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及时、正确、有效。首先要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再对腹部情况进行判断。先关注患者是否属于危重情况,需要作何紧急处理。无论诊断是否明确,均应考虑患者有无急诊手术, 包括开腹探查适应证。如暂时不需手术,应在观察过程中把握中转手术指征。投一票吧 患者出现血压降低或休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伴脉速(>130次/分)、高热(体温≥39°C )或体温不升(≤36°C )、烦躁、冷汗等严重感染中毒症状,白细胞计数>20x 109/L或降低,中性多核细胞增多等。黄疸伴高热者,如胆道系统严重感染,容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对呕吐、腹泻、出现脱水征,尿少(尿量<25ml/h)者,有明显体液、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血钠<130mmol/L,钾<3.5mmol/L,CO₂结合力<18mmol/L或>32mmol/L,碱丢失>4mmol/L或碱剩余>4mmol/L血氧分压<60mmHg (8kPa),氧合指数降低应警惕发生ARDS。腹部手术后近期出现急性腹痛,多数与手术有关,如出血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少数是腹腔内暴发性感染(如产气性细菌感染)、手术后急性胰腺炎或血管栓塞导致器官梗死等,病情多严重且复杂。 2.取半卧位。可缓解腹部肌紧张,减轻疼痛,有利于腹腔液体引流至盆腔,减少发生膈下积液感染的机会。5.对症处理,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或解热镇痛剂;疼痛剧烈者给予解痉镇痛;急性胰腺炎者应用抑制胰腺分泌药物;对肠梗阻患者采取安全通便措施。6.危重患者应行重症监测,包括呼吸功能、血气、肝肾功能等。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随时调整用药、给氧、补液成分和量。留置尿管,详细监测出入量。对有手术指征或有失血的患者,应做输血准备。对短时期内不能恢复经口进食的患者,早期给予胃肠道外营养。 1.需急诊手术的常见疾病有急性阑尾炎、化脓性梗阻性胆总管炎、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溃疡病急性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肝癌破裂出血等。凡诊断明确,非手术治疗不能遏制病情发展者均应急诊手术。2.暂时采用非手术治疗,应密切观察病情进展,来决定是中转急诊手术、择期手术或无需手术。此类疾病包括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空腹情况下的溃疡病急性穿孔而腹膜炎局限者、单纯性肠梗阻等。暂时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除给予各种积极的治疗外,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1.无明显腹膜炎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反复检查重要脏器功能情况和腹部体征变化。同时给予必要的治疗,包括输液,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及各种必要的辅助检查。未明确诊断前,慎用吗啡类止痛药,适当选用解痉药,不能排除肠坏死和肠穿孔时,禁用泻药和灌肠。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观察期间定时重复检查患者,有可能逐步明确诊断。诊断不明应嘱随访,病情较重者切不可轻易让患者离院,以免延误治疗。2.诊断不明确,腹痛持续加重患者剖腹探查手术指征:(2)腹膜炎刺激征经观察无好转,反而恶化或加重者。(3)腹部症状和体征局限,但非手术治疗后范围不断扩大和加重者。(4)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伴失血性休克或休克再度出现者。(5)疑有空腔脏器穿孔无局限趋势,且有明显转移性浊音者。(6)腹膜刺激征不典型。观察中腹痛腹胀加重、体温和白细胞计数上升、脉速、全身反应严重者。(8)腹内病变明确,伴感染性休克,尤其难以纠正或逐渐加重者。 ①评价诊断是否正确,当出现新的症状体征,或经特殊检查有新证据发现,应及时补允或修改原米的诊断;②评价治疗是否有效.治疗无效应及时调整,包括从非手术治疗转为手术治疗;③评价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及其他化验指标变化规律,为判断疗效及探讨疗效机制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