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1 再读一本马亲王的历史小说——《长安的荔枝》,一气呵成,三天读完,意犹未尽,体验感可能超过了这几天国庆档上映的几部影片。 人人都知道杜牧这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却似乎少有人去探究它背后的故事。其中的荔枝是如何从五千余里外的岭南运送到长安城的,却鲜有史书详细记载是如何办到的,脑洞大开的马伯庸以此为蓝本构建了一个大唐社畜李善德拼尽全力做项目的故事。 虽是历史小说,读者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影子,大城市买房落脚、职场情商博弈、不得已的违规逾矩等,小人物的挣扎是那么相似。一项将鲜荔枝运逾千里之距的艰难差事,以微观人事折射大唐宏观社会。 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 佩服马伯庸这种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切入点,既是对历史的较真,也是对读者好奇心、求知欲的准确把握。 2 这部小说篇幅不长,却包罗万象,各位看官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谈荔枝,而不仅限于谈荔枝,这是马亲王的本事,也是本书最大的魅力。 一部小说,在流量为王的今天,能有意无意造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也是一个差异化的IP。 3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善德背水一战、在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应该是在“置之死地而不生”的境地下,迸发出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决心,和“方法总比困难多”的执念。 相比对社会和环境简单粗暴的怨妇式的吐槽,在真实世界里,这种执念才是最可贵的。 因为这种思维,是“以我为主”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动辄依赖他人或环境等客观条件。 一个修炼成了的成事人,还能一往无前,除了对成事方法论的谙熟、对不朽的渴望,内心最深处还得有一股蛮荒之力,李善德就有这样的蛮荒之力。 这让我想起了冯唐的《成事》,他总结了成事的几个要诀,抄录于此:
“四毋”是孔子说的,要杜绝四种毛病一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行胜于言,完成胜于完美。
结硬寨,打呆仗,量变会形成质变。别人做一,你做百;别人做十,你做千;功夫下到,笨人也会变聪明,软蛋也会变强者。
什么是牛人?就是在置之死地而后生中突破出来超越自己的人,所以,适当的卷不是坏事,陷入绝境可能是你蜕变的机缘。常常让自己跳出舒适区,主动去迎接“负熵”的挑战,对人的成长有好处。
有些人天生就是嘴比脑子快,非常依靠“直觉”!有时候,直觉准是种天然优势,但在输出自己的观点前,要先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先去想想别人的立场。很多乍一听到的观点,你自己心里稍微做一个模型,简单量化测算一下,就会发现对方站不住脚。当让,这个前提是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系统的思维方法。
要有自嘲的能力、要有谋生之外的爱好,要有跨领域的知识摄取。
如果这个事情你现在没办法超前处理,就不要老是纠结,因为你纠结到死也没用。该吃吃,该喝喝。 在没有发生的事情上耗尽心神,是最愚蠢,最亏,最损耗能量的行为。能量很宝贵,要用在对的地方。
本质上就是内核的稳定,这来自于你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容易被外界干扰。凡事都先想要稳住自己,心稳了,人定了,事自然而然就能成。 每临大事要有静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 薄薄一本小书,马伯庸把他对历史的熟稔与现实关怀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笔能直击人的内心。写的是古人,却让我们看到自己。 最后的结局,排除万难,力挽狂澜,大功终成的李善德,做出了符合内心良知的选择,最终被流放,并归隐乡间。 这结局,我觉得略显突兀了。 但放下书,我忽然理解了这个突兀。 这个突兀,是马伯庸写给唐玄宗时代李善德,也是写给今天混迹职场、官场里,那些身不由己但内心仍有浪漫理想的“少年”们。 哪怕这些“少年”们,早已“尘满面、鬓如霜”,内心深处,也应秉持这最后的倔强。 三个石头 2024.1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