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山镜天园

 名言诗句 2024-10-17 发布于辽宁

镜天园

斑斓五彩画桥边,

三塔荷风映月前。

捧出芙蓉千载醉,

冰心一片万年传。

镇江知府王仁堪

知府三年做好官,

济民惩恶大功连。

呕心沥血今难忘,

墨迹留香第一泉。

金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浙江省镇江市区西北部,它是以“京口三山”之首,而闻名天下的(另两个是“焦山风景区”和“北固山风景区”)。金山原是扬子江中的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美称。一处与高大的树木相伴的灰瓦翘角的大门为金山公园的景区大门。

一座挂有“镜天园”牌匾的灰色两层翘角楼房是金山景区游客中心,显得相当气派。

旁边一座古老建筑,挂有“壮游南北此第一”的牌匾,令人对此景刮目相看,心中也增加了几分期待。

久仰金山景区,目的是想去寻关于《白蛇传》的传说,当到达景区时,方知实际上金山景区分镜天园与金山寺两个景区。我们首先来到“镜天园”景区,美景与故事便一一展开。

横跨小河的一座绿树鲜花萦绕的廊桥上,南侧有“东南形胜此为先”,北侧则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匾都出自宋代柳永的词作。这里更标志了景色的独特,仅看眼前景色就已经很迷人了。

另一道景区大门上的牌匾是“横跨东南二百州”,大气无比。

近前可见,这座跨越小河的桥叫做金泉桥。

这座廊桥一头写着“花洲泠泉”。

另一头则有“灵山白龙”的牌匾。

过了这座桥,便是镜天园景区的禅字景点,即整个公园的布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禅字,若登上慈寿塔,眺望镜天园景区,一个禅字便格外醒目。

只见园中树木,高低错落,繁花似锦。

樱花满园,粉色诱人。

河对岸,绿色芦苇环绕,红色建筑和灰色廊柱,在蓝天的映衬下,红灰绿交错,倒映水中,景色鲜亮优美。

回望高山上绿树簇拥的高塔叫做慈寿塔。

两头藏于绿树中飞架在小溪上的百花洲桥,倒影婆娑,透着人文与自然之美。

小溪波平如镜,两边的绿树和红树倒映水中,景色极其优美。

绿树上开着洁白透明的白色小花,如同几只白色蝴蝶在树上嬉戏,可爱至极。

沿小溪走着,走着,眼前竟然变成一座偌大的湖,远眺湖的对岸,建筑上挂有“襟山带江”的匾额。

见到一处带有月亮门的白墙廊柱型的建筑叫做“静心斋”,有人在此悠闲地打太极拳,也许对于当地人来说,这就是一座休闲健身的公园。

粉色的樱花伸向蓝天,更显秀美。

一座三孔桥几乎隐没在绿树之中,倒影好似三只大眼睛一般的透亮。

碧波如镜,垂柳依依,鲜花绽放,真是一处好景色。

小山之上,不仅有小亭子,而且还有刻有“排石”字样的石牌坊,看上去倒是有些历史。

一道长长的砖红色的木质栈道通向对岸,这条栈道镶嵌在绿树与碧波之间,也是一道风景,我们就是沿着这条栈道去对岸的。

对岸的建筑群,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也见到了它的真容。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一座拱形五孔桥镶嵌于碧波与绿树之间,倒像一个艺术品了。

碧波之上绿柳轻拂,使得岸上建筑若隐若现,充满了神秘感。

路边竹林之中,时常会见到鸽子飞来飞去。我恰巧捕捉到了一只蹲在竹竿上的花灰色鸽子,心中一阵窃喜。

那座灰色两层飞檐的是芙蓉楼。

据旁边木版介绍,芙蓉楼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因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而名扬中外,此楼为1992年重建。现在“芙蓉楼”的匾额是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视察镇江时题写。

另有一块木牌录有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此诗就是王昌龄在芙蓉楼吟成的,成为千古绝唱。

屋内迎面是一幅木质芙蓉楼记。从中得知原有的芙蓉楼几经兴衰,不见遗址,后因海内外人士屡有问询,选址于此建筑新楼。

墙面有彩色瓷砖镶成的芙蓉图。

大幅彩色木刻图十分精致。

芙蓉楼临水一面上有“襟山带江”匾额,下是“景澄流绮”。这便是我们在远处见到的最高建筑。

旁边长廊亭榭相连,从水池中枯荷可想见,在荷花盛开的季节,这里的景色一定是荷风轻拂,香飘万里。

荷塘中的三座石塔,名为“三塔映月”。

不远,寻到了“天下第一泉”。

中泠泉也称天下第一泉。此泉原在波涛滚滚的江水之中,是万里长江中独一无二的泉眼,由于河道变迁,泉水处已变为陆地,现在泉口地面标高为4.8米。绿如翡翠,浓于琼浆,泉水甘冽醇厚,特宜煎茶。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名列全国第七,稍陆羽之后的唐代名士刘伯刍品尝了全国各地沏茶的质后,将水分为七等,中泠泉依其水味和煮茶味佳为第一等,因此被誉为“为天下第一泉”。

在红、绿树之间藏有一个亭子叫做鉴亭,对联我很喜欢:“肯把须眉做霜雪,可知寰宇待澄清”。

时值初春那红叶树已经红得灿烂无比。

紫色的兰花在绿丛中伸出腰肢,绽放光彩。

九曲桥在湖中蜿蜒前行,与旁边的绿树和亭榭及黄顶游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正对天下第一泉的二层楼房是“中泠阁”。

中泠阁是一处展馆,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层是天下第一泉历史文化展示馆

馆中见到爱新觉罗玄烨(即清朝康熙皇帝)咏中泠泉

二首。

静饮中泠水,消寒味日新。

频令超象外,爽豁有天真。

缓酌中泠水,曾传第一泉。

如能作霖雨,沾漉遍山川。

还有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的诗。

岳飞的诗:

第一泉头过九日,黄花犹待客重来。

男儿有意扶中国,不斩楼兰不易回。

中泠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盈杯不溢出。南宋名将文天祥畅饮后,豪情奔放赋诗一首:

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此铸文渊。

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有名人评价各地泉水的图片。

刘伯刍评扬子江南泠水第一,陆羽评扬子江南泠水第七,乾隆评镇江中泠泉第三。

展厅中间有一组展示,上有乾隆御赐“泉鸣”匾,中间有一面巨大的铜板线刻中泠泉图。两边各有一匾:水芳岩秀、林泉落照。下方有一幅巨大的木简《煎茶水记》,作者为“连中三元”的唐朝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的张又新。《煎茶水记》,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另一个版面是《金山志》关于天下第一泉的评说,有关历史人物对中泠泉真迹等文章,让人寻到了中泠泉的历史轨迹。

有一方刻于清同治十一年的中泠泉碑。

见到中泠泉庭院出土文物中岳飞“还我河山”的碑刻等拓片。

“天下第一泉”为王仁堪所题。

整个展馆不仅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且有珍贵的出土文物碑刻展示,生动直观地记录了天下第一泉跨越千年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与辉煌成绩。

二楼为王仁堪纪念馆,也是当年镇江为纪念王仁堪修建的王公祠旧址。

展室中间有王仁堪的半身塑像。身后为《故镇江府知府王公祠堂记》。

两边对联是:为民爱民亲民伟绩丰功垂青史,廉政勤政实政高风亮节启后人。

上有金字匾额"功德流芳"

晚清时期镇江状元知府王仁堪为官清廉,勤政作为的功德一直被民众称颂,展馆展示了王仁堪的生平与政绩,以及镇江人民对他的追念。

一块展板有王仁堪像,还有清史稿中的《王仁堪传》。

从《王仁堪生平综述》中得知:

王仁堪(18491893),字可庄。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状元。光绪十六年(1890)十一月授镇江知府,次年三月到任。光绪十九年(1893),七月调任苏州知府。十月病逝于任上。

弹劾卖国罪人崇厚,尽忠职守。

任职期间平定教案,维护国体。上疏进谏,极言利弊。

外放学政,慧眼识贤。光绪十二年(1886)九月,充教习庶吉士时,徐世昌(后为民国大总统)拜为门生。曾录用梁启超(学者、维新派政治家)为举人。

上疏进谏,极言利弊。

抗旱保收,大兴水利。

打击洋匪,安定一方。

整治善堂,救济贫弱。

抗击蝗灾,调粮济民。

修缮中泠,保护胜景,

中泠泉早在唐代就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泉原在长江中,因河床变迁,江沙淤积,泉已难觅。王仁堪在任时,带人勘察,找到泉眼,通过清淤、筑栏、建亭、植柳、种荷,使中泠泉胜景得以保存。今泉栏南侧石壁上镌刻的“天下第一泉”为王仁堪题书。

兴办学校,启智育才。

拟建文宗阁,续通文脉。

移官吴门,士民惜别。

光绪十九年(1893)七月王仁堪调苏州府知府。镇江百姓依依不舍,“遮道泣留”。出现“多士闻君去,晨夜几罢读、农夫闻君去,村村同聚哭”的场景。

镇江士绅想为王仁堪饯行,他婉言谢绝,有执意者不肯让步,他就说,把饯行的所需开支,省下来捐给贫苦百姓吧,因此,士绅汇聚在王仁堪新建的鉴亭,以茶代酒,与他话别。分别时众人都很感伤,“如目视对方,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如张口,便是泣声。”

设位而祀,建王公祠。王仁堪去世的噩耗传到镇江,镇江士废业,商罢市,野辍耕,无不唏嘘流涕,设位而祭。后三十年追念不衰,至今仍有祭祀。

王仁堪的事迹,如今镇江当地的书籍多有记载。

看了镇江知府王仁堪的事迹展览,备受感动。不禁感叹:古代也有好官,无论何时,只有好官才能为民所爱戴与称颂。

看过王仁堪纪念馆展览,再次俯瞰天下第一泉的景观,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人早逝,绩还在,字永留。

返程中再看金顶游船在碧水苇草中缓慢前行,恰与绿树环绕的金山及高高的慈寿塔相映生辉,五彩缤纷,宛如画卷。

人在其中,又为美景增色不少。

公园草地上,众多身着绿色校服、佩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在踏青、野餐。笑脸中透露着无比天真和快乐,我好生羡慕这些小学生们幸福快乐的童年。

碧波清流载着金顶游船与岸边的绿色苇草及高高红色木架等全部映在蓝天白云之中,这画面堪称绝美。

宋朝沈括的“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南江北镜里天”的诗句,就是对当年金山的写照。如今这里的景色仍是一片镜天园,景色令人陶醉流连,故事令人思绪万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