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序言

 胡承林诗词集 2024-10-05

                               曾凡汉

          我与胡承林先生结识多年,是诗词为纽带,将我们聚到一起来的。在中国传统诗词这块领地里,我景仰他的执着,慨叹他的辛勤耕耘,更崇拜他的多情善感。诗词创作是个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的事情,胡先生皓首穷经、呕心沥血、化苦为乐,近年来克服重重困难,笔耕不辍,创作诗词曲联千余首(副),已结为两个诗集。如果说第一辑《树繁吟梦》还较稚嫩,那么本辑《树繁暮吟》已跃上台阶,走进成熟之路了。由此,我们摸索到了先生的心路历程,看到了作为一个已退休的老教师、老领导,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份责任,那份热忱,那份执着精神和信心。更看到了“文化强国”的理念在一定平台上扎下根基,透出光芒。

        《树繁暮吟》是一部励志之作。暮吟者,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也。先生暮年,身体欠佳,但朝暾夕月,沉吟不息。真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唐·韩偓赠友有言:“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先生奔走于诗坛,行吟于泽畔,大凡应景、唱和、采风、诗会等吟坛活动,他都悉数参与,一次不落下,并表现出谦和而严谨之态度。先生曾说“唯有诗词钟我意”,于是“采摘芳菲歌盛世,点染云霞颂复兴”(《破阵子·笔耕不辍》)。他的诗心诗志,充满正能量,不但在地方文化圈子里起着积极影响,同时对诗言志,诗缘情,以及对诗的“兴观群怨”功能,演绎得十分到位。作者虽有感于迟暮,“人生还有几重阳”?但不服于迟暮,“秋风落叶韶华去,学菊枝头吐晚香”(《丁酉重阳感怀》)。先生对诗路的执着,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乃晚年有所作为之动力也。

        《树繁暮吟》体现对家乡故土的一片深情。大凡情感丰富者,都会对家乡故土有一种特别的思索和依恋,体现出魂牵梦绕的是故乡,念念不忘的是亲人,正如杜甫所说“月是故乡明”。在先生的诗集里,吟咏乡风乡愁之作不在少数,而且无不情真意切,惹人念想,也许是人到老年的一种怀旧感吧。如《乡愁》:“无情岁月洗乡愁,逝水年华转眼秋。远隔关山家渺渺,归根落叶梦中求。”先生晚年迁居武昌,而老家在江夏农村,年深月久,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一句“远隔关山家渺渺”,乃游子之思也,情意绵绵,催人泪下。诗人的感情总是丰富的,对一个寓居在外的人来说,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富有感情,那么的记忆犹新。请看《端午忆昔》:“儿时总把端阳盼,白面馒头尝一回。苋菜盘中多美味,龙舟入水赛如飞。”“儿时”总是美好的,生活虽苦,但回忆起来,心里也甜。《青玉案·忆童趣》:“儿时泥味村前柳,夏日烈、青蒿茂。爱捉迷藏身汗透。捕萤掏鸟,捉蛙捞蚪,撩蚁沾身臭。/刺槐树下纵情逗,种出欢声夜空透。快乐孩提还记否?永生难忘,老人思旧,惟愿童心久。”家乡故土孕育了诗人,而家乡故土的泥味、烈日、汗渍、臭气以及欢声,一切都那么难忘,那么美好。美好的事物如深深的刻痕,永远存在于诗人的记忆深处。这正是诗人心之所思,情之所动也。“桃红柳绿莺啼草。暖艳晴空红日照。云雀叫,蓝天万里霞光耀”(《渔家傲·家乡春光无限好》),“银桂清香袅,菊花霜傲,尽染枫红妙”(《茶瓶儿·爱我家乡好》)等等,无一不反映桑梓情思挥不去,儿时意念拂还来。

          与古今诗作一样,《树繁暮吟》同样把咏物寓意、寄情山水作为常用的题材,从而吟咏之,赞美之。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诗人“体物肖形,传神写意”,盖托物言志者也。集子中这类诗作占了很大篇幅。先生写花咏草,绣水描山,笔之所及,花鸟虫鱼,大山名川,外地风光,家乡美景,无所不在,真可谓“心骛八极,志游万里”者也。什么岁寒三友、四君子、十大名花等,诗中闪亮登场;什么五岳三江,四海五湖等,笔底盎然呈现;什么春夏秋冬,四季八节等,亦应时而咏叹矣。在诗人的笔下,腊梅凌霜傲雪,少不了骨气:“一枝独秀清香溢,绽蕊霜天影自华。”(《咏腊梅》)菊花淡雅高洁,孤芳独立:“寒蕊抱香含笑老,萧萧落叶独芳姿。”(《中国十大名花·菊花》)雪花翩翩起舞,给大地带来生机:“漫天柳絮白蛾飞,千里江山罩素帏。”(《咏雪》)霜花晶莹素雅,充满灵性:“六角晶莹花遍野,株株草木玉珊瑚。”(《吟霜花》)竹子青阴不改,气势凌云:“傲世常青飞翡翠,凌云葆绿浴虹霞。”(《坡底韵之“岁寒三友”》)等等,这些咏物诗无不紧扣描形状貌之根本,托物言志之要义。诗人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寄托了一定的感情。集子中寄情山水类诗作也不在少数,特别是一组咏东湖词作,收录于《东湖十韵·寄调“清平乐”》中,尽情展现武汉东湖名胜,其中“磨山”“行吟阁”“放鹰台”“鸟语林”“梅园”等主要景点,着力推介之,渲染之,歌咏之,可谓尽善尽美。这组作品,可作先生山水田园诗作的代表,它代表了作为一个地方诗人的家乡情愫,代表了热爱自然、情系山河的高雅情操。

          通观《树繁暮吟》,可知其题材的多样性,表现生活的丰富性。大多为情之所动、心之所感而付诸笔端也。特别要提到的是,先生的家庭恋情是如此的炽热,如此的专钟,尽管人到暮年。他抹去时代偏见,对其糠糟老伴仍一往情浓,进而《为伊十赋“鹧鸪天”》,《为老伴四赋“相思引”》,认为“阆苑风和桃李芳,疏窗日暖海棠香”;坚持“月夜清晖浮影碧,夫妻相伴恋情长”;仍然“举杯酒醉黄花句,合卺诗题红叶篇”。诗人深情回忆老伴的往日艰辛,“田荒地瘦劳无获,路远坡长耕倍艰”,而今更要“金婚已过心相印”“炎凉冷暖互偎怜”。这两组词,似洪钟,如醇酒,使人闻之震撼,啜之动容;更使那些不知情为何物者读之汗颜。上文已提到“诗缘情”,一旦深入到情的意境,流于笔端的就是心迹,就是真实,就能动人心弦。

          胡先生的大部分作品我写我心,直抒胸臆,无矫揉造作之嫌。在生活中,遇花相惜,望月思圆;逢喜高歌,历难低吟。把诗词作为工具,书写人生真谛,吐露时代新声。当然,先生近十年来的创作,是呈台阶式发展的。从“勤奋”与“多产”的现状看,先生还要出个第三辑、第四辑,不是不可能的。我们期待后期的创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知道,传统诗词仅格律过关未必就是好诗词,还须语言、技巧、意境等都达到一定的高度。正如黄金辉同志在湖北省诗词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讲的那样,诗词创作要做到“三不同”,即“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不同于本人”。期待先生后期之作语言更灵巧,手法更多样,意境更精深。要坚持创新理念,打造精品力作。要学习贾岛之推敲,仿照卢延旺之捻须,崇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境界,从而由成熟再走向炉火纯青,跨入真正名诗人的行列。诚如是,笔者概言叹之曰:感佩先生辑暮吟,儿时一梦到如今。有心种下无忧草,待赏琼林万籁音。

                             202011月于江夏

       (作者曾凡汉,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武汉诗联学会常务理事,江夏区诗联学会副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