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丨《中医内科》丨一口气记完心系病证所有核心知识点

 幽默的数据线 2024-10-27

文章字数 / 3069

阅读时长 / 7分钟

图片

心系病证,方药的特点

、心系病证的选方,都是“”方,没有“”字。

因此,在笔试中,只需要记住合方中的一个方名,就可以应对选择题了。

但在实践技能考试中,还是需要记全它们

不过最起码,“记忆的落脚点”已经有了。

部分方药在心系病证的选方中,不止出现一次,并对应着相似的证型。它们多是经典方,也是《方剂学》的常见考点,不生僻。

当一个方药在某个病系中只出现一次,我们可以随意的将其联想

而如果是多次出现,并且都对应着类似的证型,那么就不适用联想法。原因我在“感冒”一文中,借用“分型”解释过。反而适合总结成“定律”,就像肺系病证中的“二三”定律

肺系病证中,“小青龙汤”虽然在哮病、肺胀中都出现过,但所对应的证型的名称不算十分近似,一个是冷哮,一个是外寒里饮,所以不适合记为一个“定律”。

反观心系病证,“定律”就非常多了。

因此,心系病证的复习,分两个步骤

先记住一些证与方药的固定搭配,即定律

然后针对每个疾病,只需要记住其具体的分型,大部分方药能基于“定律”推导出;少部分则稍稍补充记忆一下即可。

心系病证的定律

1、心系病证的“血瘀”,用“血府逐瘀汤”。

心主血脉,泵血,视为“血府”;心里血府血瘀了,肯定就用血府逐瘀汤咯。

胸痹(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

心衰(气虚血瘀)——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理血剂(活血祛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胸中血瘀证

心悸是个例外

心悸(瘀阻心脉)——桃仁红花煎

普通的心中血瘀,都用血府逐瘀汤。但心悸不同,心悸不安,血瘀念丛生,是因为命犯桃花桃仁红花煎

2、心系病证的“心胆虚”,用“安神定志丸”。

胆子小心胆虚,那么从小就要给他定志安神定志丸向。

不寐(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心悸(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

3、心系病证的“心阴虚”,都用“天王补心丹”。

就算是天王天王补心丹也得讨好老婆,给老婆(“女性”对应“阴”)多补补,治疗心阴虚

心悸(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胸痹(心肾阴虚)——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天王补心丹:安神剂(滋养安神)——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4、而不仅阴虚,还兼气虚的“气阴虚”,则用“生脉散”。

生脉散比较经典,就不做联想了。

胸痹(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心衰(气阴两虚)——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

生脉散:补益剂(补气)——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伤肺,气阴两虚

肺系病证中,也出现了“生脉散”:

喘证(肺气虚耗)——生脉散合补肺汤

哮病(肺肾两虚)——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严格来说,不算是生脉散。

只不过,每个病系不同,情况不同,当时我没有以“生脉散”作为切入点。

实喘12345,虚喘肺肾加喘脱。

汤、金匮气丸。

冷热痰虚寒包热,

肺脾肺肾六君子。

“金水”对应“肺肾”。

5、心系病证的“痰热/火扰心”,都用“黄连温胆汤”。

用中药、方剂学的知识来辅助记忆。

心悸(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

不寐(痰热扰心)——黄连温胆汤

黄连:清热药(清热燥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温胆汤:祛痰剂(燥湿化痰)——理气化痰,清胆和胃——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图片

还有一些经典方,不仅适用于心系病证,更是反复出现整个《中医内科》中。

心脾两虚/心血不足(亏虚)/脾不统血等——归脾汤

归脾汤:补益剂(补血)——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肝火/肝胆湿热/湿热下注等——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清热剂(清脏腑热)——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肝胆实火上炎证;肝经湿热下注证

气滞/肝郁气滞/肝气犯胃等——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理气剂(行气)——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肝气郁滞证

这些方药太经典了,用联想法反而会破坏中医蕴味

结合中药、方剂学的知识,重复背诵即可,形成条件反射。

病证分型的记忆

这里简要展示心系病证,每个病证的分型记忆

详细的分型与方药的对应,具体在各个病证中单独论述。

心系4个病证,按照我重组后的顺序记忆: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丨《中医内科》病证名称、病机的记忆丨复习前的准备 壹

不寐

肝胆脾肾谈不寐。

心肾不交交地黄。

肝火扰心)、心胆气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四个人聚在一起痰热扰心)论不寐病。

“不寐”的5个分型,其中4个选方都可在上述“定律”中找到答案。

唯一需要记的就是:

心肾不交交地黄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分型的名称自带答案,“”;

再记一下填精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既可。

心悸

气血阴阳痰瘀水。

苓桂术甘桂枝附。

“心悸”分型的记忆,无法像“不寐”那样生动化,只能把关键字堆砌成歌诀硬记。不是很难。

为凑成“气血阴阳”这种相对熟悉的用语,用“”指代“心虚胆怯”。

你可以辅以这样的联想:胆怯,即胆

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痰火扰心瘀阻心脉水饮凌心)。

7个分型,其中5个选方都出现在上述“定律”中。

剩下两个,找桂枝

术甘桂枝附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苓桂术甘汤,光看开头利水渗湿的“茯苓”,就知道对应“水饮凌心”了;

参附汤,看到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附子”,就知道对应“心阳不振”了。

胸痹

气滞阴阳痰瘀寒。

跪下谢白参附汤。

分型和“心悸”一样,用歌诀硬记。

除此之外,我刻意将“胸痹”与“心悸”做了一些近似

气滞阴阳”与“气血阴阳”、

“痰瘀”与“痰瘀水”。

借用一个常识来区分:

气滞梗阻的时候更容易诱发心梗(胸痹)。

气阴两虚气滞心胸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痰浊闭阻心血瘀阻寒凝心脉)。

7个分型,其中4个选方都出现在上述“定律”中。

剩下3个方药:

其中两个都含“薤白”,根据其搭配的不同,治疗的证型也有所不同

化痰半夏,就对应“痰浊闭阻”;

散寒桂枝,就对应“寒凝心脉”。

最后一个是治疗阳虚(心肾阳虚)的参附汤

胸痹得救后,枳实薤白枝汤合当归四逆汤瓜蒌薤白半汤合涤痰汤)谢谢白薤白)衣天使的一碗补阳的参附汤(合右归饮)

当归四逆汤、涤痰汤、右归饮,就另外背一下。

心衰

气阴气瘀阳水危。

真武葶苈与参附。

气阴气阴两虚气瘀气虚血瘀阳水阳虚水泛喘脱危证)。

前两个病证能在“定律”中找到选方。

后两个病证的选方,在肺系病证中就已经出现过:

肺胀(阳虚水泛)——真武汤

危象”在喘证中说过了,一定是用参附回阳固脱

真武葶苈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与参附参附龙骨牡蛎汤)。

小结

这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终结了心系病证的复习。

剩下的就是辨证

相信通过肺系病证的详细复习,辩证已经不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