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间我的舅父常溪萍离开我们已快50年了,每当我回想起在二附中就读的五个春秋,舅父与二附中的点滴往事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帘⋯⋯ 一、运筹创办 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成立不久,1938年投身革命已是山东省委秘书长的舅父,随南下大军来到黄浦江畔。舅父出生山东莱西,操一口浓重的山东普通话,身体削瘦、衣着朴素无华,却温文尔雅,有着不凡的经历。百废待兴的上海,正是英雄用武之际。 1954年经国务院任命舅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面对新的使命,他义不容辞全身心地投入新的工作,为这座城市留下了鲜明的痕迹。他始终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尊重科学、发展教育、支持科研、广大教职员工有口皆碑称其为华师大的好书记、好校长,上海市委确认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好干部。 至1958年华东师范大学已是全国高等学院中最早建立计算机学科培训基地的大学,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实验、实习基地,舅父带领党、政一班人运筹决策创办校中校一一华师大预科和二附中,创办伊始就描绘了把二附中办成上海一流学校的愿景。不仅在师大各系调兵遣将,还雷厉风行从一附中抽调骨干教师,同时又将应届毕业班中的佼佼者充实到二附中,在市、区教育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很快搭建起年富力强的二附中领导班子,和老中青三结合、以老带新的优秀师资队伍,为二附中日后的不断腾飞发展创造有利的先天条件。 二、支持教改 二附中创办初期,以舅父为首的大学领导班子就鼎力支持出身教育世家的首任校长毛仲磐高中分科、两年学制等多项教改实验,践行将卓越教育的模式延伸至初中阶段,积极探索各类人才早期培养的有效途径。 早期二附中各方面设施比较简陋,没有师生食堂就是有力的注解。有一阶段附中安排学生到华师大河东食堂简陋大棚搭伙,大学生在大棚的纵深处就餐,二附中的学生在进门的两侧吃饭。舅父有每周定期深入各食堂协同打饭、分菜,还与学生一起进餐、亲自品尝伙食听取反映的习惯。他第一时间就了解到此情况,便专门到河东食堂找负责人商量二附中学生搭伙质量问题。当有人流露出大、中学生伙食标准有差异难以统一的畏难情绪时,舅父语重心长地道:提高饭菜质量事在人为,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阶段,让搭伙的学生吃饱吃好,也是一件不容小觑的大事。打这之后,只要一提起河东食堂搭伙的饭菜质量,学生们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六十年代初期,各方面的物资相对短缺,食堂的采购供应也不免捉襟见肘。几乎每天都现身校园的舅父,望着碧波荡漾横穿校园东、西两段长约500米的丽娃河喜上眉梢,随即向校有关部门建议,能否利用此活水河养殖鲤鱼,经论证此建议很快就得到落实。此后,每逢秋季捕捞上来上千斤的鲤鱼欢蹦乱跳,经各食堂加工烹饪成为改善膳食的美味佳肴。此时,舅父不忘嘱多送些到河东食堂,因为他心里惦记着在那里搭伙的二附中学生。 三、关心发展 大学更要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舅父总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一阶段,看到校园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减弱,舅父就带头参加教职工篮球队,坚持每周隔天傍晚训练,还张贴海报广而告之与校女篮对抗比赛,邀请广大师生观摩。由此带动校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校手球队、校田径队业余比赛此起彼伏 ,后来校手球队水平在市各高校中技高一筹,成了名副其实的上海市队。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练的风气自然而然也熏陶到二附中,二附中的少体校队也因此风生水起,很快成为二附中的一个特色。 1963年我从华师大附小毕业,凭真才实学考进了二附中,一踏进金沙江路155号的校门,被分配在初中一班,学号也为001号,一谓之首也,我内心有那么点沾沾自喜。 舅父获悉后,当晚就把我叫到书房内,和蔼地对我说:学号只是一个序号,千万不要翘尾巴,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成绩靠前,才是方向。舅父的这番话成了我日后学习的不竭动力,也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在倡导学生以学为主的同时,二附中还定期安排学生到工厂学工、到农村学农。记得有一年学校组织到嘉定徐行公社参加支援三秋劳动,通过为期一周的田间劳作,同学们不仅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的不易,更体会到农民锄禾日当午的艰辛。当我带着晒红的脸颊星期天返回家时,舅父注视着我黝黑的脸膛会心地笑了,这不仅是对我三秋劳动表现的赞许,也是对二附中学工、学农常抓不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做法的肯定。 那时一般中学都没有配备专门的泳池,二附中也不例外。舅父就嘱咐有关部门将师大丽娃泳池向二附中体育课大开绿灯。记得我和班上不少同学就是在那里学会游泳的,互相打水仗扬起的朵朵水花,溅湿了泳池周边摆放的衣服,也沾湿了大家的笑脸。不久,大学运动队将物理馆后面的蓄水池改建成泳池,因位置较偏且无人看管,很快也成了我和同学们暑天戏水畅游的不二选择。 平时,舅父总是忙于事业,在其位,谋其职,鞠躬尽瘁,工作总是安排得满满的。每天清晨从包干清理家门口的那个垃圾箱开始,上午有选择地方参加教研活动或去教室听课;午饭到学生或教师食堂和师生员工一起吃饭;下午或批阅文件或召开会议;四点半现身共青场参与学生课外活动;晚饭后又常去学生宿舍嘘寒问暖。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促使大学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在繁忙的工作中舅父还不定期抽隙到二附中转转看看。 当年二附中也有了学生宿舍楼,主要安排路途远的学生入住。一次刚进校不久的一批高一新生感觉住宿不习惯,恰逢那个星期天学校安排活动学生不能回家,不少女生闻讯竟然哭鼻子了。不知舅父是如何知道的,乘晚自修时特意来到这批新生的教室给予安慰,还熟练地操起理发工具,为头发长得长的同学理发。此刻,身为大学校长的舅父,俨然社区里弄的一位普通大爷,一位慈祥的长者,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次年五月的一个傍晚,舅父外出开会返回,特意绕道进二附中,借着暮色巡察晚自修的课堂,看望正专心致志自修的同学们,并嘱大家既要好好学习,又要保护好视力。第二天无意中听人议论此事,我才知晓舅父的这一次暗访。其实,在二附中创建后的多年里,二附中校园也曾多次留下舅父不倦的身影、留下无声的足迹。 1964年11月,舅父调任上海市委教育卫生部任副部长后,家也搬离师大一村。上学路远了,舅父曾关心问我是否转校就近读书,我不舍母校和同学的情缘,利用业余时间,在师大共青场学会了骑自行车。便每天从武康路骑车近一小时到校,风雨无阻几年从未中断,这一点也得到了舅父的赞许。之后,随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变化,一切渐渐扑朔迷离了⋯⋯ 如今,二附中经几任校长的踔厉传承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校址虽几经搬迁,但已跃升为上海乃至全国一流中学的行列。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倍知珍。值得告慰舅父的是当年运筹创办二附中所憧憬的愿景早已实现了⋯⋯ 作者简介: 常新月 1963年9月至1968年9月66届初三(1)班; 1968年9月奔赴大西北银川,后招工进国企西北轴承厂,先后任财务出纳、会计、销售; 1983年通过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学习获电大大专学历; 1990年获高级会计师职称; 2005年退休后随爱人在北京定居。 作者按 赏读同窗常新月所撰《忆我的舅父与二附中的往事》随吟: 丽娃河畔运筹忙,一片斜阳篱菊黄。 满架东风校中校,新围翠竹墙内墙。 雁征环宇设基地,枫染秋霜胜海棠。 喝水当思谁掘井?喜看愿景吐芬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