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尘老师系统问答书法系列(2) 作者:虎尘老师 时下,在书法界,提起搞狂草书法的,不少人言必称“怀素、张旭、傅山”等历史上的狂草书大家,似乎只要一沾上这些古人,便有了“合法性”,作品也仿佛自带了“光环”。然而,鲜有从学术层面,进行理性分析与评价者。这种盲目崇拜古人的现象,实则掩盖了对狂草书法本质与时代发展的深入的探讨。 1 1.标准缺失:狂草书法,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其评判标准,至今未有统一定论,导致实践中,鱼龙混杂,真伪难辨。 2 .概念混淆:将“狂野”,等同于“狂草”,忽视了狂草书法中“法”与“意”的平衡,使得许多作品,仅停留在表面形态的模仿上,缺乏深层次的艺术内涵。 2 1.古法难寻:随着时代变迁,古代狂草书法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核心技艺,逐渐地失传。当代书家,往往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资料和残缺不全的碑帖,临摹学习,难以窥其全貌。 2.创新过度:部分书家,为求新求变,过分地强调个人风格,而忽视传统技法的继承。导致作品,虽看似新颖独特,实则根基不牢,缺乏深度与厚度。 3 1.研究滞后:相较于其他书体,狂草书法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系统性、专业性的著作匮乏,难以为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 2.审美单一:当前狂草书法的审美趋向单一,多局限于“豪放”、“奔放”等形容词,缺乏多元视角下的美学评价体系。 4 1.教育资源匮乏:专业书法院校中,狂草书法的教学资源,相对稀缺,学生难以获得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机会。 2.公众认知度低:由于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普通民众,对于狂草书法的了解,仅限于表面,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支持环境。 5 1.伪作横行:市场上假冒名家狂草作品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地损害了行业信誉和消费者权益。 2.价格扭曲:部分炒作行为,导致狂草书法作品,价格虚高,偏离了艺术价值的本质,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6 1.崇洋媚外:部分书家,盲目地追求西方现代艺术形式,忽视本土文化的精髓,导致狂草书法创作,失去民族特色。 2.传统认同危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狂草书法的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7 1.保守与激进对立:书坛内部,对于狂草书法的创新态度,存在严重分歧。一方,坚持保守传承;另一方,则力主大胆革新。 2.融合难题: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使狂草书法,既保留古典美,又不失时代精神,是一大挑战。 8 1.评审标准争议:各类书法展览和比赛的评审,标准不一。有时过于偏重技巧展示,而忽略艺术内涵,影响了狂草书法的健康发展。 2.功利主义盛行:部分参赛者,为获奖而创作,急功近利,忽视了狂草书法,修身养性的本质功能。 9 1.传统材质依赖:现代科技发展,未能有效地应用于狂草书法的材料与工具改进,限制了作品的创新与表现力。 2.工艺复杂性:狂草书法,对笔、墨、纸、砚等传统书写材料的依赖度高。而这些材料的制作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不利于广泛传播与学习。 10 1.语言障碍:狂草书法的独特魅力,难以跨越语言障碍,在国际上的传播受限。 2.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狂草书法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影响了其国际影响力。 11 1.技术冲击: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虽然为书法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但也对传统手工书写技能构成挑战。 2.网络环境浮躁:网络社交平台上的书法作品的传播,往往追求快速消费,不利于狂草书法的深层次的艺术价值的挖掘与传播。 12 1.基础教育薄弱:中小学书法教育中的狂草书法的内容,几乎空白,错失了培养青少年兴趣与潜能的最佳时期。 2.高等教育专业化不足:高等院校书法专业中,狂草书法的教学与研究力量薄弱,缺乏跨学科合作与创新机制。 13 1.学识修养参差不齐:部分书家,虽技艺精湛,但文化素养与理论水平不足,影响了狂草书法创作的深度与广度。 2.道德自律缺失:个别书家,急功近利,忽视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损害了行业形象。 14 1.实用功能丧失: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书法的实用功能,大大地减弱。狂草书法,更是面临边缘化的风险。 2.精神引领缺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狂草书法,作为精神寄托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地发挥,需要重新审视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定位。 15 1.强化理论研究:加强狂草书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2.推动教育改革: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加强狂草书法的教学与普及,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3.促进国际交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提升狂草书法的国际影响力。 4.融合创新发展:鼓励跨界合作,探索狂草书法与现代艺术形式的融合,拓宽其表现领域。 |
|