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软医疗CT为何干不过联影?

 lwdalian 2024-10-23

在国产医疗影像赛道里,东软医疗原本最有希望成为老大。1997年,东软医疗就成功生产出中国第一台CT,在大型医疗影像设备领域开始对GPS发起正面冲击。

凭借出众的性价比及适用性,东软医疗自主研发的CT机在国内迅速砍下不小的市场份额,国产首台CT问世的第二年,就迫使进口CT降价了20%-30%,百姓检查费用也随之降低了一半。到了2000年,东软医疗还将中国产的CT机销往了欧洲,并启动了全球化战略

彼时,东软医疗该有的标签都有了:民族品牌、自研能力,出海雄心,成立时间还比联影早个13年,没有人会想到东软医疗会有一天被联影医疗干翻在地


01

东软为何崛起?



在东软医疗的CT机诞生前,我国的医院只能依靠进口来满足诊疗需求。然而这些进口设备每台超过60万美元的售价,再加上维修难题,是国内医院的两大痛点。因此,自1977年我国医院开始进口后的7年内,全国CT装机量也不过30余台

到了90年代,我国各级医院则通过大量引入二手CT机来减轻价格的影响。在全国CT装机量达到3000时,二手设备占了近一半

这恰好成为东软医疗崛起的机会。1994年,以计算机技术解决核心系统难题后,东软医疗研发出第一台国产CT的原型机。1997年,该产品正式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的上市审批。

国产CT突围的破局者,当时的东软医疗一时风头无两,被业内人士誉为“国产CT一哥”。

国家利好政策也是催化剂,比如在调整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目录的范围,允许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不经省级政府事先批准直接购买入门级CT和MRI,使软医疗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产品实现快速放量。

一方面东软医疗借此良机,成功抢占国内医疗影像市场,并坐稳国产影像龙头宝座。比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在2019年的高端CT市场中,东软医疗64层至128层CT扫描仪的销售总量在中国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在所有CT扫描仪制造商中排名第三

另一方面,东软医疗不断改写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史。继第一台国产CT之后,在其手中又诞生出中国第一台DR、第一台超导磁共振、第一台无轨悬吊双中心七轴血管造影机、第一台256层宽体探测器能谱CT、512层CT等国产影像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发展红利期和“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东软医疗的产品还迅速在海外市场迅速站稳脚跟,其医疗设备产品远销全球110余个国家和地区。


02

联影C T干翻东软?



东软医疗一路走来,尽管一直位居国内影像前列,但庞大的市场注定会有新玩家不断加入,联影医疗就是其中的尖子生。可以发现,这几年,联影已从各个细分市场超越东软医疗

其实,东软医疗的落后,从IPO的艰难就已经开始。公司早在2020年6月就已经在科创板提交了A股上市申请,同年11月主动撤回,彼时同一赛道的巨头联影医疗还没有行动。

2023年,联影已是A股市值排名第二的医疗器械公司,仅次于迈瑞。而东软医疗已四战IPO,均未成功上市。

根据招股书信息,东软医疗收入从2019年的19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28亿元,净利润则从8766万元增至2021年的3.12亿元,单看这些数字看来形势大好,但收入来源和长期前景仍惹人忧心。

事实上,东软医疗的盈利主要依赖其他收入及收益,包括政府补助、收入合约产生的利息、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以及外汇收益等。该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19年的1.32亿元增至2021年的2.89亿元。如果不计算这些收益,东软医疗实际盈利相当有限,甚至录得亏损

并且,东软医疗的研发开支占比逐年下降,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东软医疗研发开支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21.4%、15.3%和13.2%,或许会被市场理解为不思进取

而在研发支出比例下降期间,东软医疗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却快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东软医疗的分销收入占比分别为59.9%、60.2%、66.8%。公司分销商的数量也在增加,从2020年9月30日为止九个月的1034家增至2021年同期的1297家

东软医疗的这种经销模式暗雷滚滚,曾经爆出过近900万元的CT机器,要用180万行贿的丑闻。

值得注意的是,东软医疗还身背对赌协议,面临巨大对赌压力。这些混乱的因素,令公司业务充满风险点,也加剧了其上市的难度

而具有国资背景的联影,其一不会进行红线操作,其二承载着“打破海外巨头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的使命,上市之路及业务管理顺畅许多。

业务营收方面,CT都是二者的核心产品,收入贡献都在50%以上。东软医疗虽是国产CT的先行者,但从2019年开始,联影医疗CT产品的销量和单价开始超过东软医疗。

两者的差异,集中体现在CT产品线,泾渭分明地走了高端型和经济型两条路。东软医疗的CT更“经济实惠”,东软曾在2020年10月的CMEF上打出“99万8,CT带回家的”口号,成为中国首个将CT价格打到一台100万元以下的厂商。

“薄利多销”的策略起初确实让东软医疗尝到了甜头。2021年,东软医疗单台CT均价为144.5万元,比联影低50万元左右。那年,东软医疗卖出1084台CT,比上一年增长41.3%。其中,卖得最好的,就是16排的“入门款”,销售额高达7.09亿元

因为政府大力推进分级诊疗体系,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必须达到诊断的基本标准,推动了对入门级CT的需求,这导致东软医疗经济型CT的销售数量猛增。

而联影医疗的CT分经济型和高端型,当年也加入了价格战,推出一些优惠活动。但无论哪一型都没有降价特别多,保证其利润空间。根据财报,2021年,东软医疗的营收是28亿元,不及联影医疗的40%;利润则为2.97亿元,不及后者14亿元的一个零头。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薄利多销策略下,东软医疗的CT业务毛利率,为36.2%,比联影低约13个百分点。

并且,国内中高端CT的市场增速,远高于低端CT,锚准低端市场的东软自然会吃亏。因此双方CT类产品的利润率差距,自2019年以来不断扩大东软盈利能力越来越不及联影

市占率方面,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联影医疗将64排以上CT定义为中高端型CT,以下为经济型CT。报告期内,公司在40排以下、64排-80排CT市场中均位居第一,在128排至256排、256排以上的CT市场中均位居第二,其中高端及超高端CT市场占有率同比大幅提升。

曾经的“国产CT一哥”东软医疗,如今只能屈居次席。根据医招采统计数据,2021-2023年间,以销售量为计,东软医疗CT机市场份额为11.59%、13.41%、11.35%;同期联影医疗的市场份额为22.13%、26.82%、29.6%,二者的差距逐年增大

东软医疗在早期确实取得了不少技术突破,但在最近几年连续下滑的研发费用面前,指望其后续产品能有突破及创新恐怕有点难

反观联影医疗,之所以能在一轮轮行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反超东软,离不开其“大手笔”的研发投入。财报显示,2024上半年,联影研发投入10.17亿元,同比增长11.11%,研发投入占比19.07%;研发人员3102人,占比39.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