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祛湿剂(防已黄芪汤——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

 小胡TCM学习吧 2024-10-26 发布于天津

1.考点梳理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方歌】

防已黄芪术草姜 + 大枣

【功效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水热互结伤阴证

【组成】

防己 一两(12g)、甘草 炒,半两(6g) 、白术 七钱半(9g)

黄芪 去芦,一两一分(15g)

【方解】

2.方剂拓展

【病机】

仲景原以本方治疗“风湿”或“风水”。

本证缘于肺脾气虚,风湿外袭,

或脾虚失运,水湿内停,复感风邪,风湿客于肌腠,流注关节,痹阻筋脉,则身体困重、肢节疼痛,或为水肿;

【表现】

汗出恶风,身重或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辨证要点:

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理解】

1.防己黄芪汤概述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金匮要略心典》

防己黄芪汤治疗表虚之风水或风湿,

仲景原以本方治疗“风湿”或“风水”。本证缘于肺脾气虚,风湿外袭,或脾虚失运,水湿内停,复感风邪,风湿客于肌腠,流注关节,痹阻筋脉,则身体困重、肢节疼痛,或为水肿;蓄而不行,则小便不利;气虚卫表失固,故汗出恶风;舌淡苔白,脉浮,为风邪在表之象。

服本方后,患者可能出现“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之感,此乃卫阳振奋,风湿欲解,湿邪下行之兆。“以被绕腰”,意在保暖以助汗出。

2.防己黄芪汤与越婢汤(风水与风湿的区别)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此条义详痉湿暍篇。虽有风水、风湿之异。然而水与湿非二也。

(防己黄芪汤方见湿病)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此与上条证候颇同,而治特异。麻黄之发阳气,十倍防己,乃反减黄芪之实表,增石膏之辛寒,何耶?脉浮不渴句,或作脉浮而渴,渴者热之内炽,汗为热逼,与表虚出汗不同,故得以石膏清热。麻黄散肿,而无事兼固其表也。


【水证分型】——《金匮要略心典》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往期背诵合集回顾】

1.方剂学——解表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2.方剂学——泻下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3.方剂学——和解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4.方剂学——清热剂方歌及考点汇总复习

5.方剂学——祛暑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6.方剂学——温里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7.方剂学——表里双解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8.方剂学——补益剂方歌及考点汇总(补气剂、补血剂、气血双补剂)

9.方剂学——补益剂方歌及考点汇总(补阴剂、补阳剂、阴阳双补剂、气血阴阳并补剂)

10.方剂学——固涩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11.方剂学——理血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12.方剂学——理气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13.方剂学——驱虫剂方歌及考点汇总

14.方剂学——治风剂方歌及考点汇总(不知道方剂需要背哪里的可以看这个汇总哦)

如果觉得推文对您有帮助,还请帮忙点点“关注、在看”,给小编一些鼓励与支持,感谢!


END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下方蓝色文字即可进入对应内容合集)

中基学

中医藏象——心包络

中诊学

中医“寒”的汇总小结

中药学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清热剂思维导图回顾

方剂学

方剂学——理中汤、小建中汤

中内学

中内肝胆病——积聚、鼓胀

针灸学

针灸学——特定穴(上)

考研复试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中西医结合导师介绍·上篇(专硕)

其他

笔记——眼科小知识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我是小胡,未来的我们,无论走向何方,终会感谢现在这段称之为努力的时光。
文章内容来自文献古籍与中医学教材,涉及图文部分源自中医学10版教材及网图,如有侵权,请及时留言联系删除。
关注我,了解更多考研基础备考知识。文章思维导图及相关考研内容为个人创作,未经授权,请勿商用!
欢迎加入中医考研交流群,韶华易逝,莫负流年。


别忘了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