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公务员」上班「摸鱼」会有什么后果?

 等你在雨中tbv9 2024-10-21 发布于上海

鲁迅在教育局当佥事,写了很多日记。

1912年5月10日

“十日晨九时至下午四时半至教育部视事,枯坐终日,极无聊赖。”

早上9点上班,下午4点半下班,毛事没有,就在办公室坐着,难受得很,写日记的时候都还很不满。

5月25日,工作日。

下午旷工,去琉璃厂淘书去了,买了四册《李太白集》,买了一册《观无量寿佛经》,买了一册《中国名画》,一共花了2元8角1分2厘。

6月11日,一整天不上班。

上午去了日租界加藤洋行买了一条领结,花了6角5分,还买了一双皮鞋,花了5块4。下午吃了饭也没去上班,直接去剧场看演出了,晚上继续看。

6月25日下午,终于看到干活的日记,说是视察国子监及学宫,看到了一些文物,保护得不好。

6月21,28号,下午明确没有上班。

去做《美术略论》的演讲,估计是长期学术演讲?但是效果感觉一般,估计大家听不太懂,鲁迅说,“听者约三十人,中途退去者五六人”。

所以上班时间赚外快,民国时代不太管?

7月17日,这一天应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

之前蔡元培辞去了教育部总长职位,这时候教育部次长范源濂代理总长。但是鲁迅上午又去演讲了。下午有客人来聊天,借了他10块钱,晚上去喝酒了。

7月22日,下大雨。

鲁迅写的很明白,“二十二日大雨,遂不赴部”,下雨就不去上班了,也没人管,当时估计是不考勤的。

7月24日,记载了收到演讲车马费10元,果然是赚外快。

8月5日,鲁迅上午会客,“下午赴部听教育会议员说各地教育状况,而到者止浙江二人。”

可见教育部当时作风比较涣散,不仅鲁迅摸鱼,其他人也摸鱼成风。一个教育汇报会,只有两个浙江的人到了,其他都没来。

8月20日,鲁迅同领导和同事一起摸鱼。

“二十日上午同司长并本部同事四人往图书馆阅敦煌石室所得唐人写经,又见宋、元刻本不少。阅毕偕齐寿山游十刹海,饭于集贤楼,下午四时始回寓。”

去图书馆看写经可以说跟工作有点关系,但是看完就去逛什刹海了。而且前面说了,工作时间是下午四点半下班,鲁迅4点就回家了。

……

总之你看鲁迅日记就会发现,他老人家正经工作好像没干,工作日要么会客,要么玩,要么买书看书看报纸看信,要么写信,要么看戏吃饭喝酒,迟到早退都是习以为常,刮风下雨还不上班。当时鲁迅可是正儿八经的教育部公务员,他这种工作状态,放现在,早就被评为“不称职”了,但在当时,啥事没有。

从民国公务员的工作日常,我们就能想象古代的公务员上班是多么随心所欲。

参考文献:
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2020年10月出版的《鲁迅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