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开始,演出市场也多了几分寒意。 历经两年演出市场的爆发,我们看到,演唱会开到县城,大大小小的音乐节更是遍地开花。但在繁荣背后,相对于标准化的演唱会,音乐节体验的打折、变味更为乐迷所诟病,成了一门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热钱生意。 上周末,我参加了B站自己办的SUPER干杯音乐节,画风跟此前参与的音乐节都不太一样,有着自己鲜明的气质。这也不禁让我思考,在蜂拥而上的一众音乐节里,B站为何在此时入局,又如何塑造自身的独特性?除了砸阵容和搞拼盘,音乐节如何回归音乐“节”? 作为一个有着12年音乐节经验的老鸟,已经不会冲着单一的几组艺人去决定是否看一场音乐节了。 而此次选择前往B站SUPER干杯音乐节,除了尝鲜、考茬一个全新的音乐节品牌,更是被它三大舞台的设置、多元风格的演出阵容所吸引。要知道,很多音乐节一般只有两个舞台,更不会设置AfterParty环节。 从舞台设置和阵容来看,SUPER干杯音乐节分为Celebili Stage、BadBeat Stage和Up Free Stage三大舞台,不严谨地分类,调性上分别对应着主流、另类和混搭。 比如Celebili Stage舞台上,既能看到吴垚滔、朱恩池ZGODZ、沙一汀EL这样的新生代,也有雅-MIYAVI-、赞多等实力偶像主阵,还有魏晨、杨千嬅、孙悦等时代偶像,分分钟回忆杀。 而由多元多语种创意公司BadBeat带来特别内容呈现的BadBeat Stage舞台,则充分体现了主办方的个性审美,邀请了Matt吕彦良、MOTORAMA、重塑雕像的权利、GEZAN、Nova Heart、mandarin、傻子与白痴等12组海内外音乐人,横跨后朋克、独立摇滚、实验电子、R&B等多元类别,或爆裂或者宏大的氛围,笼罩住听者的耳朵。 靠近VIP入场处的Up Free Stage舞台,更是完全打破了我对音乐节的想象。头一天还是带来元气满满的少女组合AKB48 Team SH,第二天登台的是唱《站在草原望北京》《套马杆》的乌兰图雅,你敢信? 更不用说二十四伎国风乐坛、豫章道乐团、洛天依、者来女、熊竹英等不同领域的融合舞台,将民族歌唱家、道士、教授、大学生、破次元偶像、陕北说书传承人、宝藏UP、人气女团等跨圈层的艺术家,放到了同一个舞台。 简单来说,这30组海内外艺人,覆盖了流行、说唱、摇滚、Urban、电子、国风、二次元等不同风格的演出阵容,直戳年轻人的音乐品味。不得不说,在做年轻人喜欢的内容这块,还得是B站啊。 从内容呈现来看,B站SUPER干杯音乐节并没有走很多音乐节新玩家“卷阵容”的老路,而是更看重与自身品牌调性的高适配度。换个视角,这其实也是B站这位后来者此时入局的优势,即以自身对于年轻人的需求洞察,落地到差异化的现场体验,打造出自身的内容独特性。 现场体验方面,除了场内存包等周到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设置的互动玩法也很有趣。比如,现场设有专属展台「乐迷圆梦空间」,特别联动杨千嬅、魏晨、袁娅维、雅-MIYAVI-、沙一汀EL、赞多SANTA、吴垚滔等多家粉丝站联合呈现,可以参与扭蛋机抽奖和在明星展位打卡拍照,吸引了一大波粉丝慕名前来。 在去往Up Free Stage舞台的路上,可以一路偶遇《时光代理人》动画、天官赐福、镇魂街等国漫IP的展区,随着路牌指示,还可以前往bilibiliGoods展位,除了现场购买精美周边,完成打卡任务即可参与互动领奖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天晚上下起淅沥沥小雨后,乐迷服务中心提供了免费雨衣;同时,现场也配备了非常多的女性专用卫生间,极大缓解了卫生间排队的情况。 总体来看,这是一场很B站的音乐节,让每个圈层的热爱都可以被看见、庆祝,符合SUPER干杯音乐节让“每一种喜欢,都值得干杯”的理念,而那些不被理解的年轻声音,都在此处得到认同。 作为音乐节萌新,SUPER干杯音乐节体现了足够的专业度和内容质感。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可能是演出过程中大屏幕没有歌词,影响了很多乐迷大合唱的发挥,尤其是合唱“川渝天后”的粤语歌。另外,为了应对天气变化,呼吁下一届场地一定要铺满草皮,避免泥地插秧的尴尬。 音乐节如何回归音乐“节”? 在演出市场爆发增长的背后,国内的音乐节一方面还在“卷生卷死”,但更不可忽视的是,也逐渐回归理性。 数据显示,去年国庆假期音乐节的数量突破40个,而今年的19场音乐节则仅占去年的47.5%,直接腰斩。而对比仅有5天的五一档期的23档音乐节,数量仍高于7天假期的国庆档,背后的问题,不言自明。 究其原因,音乐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做,而是有门槛的。一方面,这既考验主办团队的音乐审美与市场洞察,在品牌个性和商业逻辑上做好平衡;另一方面,还要懂用户需求,实现内容玩法上的创新,更要能落地执行,将概念变成一个个细节。 其中,在最根本的内容呈现上,怎么在舞台上玩出新意,其实很考验主办方的专业能力。 在此次的SUPER干杯音乐节上,也让乐迷收获了不少的人生的难忘瞬间。比如时代偶像孙悦完成了音乐节首秀,还和亲哥哥合唱了《好人好梦》《兄妹》,十分温暖治愈;杨千嬅在唱完所有歌单后,没想到还罕见地在音乐节安可,加唱了一首不插电版的《可惜我不是水瓶座》,更感人的是,在千fa找key的时候,台下乐迷以大合唱的形式,再次证明了这位“川渝天后”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信对于所有在场的每位乐迷来说,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而这都离不开主办方在背后的巧思和支持。 更重要的是,音乐节的题中要义是“节”,是要观众能够在这个场景玩起来,享受音乐与当下,在现场体验中获得美好的回忆。 比如在SUPER干杯音乐节上,基于不同舞台的区隔定位和空间上的巧妙设置,既能享受到不同类型的音乐现场,也能在不同品牌展区参与互动获得礼品;饿了可以去餐饮区大快朵颐,也能在场地内的有机农场餐车、北海道冰淇淋等售卖点解解馋;当然,哪怕不去抢占前排,坐在林间的公园椅上、躺在充气沙发里,同样也不妨碍享受音乐节的欢乐氛围。 跳出这场音乐节,重新思考B站SUPER干杯音乐节的动因,答案会更加清晰。 从跨晚晚会到毕业歌会,从新世代音乐人计划到干杯音乐节,B站其实一直与年轻人站在一起,制造了一个个供他们自由表达、情绪释放的内容场景。在给足情绪价值的同时,B站也一直试图让不同圈层的内容都有机会能被看到,甚至出圈。 而B站能够始终与年轻人同频共振,也有着其他主办方无法复制的天然优势。众所周知,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年轻力文化社区,B站的日均活跃用户(DAUs)超过1亿,90后至00后占据了B站近82%的用户比例,聚集了最广泛、最多元的年轻群体。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个看似“大乱炖”的音乐节,在实际体验后,又会感觉一切是那么合理。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就是因为主办方是B站。 放眼野蛮生长的音乐节市场,也许拼盘式的音乐节会一直存在,但品质化、IP化一定是优质音乐节的必然方向。 而要想打破同质化的低质量内卷,必须有自己的调性、风格,让音乐节回归音乐“节”。当然,这仍然是所有音乐节主办方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 正如《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所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音乐节市场的迭代,也是如此,而B站所秉持的初心,是最珍贵的。 先声话题 话题内容:你会因为什么,去奔赴一场音乐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