以敬意吧。

05 向雷锋学习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解放后,在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加工作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1960年参军入伍。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立功三次,还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因公殉职。

1963年初,他的优秀事迹公开报道。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很快雷锋的事迹得到了党史内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迅速兴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

全国开始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报纸、图书、画册、电影,对雷锋事迹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形成了一股新风气。

雷锋在当时成为服务人民的典型代表,并成为新中国的榜样力量。

06 农业学大寨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农业合作化后,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

1963年,大寨村发生了一场特大洪灾,但是大寨人仍然坚持“三不要、三不少”。一不要国家的救济款、二不要国家的救济粮、三不要国家的救灾物资,还要做到社员口粮不减少、库存粮食不减少、国家征购粮不减少。

大寨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凭着一双手、两个肩膀、一把镢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的苦干,在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植树造林1000多亩,整修良田800多亩,修筑盘山公路12里,建蓄水池6个,容水10000多立方,盘山水渠28里,铺设地下水管道30000多米,旱地灌溉面积达400亩,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而且每年上交国家20多万斤余粮。

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了毛主席充分肯定。但是毛主席为了慎重,又派人下去核实,看是不是真实的、有没有水分,经过调查,大寨的事例是真实的,是经得起考验的,陈永贵是好样的。

图片

1964年,毛主席亲自接见陈永贵,说大寨搞得好,要向全国推广,从此轰轰烈烈的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始了。陈永贵也从此一鸣惊人,最后成为了建国后有名的农民副总理。

07 孩子的玩具

60年代男孩们炫耀的方式—赌烟标、集糖纸,一直延续到70年代,孩子们藏在抽屉里发黄的烟标、糖纸,承载着小时候的快乐时光。

烟盒赌法,按照香烟的价钱以决先后,烟盒价钱贵的孩子先玩,根据不同的规则有不同的玩法,输赢完全是转瞬间的事。孩子们把输赢的东西当自己的财富,争得不亦乐乎。

那时最贵的烟就是“长中华”0.72元,“短中华”是0.62元,接下来是“牡丹”0.54元、“红塔山”0.52元、“三七”0.37元。

后来流行一句顺口溜:高级干部抽“牡丹”,中级干部抽“香山”,工人阶级二毛三,贫下中农卷“大炮”。

弹弓也成了男孩成长过程中的不二之选,围绕弹弓打鸟、打碎玻璃,成了整个童年无法忘却的回忆。

斗鸡在这个时候兴起,一只脚盘起来,用手抓住脚脖子,膝盖就是打倒对手的武器,双脚接触地面为输。可以两人决斗,也可以分帮对垒,男孩子们在游戏中找到战争的感觉。

男孩子玩“烟盒”“弹弓”时,女孩子中间很流行绣花。用圆珠笔将绣样扩展到坐标纸上,然后用彩色绣线将图案绣到布上,绣出好看的花样的女孩总能得到最多的赞美。

女孩主要绣一些枕套、桌布、玻璃杯上的盖布等家里的小物件,最有名的绣样是“喜鹊”“金鱼”等传统吉祥物儿。若是有闺蜜结婚,女孩就会绣一对枕套送给他们。

08 物品供应匮乏

1964年高价商品从16种减少为13种,物价普遍下降。上海牌半钢手表每只从100元降为80元,永久牌自行车每辆从185元降为173元。

1965年市场价格继续稳中有降,与1963年相比零售价总水平下降3.85%。此后,根据经济形势的好转,又陆续调低了高价商品的价格,至年底基本取消高价供应。

60年代物质极为匮乏,没有那么多新衣服,而每家每户都好几个孩子,一般“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那时穿补丁的衣服,随处可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能再穿的衣服,也被当补丁、纳鞋底。

图片

1960年开始的布票按人头发放,凡是在京有正式户口的(吃商品粮的),每人全年四尺五寸,实际够打补丁用。当时的拆洗缝补业总几乎是最繁忙的店铺。

打一块补丁,除了收钱,还要按尺寸收布票。1964年后,情况稍缓,发放布票略增。除布票外,还发行过: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裤衩票、胶鞋票、棉鞋票……

图片

有一时期,买缝衣线也收布票。生了小孩的妇女,发“油布票”一张,凭票可买到三尺油布,可以防水。当时兴一种油布钉鞋,鞋面就是用这种布做成的。

实际上更多的补丁都是家里人自己完成的,那会谁家有个缝纫机就能引来七大姑、八大姨的拜访。缝纫机后来也晋升为结婚必备大件。

自那会开始,谁家要有个新衣服穿出来,绝对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过年比的就是吃的、穿的,孩子穿新衣服、吃好吃的就是最开心的事儿。

09 新鲜事物出现

1965年,第一座供应民用液化石油气的灌瓶站在北京西郊建成,并率先向北京一些居民区域发展用户。

当时一罐煤气是2.7元,议价是每罐3.2元。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到80年代初,才渐渐用上高级的液化煤气罐。

中国邮电通信网络已经延伸到广大农村,一般县都有了10个左右的邮电局、所,95%以上的农村人民公社都有了电话。通讯能力的提升,对当时国家管理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电话仍然是稀罕物件,信件仍然是主流的通讯形式。

图片

同时在城市,大量的新鲜事物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当时可能并不会立马飞入寻常百姓家,但随着工业化的建设,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10 布料供应放宽

1969年,中央就棉布分配规定,按人口平均定量16尺1寸,比上年增加7尺1寸;调剂用布平均每人1尺。当年,居民每人平均棉布消费量达到21尺6寸,比上年增加6尺。

图片

到“文化大革命”,军装成了新潮流,成为大家羡慕的群体和信任的衣服,军装也是社会地位的体现,军装制服的纪律性和集体性,和当时的社会精神是一致的。

图片

而隐性层面,是军装代表吃国家饭,有稳定的生活基础。这当时是大多数人向往的。

来源:鱼汤经济学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