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天宇:梁山青堌堆遗址考察记

 济宁二中谭天宇 2024-10-08

作为出生并成长在鲁西南地区的学者,笔者从小到大就没少接触过各式各样、或小或大的堌堆。虽然在大部分人看来,它只不过是平原上高出周围地面的一个大土堆而已;然而在这堌堆之中,却往往隐藏着诸多玄机。它们有的是古代王公的墓葬,有的是防洪避险的水利工程,有的则留下了四五千年前先民生活过的遗迹……

也正是因为如此,近几年来笔者一直都在对堌堆进行研究,并呼吁文物部门加强对其的保护措施。2024年暑假来临后,我便又开始了计划中的堌堆考察之旅。这次的考查目标,是位于梁山县的青堌堆。我在群里向我的学生说出这次的考察计划后,陈绪华、梁思龙和沈俊臣都表示想和我一起去考察。于是在暑假开始后第三天的717日,我们驱车踏上了这次考察之行。

我们首先前去的是梁山县博物馆,看一下陈列的青堌堆遗址出土的文物。

梁山县博物馆

梁山县博物馆算是济宁市各县市区中较大的一座了,拥有多个展厅,全景式地向人们展现了梁山县的历史。梁山在历史上曾先后分属于寿张、东平、汶上、南旺、郓城等县管辖。梁山虽然是二十世纪中叶才置县,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上古时期,先人就在这里渔猎耕耘、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青堌堆、贾堌堆等远古文明的标志。西汉年间,梁山成为皇家猎场、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封地,并因梁孝王病故葬于山麓而得名。隋唐时期,梁山成为全国佛教胜地之一,莲台寺及周边寺庙香火旺盛。五代十国至北宋,黄河多次溃决,大水汇于梁山脚下,形成八百里水泊。北宋末年,宋江结天下绿林英豪,聚集梁山,凭借水泊天险,除暴安良,替天行道,演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剧目,给后人留下对梁山泊烟波浩渺、旌旗林立场景的无限遐想。明嘉靖年间,东鲁西竺禅师率领僧兵三千赴东部沿海抗击倭寇,后在梁山法兴寺讲学,使法兴寺声名远播。梁山县的古建文物、墓葬遗址、风景名胜,展示了其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

梁山县博物馆在介绍其上古时期的遗存时,首先便解释了鲁西南地区的堌堆文化。为了向人们介绍清楚,还专门展示了一张堌堆文化层堆积的图片。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里面的土明显呈一层层的堆积状,其中夹杂了一些石器与陶片,这是当时人们生活的痕迹。据文献记载,历史上济水河道通常为黄河所夺。在一次次与汛期泽溢、黄河改道等洪水灾害搏斗中,先民逐步积累了将居住面增高可以避免洪水侵袭的浅显道理。千百年来,逐次增高,渐渐形成了这些高达数米、形若山丘的堌堆遗址。

青堌堆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花岗岩石斧

在梁山县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数件在青堌堆遗址中出土的器物。数量最多的为石铲和石斧,明显可以看得到上面磨制和使用过的痕迹,它们是青堌堆遗址先民生产生活的用具。有一块龙山文化的花岗岩石斧是其中形体最为巨大的。它于1975年在青堌堆出土,通长27厘米,厚9厘米,宽5.5厘米,是古时代的石质工具。斧体较厚重,呈长方形,两面刃,磨制而成。它被认定为国家三级文物。从生产工具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堌堆遗址的先民主要从事种植业的生产。

除了生产用具以外,青堌堆遗址还出土了先民的几件生活用具。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一件夹砂灰陶三袋足鬲。它出土于1999年,口径21厘米,高16厘米,侈口,方唇,束颈,周身饰绳纹,三袋足肥大且短,为国家三级文物。鬲是一种中国上古时期用于煮饭的炊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出现了陶鬲,商周时期陶鬲与青铜鬲并存。其形状一般为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青堌堆遗址的先民们不仅只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还有了对于美的追求。梁山县博物馆中有三件碧玉璜和一件玉石坠饰,向人们展示了这一点。碧玉璜两件完整,一件残,通长7厘米,宽4厘米,连在一起呈环形,单件呈半璧形,每件两端各一孔,色泽淡黄,为国家三级文物。璜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器形制之一,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了玉璜。新石器时代中期,各地的先民普遍制造并使用了玉璜。玉璜被人们用作佩于胸前的装饰品,形状多呈圆弧形。玉璜在新石器时期一直是女性的象征,是重要的个人饰件。这些碧玉璜的主人应当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享有较高地位的女性,她们可能是巫,也有可能为军事首领的妻子,所以才能享有这种尊贵的器物作为自己的装饰品。佩戴着诸多华美玉器的女子,明显是不便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可以想见,当时的社会已经产生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并产生了早期的阶级分化,步入了文明时代。

青堌堆遗址出土的碧玉璜和玉石坠饰

看完梁山县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后,我们接着驱车前往青堌堆遗址。青堌堆遗址距离梁山县县城较远,位于梁山县与东平县交界处的小安山镇董庄村西约500米的地方。这一带地方人口较为稀少,路上很少有行人或车辆。青堌堆遗址由于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周修建了围墙,留了一扇门作为入口。我们一行四人从开着的大门走了进去,堌堆的坡很缓,上面铺着一层红砖。

青堌堆遗址发现于1958年,历史上的它比今天更高大。由于处在东平湖二级湖区,被历年雨水冲刷,堌堆有所缩小。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发掘队对青堌堆遗址进行发掘,开探方三个、探沟一条,发掘面积72平方米。1976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又对青堌堆遗址进行了调查性试掘,在堌堆的东北角和两侧各开5×5米的探方一个,发掘面积50平方米。

青堌堆遗址遗存房屋1座,为方形圆角的半竖穴房基,距地表深0.98米,南边被灰坑所破坏,东西原长约2.25米,南北宽约1.9米。墙壁残高0.2米,门道东西向,居住面是一层厚约5厘米的坚硬草泥土,其上再涂一层白灰面。遗物中有大量的黑陶片和兽骨等。在发掘中没有发现柱洞,房子破坏严重,屋顶结构不祥。灰坑5个,坑口开在第四文化层。形状有椭圆形、筒形和袋形,出土文物有骨、蚌器和黑陶片等。

同行的梁思龙、陈绪华和沈俊臣以前都与我考察过多处文物古迹,在过程中对于此也了解了不少。来到这里,他们也都有着一些疑问。

老师,”陈绪华问我,“这处遗址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出土的石器和陶器在别处也有。为什么它就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

我解释道:“首先在于这处遗址保存状况良好,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未遭到人为的破坏,因此得以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历史信息,使我们可以认识那时这一带先民的生活。其次,这里发现的许多器物类型是在别处龙山文化遗址中极为少见甚至根本就没有的。青堌堆遗址的文化既有山东龙山文化的特点,又有河南龙山文化的特点,是一处具有独特地域性特征的龙山文化遗址,被学术界称为'龙山文化青堌堆类型’。它在考古学方面是有着重要地位的。

梁山县青堌堆遗址

“为什么这处遗址会有着这样与众不同的特点呢?”沈俊臣问道。

“这处遗址首先要涉及到考古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龙山文化,”我解释道,“它首先发现于济南市章丘区的龙山镇,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龙山文化遗址的分布非常广泛,在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山西、辽宁、江苏等省份都有发现。龙山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为特色。不同地区的龙山文化也存在有较多的区别,因此又可分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和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等。龙山文化分布广泛,超过了此前地域性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等,这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步走向融合与统一。这一段历史对应的便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又被称为虞朝。今天我们来到的青堌堆遗址,正好处于山东与河南两省交界处不远。在这里出土的文物,既有山东龙山文化的特点,又有河南龙山文化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而这反映出龙山文化时代,山东与河南两地的先民来往很是密切,由此才产生了一种别具风格的青堌堆类型的文化。

探访梁山县的青堌堆遗址时,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站在堌堆的缓坡上,仿佛可以听到远古时期的喧嚣和繁忙,看到先民们辛勤劳动的身影。这处遗址不仅是梁山县的宝贵财富,也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遗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