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探非洲大自然09: 阿多大象国家公园

 Beinan 2024-10-24

文/贝楠 2024年10月24日


2024年5月25日, 是我们在南非花园大道(Garden Route)之旅的最后一天。因为要乘下午3:45的飞机,我们要在1点左右赶到机场,所以时间还是比较紧的。

这天只有时间游览一个景点----阿多大象国家公园(Addo Elephant National Park)。

导游早就和我们的旅馆商量好,提早给我们开早餐。早上8点,我们准时出发,告别世界著名的冲浪之城杰弗里斯湾(Jeffreys Bay),驶向阿多大象国家公园。

一路上,又和女导游Steph神聊。Steph负责我们5天的花园大道行程,对我们照顾有加,天天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都非常喜欢她。

这一路,没少问Steph有关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事儿。她的回答几乎和我们问过的所有人相同。曼德拉结束了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这是他的功劳,她说。特别是他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同时,并没有打压白人,没收他们的财产,像古巴那样。这就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和持续发展。Steph说。

但是,曼德拉死后,他所领导的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简称ANC)腐败特别严重,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自1994年以来,ANC一直是执政党。马上就要大选了,ANC肯定还会赢得选举。Steph说。

为什么呀?我不解, 不是有那么多人反对嘛?Steph说,没办法,他们是执政党,每年大选前,他们会花很多钱竞选,并给选民很多福利。南非低端的民众很多,这么一忽悠,他们还是会选ANC的。每次大选都是这样。Steph无奈地说。我们无语。这是一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象啊。

车窗外的景色和几天来看到的景色完全不同。看不见山峦,也看不见楼房,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地和灌木丛。路上很清静,几乎没有车。

前面提到过,我们在南非的导游和司机全都是白人。Steph也是白人。我们遇到的在一些景点做生意或在旅馆服务的黑人大都是从周边国家过来打工的。南非的总人口约为6000万人,白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约为7.7%。不知为何导游大都是白人。我们也没有问过,只是注意到了这个现象。

还有一个现象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我们这些天的两个导游都是同性恋。

回来查了一下才知道,南非在同性恋权利方面的法律基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之一,拥有世界上最进步的LGBTQ+法律之一(LGBTQ+是一个代表多样性别身份和性取向的缩略词)。2006年,南非成为非洲第一个、全球第五个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这标志着LGBTQ+权利在法律上得到了全面认可。

开普敦(Cape Town)被认为是非洲最包容LGBTQ+群体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粉红之都”。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同性恋骄傲游行和电影节,吸引全球的LGBTQ+游客。

不由得感叹,旅行真是长见识啊!


阿多大象国家公园(Addo Elephant National Park)是南非的第三大国家公园。进入国家公园要检查证件。我们的护照都被拍照存档。出公园时还要检查车厢,看有没有带出去的动物。

公园里有游客游览车,可坐20人。我们的导游有国家公园的导游证,所以我们不用去坐游览车。导游直接把车开进去了。

阿多大象国家公园的面积约为1,640平方公里。导游告诉我们,这么大的公园,周边都是有围栏的,特别是陆地部分。这些围栏主要是为了保护园内的野生动物,同时也为了防止大象和其他大型动物进入邻近的农田或居民区,造成破坏。

远处,成群的斑马(Zebra)跑到湖边喝水。

大大小小的斑马们在一起欢快地嬉耍。

在一片长满茂密植被和黄色花朵的田野中, 有一只孤零零的黑背豺(Black-backed jackal)。它有红棕色皮毛,背部有独特的黑色,上面有斑纹。乍一看,还以为披了一件黑色披肩。黑背豺是已知最古老的犬科动物之一,其化石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显示了其古老的血统。

一群大捻角羚(Greater kudu)在悠闲地散步。这是非洲最具代表性和雄伟的羚羊物种之一。它们有灰褐色的皮毛,侧面有狭窄的白色垂直条纹,在自然环境中提供极好的伪装。它们主要吃树和灌木丛的叶子,而不是吃草。

大捻角羚的雄性有角,而雌性没有。雄性的角可长至1.8米。它们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螺旋角和优雅的条纹使它们成为非洲最知名的动物之一。

南非国家公园的标志(Logo)就是一个风格化的大捻角羚头,头上有长长的螺旋角。象征着南非野生动物的美丽和优雅。

一只非洲水牛(African Buffalo)懒洋洋地趴在草地上晒太阳。一般说来,非洲水牛是高度群居的动物,通常以数十到数百头的群体生活。群体内有很强的社会联系,尤其是母牛和幼崽之间。雄性水牛可能会形成单身公牛群,远离主群。可见这是一只雄性水牛。

非洲水牛是非洲五大兽(Big Five)之一。著名的非洲五大兽包括大象(Elephant),狮子(Lion),非洲水牛(African Buffalo),黑犀牛(Black Rhinoceros),和花豹(Leopard)。

导游告诉我们,这五大兽在阿多大象国家公园都可以看到。只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到处逛,慢慢看,所以我们在这里可能是无缘看到狮子和花豹的。我们之后在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 National Park)和博茨瓦纳(Botswana)的乔贝国家公园(Chobe National Park)看到了所有非洲五大兽, 过足了瘾。这是后话。

从阿多大象国家公园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里是大象的乐园。阿多以大象而闻名,是最早建立大象保护区的地方之一,园内生活着600多头大象。

导游讲,原来阿多有很多⼤象。由于人类大量猎杀大象获取象牙,阿多的大象数量锐减。最后只剩下7只母象,它们因为没有象牙或者象牙很小而存活下来。1931年为了保护仅存的大象,建立了阿多大象国家公园。又从克鲁格国家公园迁来一些公象,阿多的象群这才发展起来。

导游特意指给我们看,上面照片中,小象宝宝正在吃奶。母象没有象牙(Tusks)。

一般说来,非洲象不论雄性和雌性都是有象牙的,但雄性的象牙更大、更显著。而亚洲象通常却只有雄性有明显的象牙,雌性亚洲象没有象牙。

但是,在历史上,由于人类为象牙而非法捕杀大象,只有缺乏象牙的非洲象才能逃脱人类的屠杀,存活下来,从而繁衍后代。数个世纪对大象的捕杀,造成大象种群的遗传变异,一些象群中的大象出现了“无牙”的遗传特征。 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如今阿多的许多母象都没有象牙,或者象牙非常短小。

克鲁格国家公园的大象和这里的就不同,导游说。那里的大象不论雌雄,都是有象牙的。

导游又让我们看大象的耳朵。非洲象的耳朵很大,形状有点像非洲地图,而亚洲象的耳朵更圆更小一些。王大明白又明白了,我们在印度骑的大象就和这里的大象不一样,头部较圆,有两个鼓包。

车行道上,不时就看到大象。这只大象还比较守交通规则,靠边在马路牙子上行走。

而这只就毫不客气地堵在我们车前,那坚硬的象牙好像能刺破车窗。喂,闪开,别挡道!这可是我的地盘!

其实大象是比较温顺的动物,导游说。我在阿多导游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或见过大象攻击人类现象。因为阿多的象群曾经濒临灭绝,当地的保护措施非常严格,大象群体在人类保护下得以稳定繁衍。因此,这里的大象与人类互动频率较高,对游客和车辆更为习惯。

路边草地上有一个大坑。导游说,这是大象弄出来积攒雨水的。阿多公园里没有自然水源,都是人工挖出的湖或水池,供动物们饮水之需。大象们也自力更生,自己挖储水池。公园里,大象挖出的大坑很多,在雨季就会储存很多雨水。

导游又说,大象的记忆很好,很长久。年纪大的老象通常可以记得50年前有水源的地方。听后不由感叹,要是老太有这样的记忆就好啦!

突然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东南亚哪个国家拍摄的电影。一只小象目睹了父母和家族被当地村民围捕杀死,获取象牙的惨状。长大后,小象回到村庄报仇,将村民全部杀死,房屋推翻。那凄惨的画面现在还依稀记得,印象颇深。

人类在大自然中是很渺小的。善待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吧!善待它们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阿多大象国家公园的广袤的草原是各种野生动物的乐园。

非洲疣猪(Warthog)是阿多国家公园的常见动物。疣猪的头部很大,面部有独特的“疣”,实际上是厚厚的皮垫,可以在打斗时保护它们。它们的上下颌有弯曲的獠牙。这些獠牙用于防御和挖掘食物。

疣猪经常成群结队地觅食草、根、浆果,偶尔还会觅食腐肉。

疣猪与大多数动物能够相对和谐地相处,特别是在不直接竞争食物资源的情况下。这不,在一群红羚羊栖息的地方,一只疣猪依旧悠闲地欣赏着它的美食。

红羚羊或红角羚(Red Hartebeest)属于羚羊的一种。它们的体色通常是红褐色,额头和脸部会有明显的黑色斑纹。红羚羊具有独特的外观。尤其是它们向后弯曲的角和带有黑色条纹的面部,这使它们在非洲的羚羊物种中非常容易辨认。它们是典型的草食动物。

草地上趴着的小东西好像是一种中大型的草食性采塞贝羚羊(Tsessebe)的幼崽。它的毛色比成年羚羊浅,头上的角才刚刚冒出。也不知它的妈妈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将它扔到这里。

一只孤零零的鸵鸟(Ostrich)和远处的斑马群遥相呼应,展示了阿多草原上动物之间和谐和温馨的一幕。

可爱的小斑马长得快和妈妈一般高了,却还在吃奶,而且就在车道中间,众目睽睽之下。这,这也太不讲究了吧!

在阿多大象国家公园的两个多钟头转瞬即逝。据导游说,我们只跑了阿多公园的一个角。无奈,为了赶飞机,不得不离开。真要替阿多的所有野生动物感谢南非政府,为它们提供了这样一块宝地,使它们能够幸福地繁衍、生存。

阿多大象国家公园是我们5天的花园大道之旅的最后一个景点。恋恋不舍地和陪伴了我们5天的导游Steph告别,登上了飞往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的小飞机,继续我们的南非之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