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典籍《曹刿论战》里的中国密码

 昵称华明房产 2024-10-05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以其一直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而广为流传并为人们所熟知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代表着中国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作为一部记录和研究中华文明先秦及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文献,其中所蕴含的爱国精神、人民精神、创新精神、史学精神、文学精神等绵延中华历史数千年,至今仍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普世价值观。下面就让我们一探隐藏在历史典籍《曹刿论战》里的中国密码。

一、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的生存密码

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短短数言,一个两千多年前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国人形象跃然纸上。在此我们且不论曹刿人是何身份,但从其乡人的话语中就可看出,对于这场战事,当时的曹刿是完全可以以局外人处之的。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容赴之,慨然应之的曹刿,是一个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的曹刿。由此,我们不经会想到在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民族一次次陷入危急存亡之刻,总会有一批批的仁人志士站出来力挽狂澜,救亡图存,舍小我,为大国,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生生不息,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他们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他们秉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朴素情怀,他们可能是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可能是封建时代的儒者义士,可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先驱,可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炎黄子孙,他们以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身为炎黄子孙的责任感所塑造、传承的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而依旧雄屹于世界东方的生存密码。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密码

原文:……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从文中的对话我们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平民政治家曹刿正在气定神闲的谋划论战,而判断可否一战以及支撑其人价值观的就是以民为本的人民立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道出了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的政治信仰。此时的曹刿,是深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道理的曹刿;此时的曹刿,是秉持政者,正也崇高政治理想的曹刿。纵观古今历史,沧海桑田,朝代更替,多少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皆成历史云烟,而江山仍在,人民仍在。历史告诉我们,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你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就拥护你;你与人民争利益甚至陷民于水火,人民就抛弃你。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啻为中华民族得以长盛不衰的永恒政治密码。

三、知常达变,革故鼎新的创新密码

原文:“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为战场上鼓舞士气的常态,而能不守陈规,巧学活用达到彼竭我盈,故克之的效果,就非有创新之能莫属。知之为知常,活用之为达变,知常为基础,达变是超越。此时的曹刿是深刻理解战场规律的曹刿,此时的曹刿是知常而不守常,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从而实现了以小敌大,以弱胜强,一举击退强大齐军的曹刿。纵观人类历史,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发达的重要力量和不竭动力。在现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不断革故鼎新、创新求变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不断突破自我,守正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知常达变,革故鼎新是中华民族得以历久弥坚、源远流长的创新密码。

四、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史学密码。

《曹刿论战》首先是一篇史学文章,讲述的是曹刿在齐鲁长勺一役战前、战中、战后的言行以及击退强大齐军的史实。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同时也可以深深体会到文章所传达的关于人生、政治、战争等多方面的认识和思考,对于我们以史鉴今有着珍贵的借鉴意义。类似的笔法也正是《左传》的写作特点。《左传》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其秉承全面、真实的记史方法,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内容方面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其中所蕴含的关于社会、人物、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思考和智慧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仔细品味。史为今用,《曹刿论战》中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写作笔法和态度不啻为我们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史学密码。

五、微言大义,文以载道的文学密码

《曹刿论战》是史学文章,同时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通篇全文只有222个字, 可谓“言微”;而短短222个字,就把战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记叙得有条不紊,把人物刻画的丰满鲜活,包含的内容丰富广博,可谓“义大”。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过程来安排结构,三个段落环环相扣, 互相补充、照应,体现了作者巧妙的谋篇构思。行文巧用对白,生动准确描述出曹刿对政治、战争的精辟见解,在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和果敢创新,完整展现了一场战役的战前、战中、战后的不同画风画面,传达了在当时历史时期人物的思想和行为特征,令人在寻常处见真章,于无声处听风雷,可谓微言大义的典范。另一方面,《曹刿论战》中蕴含的思想和智慧也准确的阐释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以载道的特点。莫砺锋教授《让古典名著焕发现代光彩》一文指出,“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无不身兼优美的文学作品与深刻的人生指南的双重身份”。以之来观《曹刿论战》,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民族精神、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的政治信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灼见、知常达变、革故鼎新的战争智慧无不闪耀其间。短短222字的字里行间,记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场战争,承载的更是一个人背后的智慧,一件事背后的道理,一场战争背后的规律。文字是文学的基础,经典是智慧的载体,微言大义,文以载道不啻为中华传统文学作品的文学密码。

综合观之,《曹刿论战》可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史家名篇,文学佳作,其在史学和文学方面的珍贵价值值得我们不断去挖掘、学习、传承、创新,闪耀其中的中国密码也必将为我们在破解任何难题的过程中提供历史智慧、中国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