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诉求是我们沟通和行动的决定性力量。
人人都有需要或想要的东西,诉求就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而此时此刻的诉求就是核心诉求。
人在做决定时,都有要遵守的价值准则,而此时此刻的诉求对决定而言也非常重要。若是此时此刻的诉求没有被满足,我们的内心会感到不适。
美国心理治疗学家威廉·格拉瑟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诉求,而行为则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诉求。做出能满足自身基本诉求的明智之举,是人们一生的目标。
因此,理解自身的诉求对于沟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们所说的话会表达出自身的核心诉求,人们的行为则是满足自身核心诉求的外在表现。
满足诉求的责任在于自身。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情绪的底层蕴含着诉求。人人都有自己理想的状态,人在满足和不满时,会感受到不同的情绪。
由此可知,情绪根植于内心诉求,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诉求和情绪负责。
控制自身情绪的方法在于满足内心的诉求,同理,他人控制自身情绪的方法也在于满足他们内心的诉求。也就是说,人们所感受到的情绪,究其根本原因,都和自身的诉求有关。
请记住,这在后面要讨论的“愤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情绪和想法应该区分开来。
我们已经学过,情绪是表达内心诉求的信号。情绪与诉求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长久以来,我们总是会混淆情绪和想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区分。
我们需要分辨沟通时对他人的言行进行解读而产生的“想法”和内心的情绪。例如,当老师开始给学生上课时,有个孩子一直在用手机打游戏。
此时老师的情绪应该是不适的、担忧的、郁闷的。这是因为老师的诉求是“教好孩子,提高孩子的成绩”。情绪应该和诉求配对出现,但人们却常常把情绪与内心的想法两两相对,心想:这个学生不尊重我,我被无视了。
基于我们前面讲过的,此时老师觉得自己被无视,其实这只是一种自动思维。
当老师感到被无视时,心情可能是失落的。
“你是在无视老师吗?”在认识到自身的诉求并多加练习后,老师就不会脱口而出这样的话。因为相比这句,“你需要老师的辅导,能先把手机收起来吗?”会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因此,当我们感受到某种情绪时,我们必须挖掘出隐藏在情绪下宝石般的诉求,并使情绪远离自动思维。
诉求不会引发矛盾和争吵。
在我们清楚了自己的内心诉求后,自然会去寻找能满足诉求的方法。但是,当我们为了满足自身诉求而固守自己所认为“正确”的“偏好方式”时,矛盾就会发生。由于偏好方式与个人的核心信念密切相关,人们可能会因此固守自己行事的方式和方法。
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并非因为诉求相左,而是因为人们固执地坚持使用某种方式来满足自身的诉求。
想要理解对方,就要意识到他人也像自己一样,会为了满足自身的诉求而竭尽全力,并坚定地相信,我们终究会找到让所有人共赢的方法。
诉求是宝石,沟通是寻宝游戏。
有时候,我们会担心向他人倾诉自己的诉求会给他人造成不便和负担,因此我们更加希望他人能主动发现并帮助我们实现诉求。
长此以往,我们将无法有效地感知他人的诉求,无法构建能无话不谈的亲密关系,甚至会逐渐漠视自己的诉求,很难认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真正了解自身诉求的人,不但生活充满活力,而且清楚自己做某件事的意义和原因,也能够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言行。相反,那些在生活中找寻不到诉求宝石的人,总是板着一张脸,囿于必须要做的事情。
比起为什么想做,他们更在意应该做什么。
而在做必须要做的事情时,他们只能感受到责任和义务,而没有了喜悦。善于感知对方的诉求,并能够将其很好地传达出来,有利于掌握和谐健康的沟通方式,构建亲密的人际关系。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呢?请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发现吧,就像寻找丢失的宝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