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湖南、山西、江苏等17省先后宣布独立,同年12月,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选举临时大总统,每省一票,孙中山以十六票当选,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同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劝说和逼迫下,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表示承认共和,至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同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位于袁世凯,同年3月,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且将首都南京迁往北京,至此,中华民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同年8月,孙中山改组了同盟会,在北平成立了国民党,孙中山担任理事长,黄兴和宋教仁担任理事。 1913年,国会选举召开,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宋教仁准备前往北京,组置内阁,但是中途被袁世凯派人刺杀,在此种情况下,国民党人不得不武力讨袁,发动二次革命,但是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力量强大,二次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和黄兴被迫逃向日本,此后,袁世凯控制了整个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 1914年1月,国会在袁世凯的运作下颁布了《大总统选举法》,同时袁世凯下令解散了国会,同年5月,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将大总统的权力扩张到最大,同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华革命党,并担任总理,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事,无暇东顾,而日本趁机想要独占中国。 1915年5月,袁世凯屈服日本,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此消息一出,全国群情激奋,爆发了各种反日爱国及抵制袁世凯的活动,同年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同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取得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后,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同年12月25日,由于袁世凯倒行逆施,蔡锷和唐继尧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国军政府和护国军。 1916年元旦,护国战争正式爆发。护国军分三路进军,蔡锷领导第一军出兵四川,李烈钧领导第二军进军两广,唐继尧领导第三军留守云南,各路讨袁军均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同年3月10日,袁世凯的心腹冯国璋联合江西将军李纯、浙江将军朱瑞、山东将军靳云鹏、湖南将军汤芗铭通电劝告袁世凯废除帝制,史称五将军密电,同年3月25 日,在内外交困和一片反抗声中,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同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的时代开始,同时黎元洪就任大总统,但是国家大事则由国务总理段祺瑞控制,黎元洪不甘心成为傀儡,于是与段祺瑞展开争斗,史称府院之争。 1917年6月,徐州军阀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领四千辫子军,进北京拥戴溥仪复辟,史称张勋复辟,这一举动立刻招致了全国上下的反对,同时段祺瑞组织军队讨伐复辟,最终段祺瑞率军攻入北京,宣统被迫再次退位,张勋复辟结束后,段祺瑞上台,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同年7月,孙中山以恢复临时约法为口号,发起护法运动,并于同年8月在广东召开国会,组成军政府,出师北伐,但护法运动最终在西南军阀的干预下失败,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及国民党人继续高举护法的旗帜,领导反对南北军阀的斗争。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狂人日记》,是国内首次发表白话小说,同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英国和法国为首的协约国获胜。 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同年5月4日,为了反对北洋军阀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学生在北京进行了游行示威,随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罢课、罢市、罢工及其他事件,史称五四运动。 1920年,五四运动过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一批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同年7月,段祺瑞与吴佩孚为争夺北洋政府统治权爆发了直皖战争,此战以皖系段祺瑞战败,直系和奉系两军阀,共同控制了北洋政权而结束。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同年,直系和奉系两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双方开始展开激烈的斗争。 1922年4月9日,奉系首领张作霖率军入关,吴佩孚则宣布了张作霖的十大罪状,同年4月29日,张作霖对直系军阀曹锟宣战,直奉两军发生冲突,第一次直奉战争正式爆发,两军分别投入10万和12万人,最终奉军战败,张作霖率残部出关,至此,北京政权完全被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所把持,同年七月,中共二大召开,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923年6月,直系军阀掌权后,曹锟的权力欲望不断膨胀,用金钱收买国会议员,命其给自己选举总统投票,同年10月,曹锟当选总统,曹锟贿选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全国掀起反对直系军阀的新高潮。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同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同年9月,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为争夺北洋政权,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同年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暗中与张作霖联和,率军回到北京,发动北京政变,最终吴佩孚束手无策,由天津乘军舰南逃,同年11月,贿选总统曹锟被迫发布停战令,第二次直奉战争以直系惨败而告终,北洋政权落入冯玉祥和张作霖手中,后来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排挤掉冯玉祥,从而操纵了北洋政权。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58岁,同年5月30日,英国和日本在上海屠杀中国民众,制造震惊中外的五州惨案,激起上海乃至全国人民的义愤,反帝高潮迅速兴起,并逐渐席卷全国,同年11月21日,奉系将领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发表反奉宣言,要求张作霖下野,推荐张学良统帅东北,之后,郭松龄率领七万大军占领秦皇岛,接着又攻占山海关,打开了入关的道路,同年12月25日,张作霖在日本的帮助下,郭松龄兵败被杀,至此,历时一个月的郭松龄倒戈反奉事件,以完全失败而告终。 1926年,为了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建立一个统一、独立、民主的新中国,在经历了两年的发展与积蓄力量后,国共两党开始进行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同年,在北伐军的北伐下,不到半年时间就打到长江流域。 1927年4月12日,就在北伐战争取得空前进展的同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新右派,为了争夺革命领导权,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史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同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领导下,发动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同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同年12月,张太雷和叶挺等人发动广州起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大大小小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起来。 1928年4月,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组成四个集团军进行第二次北伐,目标直指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同年6月,北伐军占领北京,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离开北京返回东北,但是在前往东北途中被日本帝国主义炸死于皇姑屯车站,同年12月,奉系首领张学良和张作相等人联名通电全国,宣告服从三民主义与国民政府,史称东北易帜,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1929年3月,东北易帜后,进入训政时期,蒋介石为了削弱其他集团的实力,准备进行裁军,由于裁军计划受到各军事将领的阻挠,未能取得希望的成果,见计划受阻,蒋介石决定对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动手,至此,蒋桂战争爆发,同年6月,蒋桂战争结束,李宗仁和白崇禧被迫逃到海外,蒋介石取得了蒋桂战争的胜利。 1930年,蒋介石的裁军政策引起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的不满,蒋桂战争又使他们感到唇亡齿寒,纷纷走上了与蒋介石对立的道路,同年2月10日,阎锡山选择反蒋,并联合李宗仁和冯玉祥组成反蒋联盟,同年5月11日,中原大战爆发,主要在河南和山东等地进行、共涉及30余场战役、参战人数达100万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战争,同年11月,经过七个月的战争,蒋介石取得了胜利,暂时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 1931年,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开始组织兵力,进攻根据地,同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炸毁,并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由,日军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事变发生后,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则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执行不抵抗政策。 1932年1月,日军制造事端,进攻上海闸北的中国军队,一二八事变爆发,同年2月,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同年3月,日军扶持宣统帝溥仪上位,定都长春,成立满洲国。 1933年2月,日军由山海关进攻热河,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汤玉麟逃跑后,留在热河的部队因为失去指挥乱作一团,中午过后,日军128人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就进入了热河承德,而热河抗战也在短短10天左右就以失败告终,同年5月,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停战协定》,承认了日本对东北和热河的占领,使整个华北门户洞开。 1934年,在日军侵略的形势下,蒋介石集团却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断围剿革命根据地,同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的围剿之下,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是为红军长征。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占领遵义城后,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同年2月,中央红军再次攻占遵义城,歼敌20个团,取得长征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同年3月,红军四渡赤水河,同年5月,红军强渡金沙江,跳出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同年12月,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举行示威游行,喊出了反对华北自治运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抵达陕西,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与此同时,蒋介石集结数十万军队进攻陕北红军,同年12月初,蒋介石本人抵达西安督战,主张联共抗日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劝说蒋介石无果后,在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停止内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谈判,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和一致抗战的条件,至此,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同年12月25日,蒋介石被释放,在张学良的陪同下回到南京,抵达南京后,张学良随即遭到蒋介石的扣押,后被长期软禁。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卢沟桥发动七七事变,驻守在卢沟桥附近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同年7月29日,日军占领北京,第二天占领天津,同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进攻中国军队,淞沪会战爆发,同年9月22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了日军第五师团,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年11月11日,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同年12月8日,南京保卫战开始,同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军进城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三十余万无辜平民和未及撤退的军人被日军残忍杀害。 1938年1月,徐州会战爆发,同年4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重创日军,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同年5月,徐州失陷,徐州失陷后,为了阻止日军向西进攻,蒋介石下令炸开了花园口的黄河大堤,引黄河水阻敌,此举虽然迟滞了日军进攻,但是造成了河南、安徽、江苏四十多县被淹、近90万人遇难、上千万人无家可归,同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同年10月,武汉陷落,武汉会战虽然失败,但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难以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同年12月,在日军的诱降下,汪精卫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汪伪国民政府。 1939年3月,日军发动南昌会战,同年5月,日军又发动随枣会战,同年9月,日军进攻长沙,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第九战区的中国军队英勇抵抗,挫败了日军的企图,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同年11月,日军发动桂南会战,在军长杜聿明的指挥下,取得昆仑关大捷。 1940年5月,日军发动枣宜会战,在这次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战死,是抗战史上中国军队的一大损失,同年8月,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给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1941年1月,国民党顾祝同在安徽泾县,袭击了转移中的新四军军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年5月,日军进攻中条山地区,中条山战役爆发,此役中国军队损失惨重,被蒋介石称为抗战以来最大耻辱,同年9月,日军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再一次击退日军的进攻,同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空袭美国太平洋基地,美国对日本宣战。 1942年,国民政府派出精锐部队组成远征军入缅作战,挽救了盟军在东南亚战场的战局,同年,日军开始五一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开罗会议,并发表《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 1944年4月,日本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在8个月的战役中,中国军队全面溃退、损失约50万人、146个大小城市沦陷,同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则对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收复国土8万余平方公里,扩大了敌后根据地的面积。 1945年3月,美军在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同年4月,日军发动湘西会战,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军遭受打击,同年5月,八路军与新四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收复了大面积国土,将许多解放区连成一片,同年六月,中国政府军队在湘西大捷,痛歼日寇2.4万人,同年7月,中国军队收复镇南关,同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各投下了1颗原子弹,同年8月9日,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同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9日,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代表何应钦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同年10月10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签署《双十协定》,同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举行,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归中国版图,从此,被日本占领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岛回归祖国。 1946年,抗战胜利后,久经战乱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重建家园,但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人民意志,坚持独裁,同年,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战争准备就绪后,公然撕毁停战协定,调集重兵,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接着又将战火扩大到其他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1947年,为打乱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同一时间,陈毅和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和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对扭转战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48年9月12日,林彪和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辽沈战役历时52天,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的伟大胜利,使到东北全境得到解放,同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历时65天,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完成了歼灭国民党主力于华中和中原战场的任务,同年11月29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发起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万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使东北和华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全面崩溃,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同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蒋介石带着大量黄金储备前往台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中原统治的结束,同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至此,历时38年的中华民国历史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