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化”,是地名演变中的常见现象。所谓“雅化”,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原地名的谐音来替换文雅或吉利字眼。 在胶东半岛的村庄当中,可以找到很多地名雅化的例子,本文要介绍的龙口市“菜园泊”村,就曾有此情形。 菜园泊村位于龙口市东城区(即黄县城),属东莱街道管辖。在过去,该村的位置描述为“城南(外)一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现已同城区连为一体。 从名字上不难猜出,“菜园泊”的由来应与古代这片土地的用途(菜园)有关。而地名资料的记载,也的确如此。 按照《龙口市村庄志》的记载,菜园泊村据说在明代建立,相传村中先民曾专门为范阁老种菜(注:即黄县历史上的显宦范复粹,他在崇祯时期曾担任过内阁首辅),因此得名“菜园泊”。 而除了“菜园泊”之外,该村还有一个雅化之后的名称写法,即“财源泊”。 “财源泊”之名,具体源自何时?暂未查到详细记载。但从这一写法至少在清代后期就已存在,因为该村在同治元年所考取的举人王渐鸿在自己的科考档案中填写的籍贯村居即“黄县城南一里财源泊”。 根据记载,菜园泊村的姓氏种类较多,其中王姓人口规模最大。在历史上,该村王姓出过不少知名人物,王渐鸿就是其中之一。 王渐鸿,字仪堂,号秋樵,举人出身,曾任教谕、学正等职务。其官位虽然不高,但在文化方面却颇有贡献,著有《乡党图考补正》《三礼条辩》《养静斋札记》等书,还曾参与修撰过同治版《黄县志》。 从普遍情况来看,地名雅化大多出自文士之手。王渐鸿既有文化,又有功名,显然在当地有着较大影响力。推测而言,“菜园泊”雅化为“财源泊”有可能就与他有关。但限于资料,暂时无法详细求证了。 (▲菜园泊村的位置示意,附近不少小区都带有“财源”字样) 值得一提的是,菜园泊虽然曾雅化为财源泊,但或许是前者更为通俗易懂,因此并没有完全被后者取代。如今地名区划资料上对该村的正式标注,仍为“菜园泊”。 与此同时,“财源泊”这个称谓也留有相应痕迹。现在菜园泊村附近建起了不少楼房小区,它们不少都带有“财源”字样,如财源佳园、财源花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