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皆知的,比如曹雪芹没写完的《红楼梦》,古巴比伦未建完的空中花园,卡夫卡未完成的《城堡》,莫扎特未作完的《安魂曲》。 我们的生活中也时常会存在未完成事件,比如未完成的工作项目,未完成的待办事项清单,未读的书籍,未完成的家务,未参加的活动等等。 今天,我们来看看未完成事件的两个叙事逻辑。 心理层面 第一个是心理层面的。 举例看一下人们在心理层面上常碰到的未完成事件及影响: 一直存在的情感创伤可能造成的持续痛苦,比如失去亲人、分手或背叛。 未实现的目标和梦想,遗留在内心的不满和失落感。 人际关系中的误解、争执或未能修复的关系产生的不完整情感连接。 没有勇气对重要的人表达的感受,比如爱意或不满,并因此积累了焦虑和不安。 一些未解决的冲突可能会引发的焦虑和迷茫。 心理学上有一个齐格尼克效应,指未完成的任务会在人的脑海中保持更长的时间,并在潜意识中不断地“提醒”我们它的存在,相比已完成的任务,人们更容易对未完成的任务念念不完。 齐格尼克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与大脑的认知负荷和动机状态有关。大脑会在我们开始一个任务时分配认知资源,如果任务被打断,大脑仍然会认为任务尚未完成,而将其视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并倾向于任务的持续进行。 所以,未完成事件是一种常态,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限制,过度就会给人造成困扰。 为了避免未完成事件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从行动上避免和调整未完成事件对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1. 尽早正视并处理情绪问题,学会与他人沟通,不拖延或逃避,以防情绪积累。 2. 设定清晰的期望和目标,并采取可行的行动计划。 3. 增强决策的果断性,减少事件悬而未决的可能性。记住,做出一个“开始”的决定,比追求完美而停滞不前要好。 4. 学会处理冲突、有效倾听、表达感受和需求。 5. 采取实际行动,分解任务并逐步推进。 6. 接受并允许某些程度的不完美,避免事件在心中长期停留。 7. 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及时修正错误。 8. 面对情感波动时,及时调节情绪,通过深呼吸、正念冥想或其他情感调节方法,减少冲动性反应,避免情绪失控导致事件发展成长期未完成的问题。 9. 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制定计划,避免过度分心或拖延,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减少未完成感。 10. 从小事开始建立完成感,建立一种正向反馈机制。 通过以上这些预防措施获得积极的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复杂情况,管理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避免它们成为未完成的心理负担,从而减少压力和焦虑感。 当然,针对一些“无法完成”的未完成事件,我们还可以采取一种“仪式性”的方法,也就是采取一个行动或做一件相关的事,通过“仪式”行为,人为地从心理层面上结束这件事,行动结束就默认为这件事已经做完,事件也就完成了。 存在主义哲学角度 第二个叙事逻辑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未完成事件,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观摩未完成事件的本质。 存在主义关注的是个体如何在无意义的世界中寻找意义,而未完成的状态恰恰反映了这种无休止的追求和不确定性。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认为人类首先“存在”,并且没有固定本质,人是通过行动和选择来不断塑造自己的。 因为我们总在面临新的挑战和抉择,所以人生始终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人的“自我塑造”是永远不会完成的,人生无法抵达某种最终的、完美的状态。 另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认为,人生的荒诞性在于,人们不断追寻意义,而世界本身是无意义的。 加缪在他的经典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讲述了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故事,石头一次次滑落,于是他不断重复这个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 然而,就是这种永远无法达到终点的未完成状态,才反映出人类在面对生命中的无意义时,仍然坚持活下去的勇气。 在存在主义中,未完成状态还与自由密切相关。由于人类的生活从未完成,因此个体拥有无限的自由去选择和创造未来,这反而带来了一种开放的可能性,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时重新定义自己、改变方向。 萨特曾说:“人注定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伴随着责任和焦虑,但也赋予了人无限的创造力。 无论是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还是哲学中的荒诞和自由,未完成状态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本质:我们永远在追寻、改变、塑造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讲,未完成并不意味着失败,它可能是一种提醒,让我们意识到所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挫折,让我们充满对未来的展望。 所以,从宏观的生命角度来看,我们因为“未完成”才去体验、去塑造、去成长,去发现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下次当你面对未完成的任务时,在执行层面上,行动起来,通过行动去改善和完成它;如果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仍然无法及时完成,不妨将它看作一个机会,而不是一种遗憾。 未完成,或许正是未来最好的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