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老师请把控好情绪 小编语: 近日,在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一位平日里备受尊敬的班主任,突然在家长群中情绪失控,言辞激烈地怒怼家长,引发微信群风波,在网上引起热议。老师出现情绪问题已不是个例,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今天就此事做一分析,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西南大学附中初一班主任徐老师情绪失控,引发微信群风波。据微信群聊天记录显示,徐老师最初是在回应家长们对学生问题的关心,她表示理解家长的担忧,但无法处理班级上的每一个问题,希望大家能够谅解。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些家长的言辞逐渐尖锐起来,对徐老师的工作提出了质疑,让徐老师倍感压力,情绪逐渐失控。后来,徐老师再也无法忍受家长们的指责,就在微信群中发飙,“都给老子滚”、“想告就去告”等激烈言辞回怼了一位家长。这位家长也被激怒了,双方言辞愈发激烈。最后,徐老师甚至抛出了“老子跟你同归于尽”的极端言论,让整个微信群一片哗然。 为什么老师会出现情绪失控?也许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家长们的过度干涉让她感到太大的压力?或者是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她压力倍增,还是教育环境存在着某种深层次的问题,让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紧张? 近年来,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愈发频繁。一些家长过度干涉学校教育,对教师的工作提出各种质疑和要求,而一些教师则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出现问题。这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环境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 教师很好地管控自己的情绪,不仅对教育教学、学生成长及自身发展都很重要,而且还关系到教师的职业道德。用宽容的心态克制自己,学会换位思考。面对学生学会倾听,用宽容的心态克制自己,对学生不妄加批评。面对家长,从容真诚,以平稳的心态对待人,平静地处理具体的事。做情绪的主人,学会制怒,调整自己的想法,转移注意力。如果情绪不能合理地得以宣泄,要积极寻求帮助,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 从心理角度看,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绪,没有可怕的情绪,只有缺乏了解的情绪。作为教师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发泄情绪的合理方式,不要带着情绪处理问题。遇到烦心事换个思路,调整心态,结果会完全不同。可以尝试与同事、家人沟通,也可以做运动等方式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避免出现负面情绪堆积。有些小事不须计较,计较会烦,有些琐事不必在意,在意会累。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处理情绪的具体方法: 学会自我调适,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例如,找一个让你觉得有安全感、能够独处、不会被打扰的地方,可以选择放一些让你能够进入你内在的音乐,不考虑太多,按照你的直觉选择当下你想听的音乐,通过宣泄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尝试转移话题分散注意力,使情绪理到缓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面对现实不攀比、不苛求,拥有一颗平常心,使自己心情舒畅。压力来源于精神疲惫,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培养多种兴趣有利于调节情绪,良好的睡眠也有利于解决压力问题。 消除情绪还有一些具体的操作法:如准备一条冷毛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脱掉鞋袜,用脚尖走路,走几分钟烦恼便会跟着走掉了;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多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责自己;简化自己生活及欲望,动手做东西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漫画,或看喜剧片,刷刷抖音,开怀大笑一番等等。 最后再回到这场风波,它提醒我们,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出现情绪,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缓解压力,放慢节奏,做自己的心理医生。通过科学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 在这场风波中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场个人之间的冲突和争执,更是整个教育环境和社会心态的缩影。因此,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和谐的教育环境。 工作室核心组成员:张胜利 张锋 刘霞 党长征 王 飞 龚亚南 唐正 王敏 于烟 胡春生 陈静 吴 岩 张文秀 李永艳 刘金亮 刘 路 冉少杰 张莹莹 邱迎洁 程亚琼 王丽娅 丁素萌 刘继敏 李萍 魏峰 董献龙 李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