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运河黄河故事(5)

 龙井问茶土老帽 2024-10-27 发布于上海

10、高邮:驿亭何处

运河出扬州,连过邵伯、高邮、宝应三镇。一路湖水作伴,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这些湖的形成与黄河夺淮入海有关,在河与湖之间筑起堤坝,又能蓄水,又利航运。湖泊近岸水浅,远岸风大,都不利航行。运河人工开挖,易于维护,方便行船。所以运河几乎都是沿湖而行,甚少穿湖而过。堤上还能开减水闸,调节运河水位,宝应就有明代减水闸的遗迹。

邵伯古镇有些空荡,我一个人漫步在深巷里,遇不到一个人。偶有旅游设施,也都大门紧闭。所幸真正的古迹是古堤、古码头,敞露天地,可观可行可吟。小小的斗野园,独占半片江心洲,两岸的流水、新建的阁楼、镇水的铁牛都不是重点,名人留诗才是。“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孙觉),“孤亭得小憩,暮景含余清……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明”(苏轼),“北眺桑梓国,悠然白云生。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秦观),“扁舟未得解,坐待两闸平。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苏辙)。读诗解寂寞,思贤越古今,访古的乐趣幽微而隽永,有缘的人可以咀嚼很久。如今来邵伯,多为吃龙虾,古镇旁有小龙虾一条街,我一眼看去,几十家只多不少。

许多名人在此停驻,为的是等船过闸。自东晋谢安在邗沟上设邵伯埭(坝),船只往来便需翻坝。唐宋改为运河船闸,延续至今。现在的邵伯船闸很壮观,三线三闸,年通过量过亿吨,非古闸可比,运河水运的繁忙远胜往昔。

明代北京、南京间设有46处驿站(大多沿着运河),邵伯驿就是其一,现已无存。要看古驿,得到高邮,盂城驿是现存最完整的明清驿站。高邮设驿的历史可追溯到秦,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那时还未统一中国)在此筑高台,置邮亭,高邮之名正是从这座驿站开始的。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设高邮县。盂城驿旁原有多条水路和多个水塘,是大运河与东部地区物资人员转运的枢纽。地貌变化,水路与水塘消失,唯余大运河仍在。隔河相望有镇国寺,唐代方塔遥遥可见。

盂城驿规模挺大,除驿丞、武官、驿卒办公、居住区域外,有如下功能区:首先是政令、物资传递,盂城驿有船有马,清代传驿最快日夜兼行800里,主要靠马,在马厩前设马神庙,供马王爷以保平安。其次是接待官员食宿,等级不同,差异挺大。高等级官员有专门的秦邮公馆、礼宾轩起居宴饮,有园林可逛,有女史可陪。以上是驿站的主要职责,此外还有监舍用于押送犯人,鼓楼用于计时、放哨、发布信息。盂城驿最突出的就是鼓楼,超出我原本对驿站的认知。

信息传递的范围和速度决定王朝行政的效率,中国历来就有大一统的观念,铺设遍及全国的邮驿网络受到各朝各代的重视。从周开始置邮传命。秦统一中国,更是将路与驿通遍全境。曹魏始作《邮驿令》,唐宋驿、传合一,明确驿站递运公文、接送官员的职责。蒙元驿站(时称站赤)大发展,形成横贯欧亚、并行海陆的网络,吸收了中、西亚驿站的经验,制定详细的制度条文规范管理。我在中亚、西亚旅行时见过不少古代驿站,有很强的服务商队的作用,元代的驿站也供斡脱商人使用,这在其它朝代比较少见。朱元璋很重视驿站,明朝建立后大幅整顿全国驿站,清代驿站更为密集,效率更高。溥仪退位当年(1912年)民国政府宣布裁撤所有驿站。在盂城驿回顾一下中国邮驿历史,很有裨益。

高邮段的运河很美,路在河边,河在湖边,一路绿树成荫,全程波光潋滟。累了就在西堤上停一停,看看湖景,极是舒服。这是我第一次深入苏北地区,觉得人居环境要好于苏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可小觑。

附:中国邮驿历史

1、周:置邮传命。邮驿制度初步完善,主要用于文书传递。

2、秦:将列国通信系统的称谓“遽”、“驷”、“置”等统称为“邮”,建立长途马递和短途步传的体系,马递休息站称驿,如秦始皇陵西侧就有平阳驿;步传休息站称亭,亭也有基层行政功能,刘邦就是亭长。

3、汉:汉承秦制,改邮为置,调整站间距离,如悬泉置。单骑传驿,加快信息的传递。

4、曹魏:魏文帝时制订《邮驿令》,明确重要通信方式、传舍相关规定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与邮驿相关的专项法令。南北朝沿用,江南的水驿在南朝比较发达。

5、隋唐:驿传合一,将“亭”、“邮”、“传”等合称为“驿”,水、陆皆备。涵盖功能包括递运公文书信、接送官员等,有时还包括罪犯的追捕、犯人的押送等。唐设立专门管理国家驿传的官职,为兵部下设的驾部郎中担任。马递一日180-500里,步递一日50里,水递一日30-50里。宋承唐制,投入更大,最高等级的驿站为国宾馆,其中“班荆馆”和“都亭驿”是专门接待北方契丹使者的驿馆,“来远驿”是宋代政府专门设立为了接待来自西北国家使者大臣的一所迎宾馆,“怀远驿”则是接待新疆和中亚地区来宾的驿馆。

6、元:驿站制度不同前朝,有西亚风格,称为“站赤”,马匹众多,邮驿规模庞大,陆路可通波斯、叙利亚、俄罗斯、欧洲各国;海路通日本、朝鲜、东南亚、印度、波斯湾以至非洲各地,纵横中外、四通八达。元以前,只有简单的邮驿律,元则专门将驿站相关事务,如马匹管理、约束驰驿使臣等内容,作了规定,写成条文、载入法律,保证了驿站的运作。斡脱商人(Ortog)可以使用驿站,且受到优待。

7、明:朱元璋大规模整顿驿站,张居正也整顿过,驿站规模较大,靡费较多,晚明无力承担,驿站体系荒废。永乐后出现民信局等满足商人需要的民间邮递。

8、清:清代驿站更为密集,以驿、站、塘、台、所、铺形成水陆双行、辐射全国的驿站体系,把以通信传递为基本功能的“邮”和以负责交通、馆舍、接待为主要作用的“驿”合二为一,形成国家出资的“官用、官办、官管”的邮驿制度。通信系统得以简化,驿站成为直接办理业务的机构。通信时效提高到 600-800 里。洋务运动后新的邮政通讯体系逐步建立;1912年溥仪退位后,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将驿站全部裁撤,传统邮驿制度寿终正寝。

11、淮安

上篇:治水要冲

南船北马,淮河为界,淮安正跨在中国南北自然分界线上。淮安也是运河史、黄河史都避不开的地点。隋唐北宋,邗沟南来终点在山阳(淮安),通济渠(北宋称汴河)北去起点是盱眙,淮安成为转运重镇。北宋末到元初,黄河改道,夺淮入海,两河并流,水患频发,淮安首当治水要冲。元明清再通运河,从淮安过黄河,治黄通漕兼顾,困难不止加倍,康熙将河道总督衙门、漕运总督衙门都设在淮安,足见重视。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堤,复向北流,留下混乱的淮河水系,河床高悬,出海困难,水灾不断,淮安又成治淮关键。新中国开挖苏北灌溉总渠与淮河入海通道,疏通淮河入江水道,淮河至此安澜。看古今水利,来淮安就对了。

明代潘季驯、清代靳辅、陈潢治水,用的是“蓄清刷黄、济运保漕”之法。第一步就是蓄清,潘季驯在洪泽湖东造高家堰石堤60里,抬高湖水水位。靳辅继续抬高大堤,并向南延长至蒋坝。我看淮安水利,就从蒋坝开始。明代为保盱眙明祖陵不被水淹,蒋坝附近只有一条减水坝,是自然的泄洪区。清代疏浚河道,构筑河堤,形成三河,与宝应湖、高邮湖相连,作为淮河入江水道。三河口的蒋坝是座古镇,但古建筑不多,适合休闲玩水。蒋坝对游客很友善,镇政府免费开放停车。

洪泽湖大堤修得极好,可自驾、可骑行,沿途有停车场,方便观景,景景不同,稻穗黄满、荷叶青圆、湖波浩淼、古堰石塘。最早的石塘由三国陈登所建,留下陈登捍淮之说。堤上有两处纪念碑,一处是洪水碑,记录最近四次大洪水水位;一处是治淮碑,原为乾隆刻诗,现为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题词。大堤各处险工段都有镇水铁牛,取意五行生克,高家堰村头就有一头最大最重的。高家堰铁牛已看不到洪泽湖,只能望见二河。二河原是靳辅所修高家堰复堤间的挑河,现与淮沭河、盐河相连,起通海泄洪的作用。

蓄清是为了刷黄,这治水保运的第二步就在运河过黄河的清口水利枢纽。首先将运河入黄前的河道“U”形,避免黄河泥沙冲入运河;其次引洪泽湖清水到运河出口,以清刷黄;第三通过系列坝堤,束水攻沙,防止倒灌。当年漕船集凑的清口早淹没在泥沙之下,很是难找。地图标识的遗址,其实是枚乘(汉代辞赋家)书院,可看到一段河道。我又找到惠济祠遗址,就是运河“U”形转弯处,考古发现天妃坝砖石工堤,可惜大门紧闭,透过栅栏看不真切。向前不远是黄河故道,我写运河黄河故事,到这里才与黄河擦上边。望着浅浅的清流,遥想曾经的浊浪,不由思绪万千。

漕船过清口,进入中运河(邳州到淮安段运河),是在靳辅所开中河基础上扩建的。中河为人工水道,通往骆马湖,可避免船只走黄河180里险路,保证漕运安全。黄河清口上游还有处双金闸,是为解决黄河汛期向清口倒灌问题所设的减水闸,向盐河分流黄河水,降低黄河清口水位。黄河改道后双金闸改为中运河节制闸,为盐河补水,现已完全失去效用。现存的双金闸为民国修复,由英国工程师莱因设计,是江苏省第一座混凝土水闸。我穿过成片的稻田和高大的风车来到双金闸,只有村里的老人们在这里休憩闲聊。

看过古代水利枢纽,我来到当今运河与淮河的交汇处。新的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让水利工程变得简单直接,京杭大运河通过巨大的水上立交桥(航槽),直接跨过淮河入海水道,两者各自独立。从空中俯瞰新的水利枢纽,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京杭大运河、淮安船闸清晰分明,蔚为壮观。

所有古代文明均发端于河边,大洪水的传说中外皆有,唯有中国与洪水相伴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一路看运河,梳理沿途水系,学习古今水利,让我惊叹于中国人治水的决心与智慧。

下篇:古城变迁

从书本看淮安与扬州,是运河连起的苏北双壁,有相似的盐业、美食、戏曲。淮安也是唐代的四大盐场之一,盐河与城市、运河相连。淮扬菜本就是淮安菜与扬州菜的集合,文楼汤包名气不小。戏曲略有差别,扬州盛行昆曲,淮安流行京剧。总之,一个卡在淮河口,一个守在长江边,彼此呼应,各擅胜场。

初到淮安时,我觉得不如扬州特色鲜明,景点集中。可走进深处,却发现淮安的内涵更为丰富。与扬州城基本固定不同,淮安城总在动荡,迁来迁去,分分合合,于是有民谚“纸糊的淮阴,铁打的淮安”,这有洪水的原因,也有战争的原因。从主要行政区划(淮阴、淮安、清江浦)名称的更迭就可窥见城市的变迁。

秦置淮阴,应在古淮河以南。旧城址多次改动,早已无存,淹没在黄河、淮河的泥沙之下。新淮阴区在黄河(古淮河)故道以北,韩信故里、漂母祠、枚乘故里等秦汉遗迹只是后世凭吊之所,名字的意义大过实际。

淮安之名始于萧齐,还有山阳、楚州等称呼。新淮安区所在的老淮安城址变动不大,淮安府署保存较好,可以感受古代中国的官衙文化。明清中国有四级衙门,中央、省道、州府和县,淮安府署为州府一级。除紫禁城外,总督、州府和县衙格局差别不大。淮安府署缺少大门,中路从仪门开始,大堂与二堂的区别在于升堂与否,两侧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中央、总督衙门称六部,县衙一般称六房),二堂之后是内宅区域,后有花园。东西还有两路,东路为迎宾宴客场所,有酂侯祠,主供萧何。西路为缉拿判案的军捕厅,有土地庙,是朱元璋剥贪官皮的地方,故名皮场庙。官衙中充斥着道德说教,为官警句,如公明坊(公生明,廉生威),如戒石碑(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等,作用如何,也未可知。府署之前是漕运总督衙门规格更高,漕运裁撤后渐被损毁,仅存巨大的房基、柱础仍可遥见规模之盛大门为八十年代新建,对面就是镇淮楼“淮阴市”碑于明代移至淮安(这个“市”不是城市,而是市场的意思),那时城在旧淮河以南,还算名副其实。

清江浦区夹在淮阴区、淮安区之间,被古淮河、新淮河、二河与里运河包围,得名最晚,可追溯到北宋在泗水入淮口(即古泗口,又称大河口)设置的清河县。康熙十六年(1677年),河道总督衙门由山东济宁迁至清江浦,其遗址在清晏园。里运河的清江闸是漕运重要的关口,当时千船过闸,此刻一架小桥,但周围的热闹程度并未改变。夜色里的清江闸人来人往,慈云寺、国师塔璀璨通明。

要想全面了解淮安,还得到市博物馆。高庄村、运河村战国古墓的车辚辚、马骁骁,打鼓墩东汉画像石的仁人义士、羽人异兽,让我觉得淮安的人文风气,不像扬州,更近徐州。这里不仅有财气,更有兵气。淮泗之地,豪杰辈出;汉明开国,英雄草莽。这就难怪在盐商聚集的河下镇出了个吴承恩,写得出一棒打碎凌霄殿的猴王故事。

天地山河总在变,可以带给财富,也能带来灾祸。望淮安人在变化中锤炼出的勇毅性格不变,可撼天,可动地,可改山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